导航

吉利铺的春节

 2019-03-04 15:33  来源:昭通新闻网

◆曾 鸿

每年春节、清明我都要到故乡吉利铺去,为父母亲扫墓。遇上吉利铺街上有办红白喜事的人家,我都要去送个礼。

虽然我离开吉利铺已46年,但那里是我的衣胞之地,我是在那里出生,喝那里的水、吃那里的粮、在那里读书长大的。

每当我回到吉利铺,总觉得家乡在不断发生变化,已经完全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记得过去吉利铺火灾频繁,受了火灾的人家搬到街后建房,久而久之成了一条“新街”。新街有一个茶舍是专供街坊上议事的地方,凡街上发生解决不了的大小事儿,都要到茶舍请师爷(师爷是社会上公认的有名望老人)调解。

过去吉利铺每年春节都要耍龙灯。龙灯都是请有竹活手艺的老艺人扎,在印象中舅舅郝凤岗就是吉利铺街上扎龙灯手艺最好的老艺人。耍龙灯前,先由街上一些有名望的老人在茶舍里议事、策划,决定要凑多少钱、耍几晚上、由谁承头……一切商定后才开始动工。

小时候阿爸告诉我,吉利铺耍龙灯一般都在九节以上,因为吉利铺前身是个驿站,是过往行人必住的站口,所以耍龙灯一般都在十一节,这叫礼数。我阿爸说:九是大数,表示九九归一,九天寒,四季分明,以示山河一统、民安丰泰;十一是大数开头,一表示变化,万事万物都是从一开始的,表示一元方始、十全十美。龙灯是由四方排灯在前,龙宝引路,龙宝怎样引动,龙头就跟着怎样舞,俗有龙头怎么甩,龙尾就怎么摆之说。

龙皮是用川布做的,上面画上各种颜色的龙甲。龙灯用桐油为燃料用绵纸做的油捻子来照明,灯光从五颜六色的龙甲中透出,舞起来真像一条活龙。龙灯后面有很多戴着各种面具手提彩灯的人们,灯有虾灯、狮虎灯、鱼灯、兔灯、蚌壳灯、蛇灯等各种样式,还有象征丰收的白菜灯、萝卜灯、包谷灯……各家门前都挂着各式各样的走马灯,显得格外热闹。耍龙灯的人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他们在锣鼓声和花炮声中舞动巨龙,“龙”显得栩栩如生,十分壮观,好像海龙王正在召开水族大会,更像玉皇大帝在天上检阅水族。

除了耍大龙,舞板凳龙也很精彩,板凳龙是用红绸扎在板凳上制作而成。

传说哪家的娃娃不好带、“撞了邪”,那年就会单独地耍草把龙,以示驱鬼除邪,祈祷吉祥,保娃娃平安。草把龙是用稻草捆在一根竹棍上制成,草把约50厘米长,粗如碗口,上面插满点燃的香,草把龙无排灯和各种鱼虾灯相伴,因此无灯光照明。耍草把龙的人只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如果成年人参加耍就不灵,这是前人遗留下来的规矩。

耍龙灯每年都是农历正月初一晚到初三止,有时十五晚上也要耍,主要是以凑的经费多少而定。龙灯耍到各家门前都要放炮仗或礼花迎灯,锣鼓喧嚣、众生欢笑。

龙灯耍到那些做生意或家境好的人家门前时,主人就会派一人去接龙灯进屋,这就表示要请大家喝开水,实际上是吃汤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年龙灯耍到马店嘴时,罗大爷请大家喝酒吃肉,喝酒吃肉在那个年代是件了不起的事。罗大爷家之所以请大家喝酒吃肉,是因为他家开了个马店,生意好,他自己也大方。

我阿爸每年都要给牌坊灯写对联,我还记得其中一副是这样写的:“明灯照小镇,舞龙颂太平。”

有时过春节还唱花灯,因为没有女性参加演出,常是男扮女装,男的用包谷壳作辫子,扮成老头就用包谷须作胡子,披着真牛皮装牛耕地,还用约一米长的竹子上面打孔串上铜钱作连枪,乐队用自制的二胡、三弦伴奏,我还记得几句唱词是:“正月里来闹花灯,家家户户迎新春,老牛勤奋去耕地,丰衣足食享太平。”“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家家户户灯笼挂,招财进宝笑盈盈。”

每次离开吉利铺前,我总要去水井街喝一口水,甘甜的水沁人心脾,让我永远地眷恋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