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2-13 15:32春耕在即,万象更新。除了传统农作物,在云岭高原,不少地方还种了一类经济价值极高的作物,那就是——竹!
不像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么洒脱,也不似杜甫的“青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那样幽怨。在云南,竹子的身份相当朴实,那就是:能给林农带来丰厚收入的宝贝!
在昭通彝良县,尽管春寒料峭,但勤劳的林农已经忙活开了。在小草坝村、金竹村、大桥村等典型竹产区,已经完成了1万多亩的“打塘”。根据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新增栽植竹子株行距是2×2米,补植补造株行距2×3米。耕地每亩打塘111个,坡耕地每亩打塘74个。
在昭通,竹产业是“六大产业”之一。尤其是气候生态条件良好的彝良县,小草坝、两河两个乡镇正在打造竹产业发展示范长廊,同时全面推进发展竹产业。现在种下的竹子秧苗,经过精心呵护,等到春夏之后,就会长成枝繁叶茂的漫山竹林,林农的收入也会越来越有保障。
在普洱澜沧县的高原山区,特别是海拔1400米到2500米的地方,就是茨竹生长的乐园。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特产,它同时具备鲜、香、嫩、脆等诸多优秀品质!
茨竹形成商品化生产,这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澜沧县的营盘村是著名的“竹笋之乡”,茨竹是当地的支柱产业,2000年以后已经陆续种植了4万多亩。您相信吗?2017年,全村的竹业产值占到了经济总收入的75%,达到了960万元!
尽管数目惊人,但是长期以来,营盘村茨竹加工销售还停留在初级品烤制和个体分散销售的阶段,存在产品价格低、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低等一系列发展弊端。对此,村里成立了茨竹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资源优势,探索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具体作法有: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茨竹生产资料,从源头上规范茨竹种植与管理,统一收购、销售产品等,目的是提升茨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拓宽销售渠道,让林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合作社的成员说,一户林农种100亩茨竹,每年价格基本保持在2.5万元左右。经过统一加工和收购,再由合作社发货,基本供不应求。干货都是发往成都,腌制的竹笋则是卖到昆明。现在村里家家种竹,每家一年平均不少于1万元的收入!
目前,茨竹已经成了当地的产业名片。靠着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空前高涨。一片片青山翠竹,拓宽了致富大路!(云视新闻七彩云 昭通台 范厚云 普洱台 李怡颖 龙梦翼 陈 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