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2-13 15:32◆通讯员 杨 琼 曹 斌 文/图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目的。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总目标,昭阳区举全区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造福一方百姓,尤其是近两年来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贫困群众搬出了穷山沟,闯出了新天地,开始了新生活。
思源馨居的温暖
每天早上,家住洒渔镇联合村思源馨居的李家芬总是早早打开了自家超市的大门。春节刚过,天气晴好,小区里比平常热闹,自家的超市生意也就好许多。
像往常一样,李家芬和小区里几个老年人在超市门口晒着初春的暖阳。对李家芬和小区里的搬迁群众而言,比这暖阳更温暖的是两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那一句“一定要让你们从大山里搬出来”的肺腑之言,是各级干部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四处奔走的身影。
这温暖,还得从李家芬的老家余家大冲以及2017年1月那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说起。李家芬的老家余家大冲是洒渔镇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的特困自然村之一,该自然村有两个村民小组99户3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315人。2017年1月23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地处大山深处的余家大冲。当总理走进几户村民家中,看到土坯房四面透风、人畜混住的情景时,神色变得凝重。他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定要让大家从大山里搬出来,并要求多渠道筹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加快脱贫攻坚进度。2017年2月,余家大冲易地扶贫安置点思源馨居在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的洒渔镇联合村正式启动建设,总投资2259.76万元,修建房屋101套11864平方米。2017年12月31日前,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迁新居。2018年1月,余家大冲全村99户396名群众全部搬入思源馨居。
一年多来,从余家大冲搬迁到思源馨居的李家芬和乡亲一起,有的开超市,有的进城务工,有的参加合作社,日子过得滋润而快乐。
李家芬老人告诉笔者说:“总理来到余家大冲,帮助我们搬下来住上了平房。这一两年大家养的养猪,养的养鸡,打的打工,条件也好了。我开这个超市,再种一点地,我的生活我可以解决了。”
除了住房条件改善,生活方式改变外,搬迁群众最高兴的,就是就医难、读书难的问题解决了。为了更好地解决余家大冲搬迁群众就医、孩子就近入学等问题,思源馨居在建设之初就将联合卫生所、学校列入规划。随着居住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变,从余家大冲搬下来的群众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甜。思源馨居群众丁富荣说,搬迁后,小孩子四五分钟就可以走到学校读书,以前在老家上学要走一两个小时,天不亮就走起,如果下雪就无法去读书。
据了解,围绕群众如何过上好日子,洒渔镇推出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和“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群众参与”两种模式,发展特色养殖业,通过政府扶持,让搬迁贫困群众入股专业合作社养猪、养鸡、养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集中流转贫困群众的土地,让他们既能够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又可以就近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搬迁户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幸福馨居的幸福
位于昭通中心城市北部新区的幸福馨居是昭阳区另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个安置点临近省级昭阳工业园区,共安置昭阳区苏家院镇、靖安镇、洒渔镇、炎山镇、田坝乡5个乡(镇)5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77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群众较满意”的要求,在安置点配套建设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搬迁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特别是重点谋划产业扶持措施,实现了“农民变居民、务农变务工、农村生活变城市生活”的三大转变。
幸福馨居群众孙朝万原来是是炎山镇大沟村的村民小组长。孙朝万所在的大沟村坐落在一个滑坡体上,区委、区政府了解到当地的滑坡情况后,决定对大沟村的23户群众实施整体搬迁。当时,部分群众对搬迁心存顾虑,孙朝万到幸福馨居实地看了小区情况,了解到政府会帮助大家通过培训解决务工难题后,吃了“定心丸”,2018年7月,孙朝万带头搬迁到幸福馨居,并参加了各种技能培训。
为了让搬迁到城市的群众尽快适应城市生活,掌握一定的务工技能,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昭阳区从2018年12月开始,对全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开展就业集中培训。来自田坝乡木厂村的搬迁群众李升文 2017年搬迁到幸福馨居,因为手受伤,不便外出务工,入住后,李升文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一定技术的李升文成为小区内较早进入立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务工的搬迁群众,在参加了前期培训进入公司后,公司又让他到广东参加培训,目前,他已成为公司的熟练员工,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比起在田坝老家务农,不论是经济收入还是孩子上学,条件都有了较大改观。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昭阳区结合搬迁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统筹整合公益性岗位、园区企业、单位物管、对口协作等资源,为搬迁群众提供区内、区外就业岗位一万多个。仅2018年,迁入幸福馨居的贫困群众劳动力有920人,就业824人,就业率89.5%,迁入幸福馨居的579名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安排转入周边中小学就读,在安置地参加升学考试,确保与原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贫困户搬迁后子女继续享受教育资助政策。
靖安安置区的未来
2019年,昭阳区还将在靖安、北闸、永丰等地建成靖安安置区、红路安置区和永丰安置区。尤其是建设中的靖安安置区,是昭阳区目前搬迁人数最多、工程建设规模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成后预计安置大关、永善、彝良、盐津、镇雄5个县和昭阳区共30个贫困乡(镇)、194个贫困村的搬迁群众四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087户3.14万人。据悉,靖安安置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2712.43亩,预计2019年9月竣工验收,12月底前即可搬迁入住。为了让搬迁群众有后续发展天地,昭阳区引进陕西海升、广东亿利、重庆吉之汇3家龙头企业,与区农投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投资2.5亿元在靖安镇建设胡萝卜基地、蔬菜基地等共计一万多亩,建立产供销一体化蔬菜产业链,切实带动搬迁群众和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同时,还将建设马铃薯优质种薯扩繁基地1.5万亩和百万吨国家级冷链仓储物流基地,基地和园区内直接就业可达1000多人,带动就业达一万人以上。为了让搬迁群众尽快就业、稳定就业,昭阳区从2018年12月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期分批开展订单式集中培训,根据用工需求,目前已先后开展了电工、钢筋工、苹果种植等工种的培训,并有部分参加培训的搬迁群众提前进入城区企业打工。炎山镇松乐村群众卯琴是2019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虽然安置点还在建设中,为了今后的出路和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卯琴却早早就报名参加了第一期集中培训,目前,她已经在立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了。
靖安安置区的建设,不仅能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一个好的环境,安置区附近基地的建设,也为靖安当地群众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机遇。靖安镇长寨村群众李光云得知安置区建设胡萝卜基地的消息后,主动配合镇、村两级,流转土地,并进入企业打工。他高兴地说,原来在家里就种包谷、洋芋,一年除去垫本,没有剩余的钱,土地转给他们以后,帮基地管理一下工人,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并且打工地点离家近,除了打工还可以照顾家庭,一年下来收入一万多元,比种地划算多了。
据了解,海升集团的水果胡萝卜基地目前计划种植面积2000亩,基地负责人介绍,到7月采收季节,用工量大的时候,按每亩地用工10 ~ 15人,整个基地用工人次预计20000 ~ 30000人。
编后语:搬出穷山沟,闯出新天地,这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以及其他搬迁群众的美好愿望,也是昭阳区各级各部门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奋斗目标。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昭阳区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易地搬迁模式,真正让易地搬迁造福群众。我们相信,一种新的生活,一片新的天地,会让昭阳大地,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