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8-03 21:22记者 刘建忠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14年8月3日,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痉挛,震动着鲁甸,撼动着世界。一时间,这片大地上的人们经历着生死之劫,家园破碎、废墟遍地,到处是眼泪和疼痛……
然而,灾难浇不灭燃烧的希望;痛苦摧不垮挺起的脊梁。深陷灾难中的人们,在党和国家的倾力救援和全国人民的爱心援助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他们收拾悲痛,拭去眼泪,选择坚强,用汗水和双手,在废墟上重建美丽家园。
这是跨越黑色梦魇的重生,这是灾区脱胎换骨的蝶变。365天,苦难的鲁甸在重建中涅槃;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正铺展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党委政府:推动重建的主导力量
“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当党和政府用国家行动力发出这样庄严的声音时,命运共同体意识由此凝聚,内化为社会共识,外化为共克时艰的强大动力。随着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恢复重建的战役再次打响,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省、市领导都期待着灾区人民能够打赢重建美好新家园这一“硬仗”。
2014年 11月2日,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鲁甸6.5级地震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11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要把恢复重建与生态修复、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优先解决受灾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灾后恢复重建上来,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并出台了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2015年1月19日,一个让灾区干部群众瞩目、感动和温暖的日子。农历大寒节令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了鲁甸地震灾区,考察灾后重建情况,作出了“灾区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并重”的重要指示。
人们看到,在龙头山镇的废墟上,在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在板房学校,在灾区群众的帐篷里,大到灾区的扶贫、重建规划,小到群众的补助、收入来源,甚至是孩子们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等等,总书记都问得十分仔细。一个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让总书记牵肠挂肚,放心不下,跃然其间的民本情怀让人敬仰和感动。
“用行动说话,到一线指挥。”恢复重建战役打响后,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鲁甸地震灾区检查、督促、指导工作;市委、市政府把恢复重建当成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快速推进民房恢复重建。
中央和省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激励着灾区各族干部群众在废墟中崛起的勇气和信心。
2015年6月3日,刚刚就任市委书记的范华平,立即带领民政、住建等部门深入鲁甸地震灾区调研,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广大工程建设者。怀着对鲁甸地震灾区群众深深的牵挂,6月6日至9日,范华平又一次率队深入到鲁甸、昭阳、巧家等地震灾区一线调研。
如何按照既定目标节点狠抓责任落实?一年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纪华等市级领导,一次次深入灾区,督促检查指导重建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现场解决恢复重建中的宅基地落实、建材供应、质量安全,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确保在时间节点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重建任务。
一年来,灾区干部群众抢抓时间节点,统筹协调推进,精力向重建集中、财力向重建倾斜、人力向重建转移,他们如同一个个精密咬合的齿轮,组成一台台永动的机器夜以继日轰然运转,推动进度的箭头向规划时点不断前进。灾区晦暗的画面被不断刷新:房屋在重建、产业在生长、道路在延伸、生态在恢复……
灾后重建的答卷上写满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牵挂,也写满了党员干部争当先锋抓重建的忠诚,同时写满了灾区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感动。
部门联动:灾后重建的坚强保障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规划方案、资金筹措以及水、电、路的通畅无疑是启动恢复重建的基础性保障。
2014年11月4日,《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出台,成为指导灾区科学重建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优先“保民房、保民生、保灾损”原则,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进重建步伐。市级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挂钩到4个受灾县区,全市33名厅级干部挂钩到16个重灾乡镇;市级109个单位11440名干部包村包户,全面落实“八包八保”责任制,指导农户建房,帮助农户制定建材需求计划,及时联系技术部门,解决包保户在恢复重建中遇到的困难。
地震发生之后,龙头山镇光明、沿河及沙坝村原有水源点枯竭,水池、水窖等供水设施严重损毁,无法正常运行。为解决群众的生活饮水及农田灌溉困难,鲁甸县水务局干部职工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根根数百斤重的钢管抬上陡峭的山坡,将沉重的焊机运送到接口处进行焊接,整条输水管道联通,凝结了施工人员太多的汗水和心血。
抢险救灾,公路是生命线;恢复重建,公路仍是生命线。地震后,巧家县包谷垴乡在市、县交通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先后维修、扩建、新建了昭巧路威宁寨至乡政府、青山至新坪至红石岩、燕麦沟至红箐至包谷垴等进乡出县公路150多公里,基本形成了8个村相连的交通网络。
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为保证重建质量,鲁甸、巧家严把建材生产关、准入关和流通关,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定期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同时,加强对重建资金全过程跟踪审计和监督检查,形成了每个重建项目有人抓、每处工地有人管、每个环节有人盯的质量监管格局。
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云南省红十字会,香港、澳门红十字会等众多社会团体,以及昭通本地的社会组织与灾区干部群众和衷共济、携手并肩、重建家园。在资金募集、心理援助、社会支持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员干部:重建前沿的中坚力量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因为有了这些党员干部,老百姓有了主心骨,生活有了新希望。重建中,灾区充分发挥基层的主心骨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112个,创建“红旗社区”57个,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280支,2861名基层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全身心投入恢复重建。他们无私忘我,任劳任怨,冲锋在最前沿,形成了恢复重建的强大动力,谱写了一曲曲为民务实的先锋之歌。
“苦战100天完成冷家坡村民小组民房恢复重建任务。”这是巧家县包谷垴乡乡长王德元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目标定下来后,他立即开始对全村地形地貌的勘察结果进行分析,并挨家挨户进行实地查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因地制宜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并最终确定将搬迁地点设在新坪村圆塘子。
要让村民搬出世代居住的地方,实属不易。但冷家坡已经被地质专家鉴定为滑坡地段,如不及时搬离,后果将不堪设想。每天天刚蒙蒙亮,王德元就带着工作组入户宣传与座谈,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并及时组织机械、人工帮助村民拆除危房。“王乡长天天都来给我们做工作,他还把国家的政策都给我们说了,慢慢的我们都接受了。”村民小组冷定芝说。
在龙头山镇副镇长李欣心中,只有一个理儿:“其他事都是小事,恢复重建才是大事”。重建工作开始后,选址、踏勘、质量监管、招投标、划拨地基、质量把关等等,他每天都得去统筹协调。除此之外,建房、稳农、增收,也是他工作的核心,李欣的工作字典里只有一个字:忙!但他却说,为了灾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他忙得值!
危难中,总有党员伸手相助;困难时,党员与百姓同甘共苦。马树镇小河塘村郗建理一家5口以前住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土木结构房子里,地震导致房屋严重受损,不能居住。但要建新房,家只有2万元。为此,县扶贫办包保党员干部担保为他家贷款3万元,又按政策落实了民房灾后重建补助资金3万元和外装修补助1万元。
“要不是这些干部的帮助,我也不可能建起这么漂亮的新房子。”如今,一幢占地100平方米的两层新砖房矗立在木多多河边,郗建理和妻子正在忙着搞内外装修,喜迁新居一下子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这样为民爱民的故事每天都在演绎出更为生动的情节。灾区大地真情在奔涌,爱心在叠加,领导干部、公务员、村干部、教师、农民……不同身份的人,拥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消瘦了,脸黑了,手皴了,但与群众的心却贴得更近了;他们在重建的旗帜下集结,用心血和汗水抚平大地的创伤,用双手将废墟一点点变成了美好的家园。
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的重建大军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重建中,灾区老百姓生产自救的高涨热情同样令人感动,他们拧成一股绳,相互扶持着走出灾难,走向新生——
在巧家县老店镇唐家松林小组,群众正在锁钢筋。记者了解到,这是一个由村民唐关顺、唐顺玉等人组成的村民互助组,他们正在为唐关顺家干活,村副支书舒发财说:“这样的互助组非常好,不但省钱,而且都是自己修自己的房子,质量有保证!”
位于半山腰的鲁甸银屏村安家坪村民小组在雪地里若隐若现。37岁的常礼祥家的钢结构房屋已经初具雏形,他和几个邻居将红砖、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挑到屋前,身上汗气蒸腾。
常礼祥说自家新房有150平米,前期投入大部分都是政府补助的,后期还需要11万元,缺口不小。同行的龙头山镇纪委书记邹光晟告诉他:“贷款的事很快会有着落了,只要用林权证、土地使用证、房产证或联户担保作抵押,就可以申请贷款。”听到这个好消息,常礼祥的眉头舒展了。他说,恢复重建不能光依靠政府,自己也得多想点办法,只要贷到款把房子建起来,他会出去打工赚钱,然后再去还贷款。
地震让包谷垴镇的郑美秀家房屋岌岌可危,但她和丈夫不等不靠,都在安置点做零工,几个月下来就做了50多个工,每个工120元,结了工钱有7000多元钱。他们说,虽然钱不多,但也可以为自己建新房助一臂之力。
要让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能安居乐业,当地党委政府认为,产业和技术培训才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为在恢复重建中培训当地村民的技术水平,包谷垴乡曾多次邀请市、县的建设专家,通过召开技术培训会和施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全乡8个村的恢复重建群众代表、市县包保干部、建筑工匠、村干部等进行技术培训,让村民学会初级的技术。此外,当地党委政府还千方百计就地培训群众的花椒树和核桃树种植方法。
把自家宅基地挖出来,让20多个村民搭建帐篷的龙泉村退休支书管仕才;用摩托车把钢筋、水泥、砂石料一点一点拉到家门口,积极投工投劳的翠屏村村民李金朝;无偿提供挖掘机为灾区群众铺路,让6个村群众受益的个体老板刘一财……这样感人的事太多太多。一年来,心怀“知恩、铭恩、感恩”之情的灾区群众,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一年来,灾区大地上走出黑色梦魇的人们,甩开膀子,在废墟上重新描绘自己的安居梦、发展梦和小康梦。
家园重建,产业兴起,社会重构,三个维度上不仅是一砖一瓦的重绘,更是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的一次深刻革命。这样的重建,孕育着发展,连接着梦想,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彩篇章,彰显了大写的鲁甸力量。
在灾难中崛起,从废墟中挺立。是的。灾难从来阻挡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也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的种子仍将在废墟上倔强萌芽,带着生命的亮色,挺立于气势磅礴的乌蒙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