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2015-08-03 10:00新建的龙头山镇光明村安置房。(2015年7月26日摄) 本报记者 李秋明 摄
龙头山镇重灾区。(2014年8月7日摄) 本报记者 杨峥 摄
本报记者 蔡侯友 乐志伟 谢毅 沈迅 张明磊 谭雅竹
一年前,一场大地震,百万余群众失去祖祖辈辈生活着的美丽家园;
一年来,在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下,一个个美丽安全宜居的新村庄正在山谷里重建。一所所学校、卫生院,一条条遭遇地震损毁的公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正按计划强力推进;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保等重建工作也在有序地推进,昔日破碎的家园如今处处焕发生机,曾经悲伤笼罩的村庄有了欢声笑语。
鲁甸“8·03”地震震后一周年之际,灾区漫山的花椒正在成熟,记者探访鲁甸地震灾区强烈感受到:在曾遭遇巨大撕裂的土地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灾区的人们胸怀感恩,正从地震废墟上站起来,从地震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
废墟虽犹在,新家园已拔地而起。本报记者在鲁甸震后一周年之际探访灾区,包保干部、基层干部、受灾群众用他们的亲身实践,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德军:
“恢复重建一年跨越三十年”
“借助恢复重建机遇,光明村修通了长21公里6.5米宽连通周边乡镇的油路主干道,21个社修通了60多公里6.5米宽的通组油路,2000多户人家全部建成了4.5米宽的水泥硬化串户路;8000多村民喝上了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结合统规统建点还建起了占地55亩有300多个门面房的花椒专业市场,为花椒村产业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此外,还新建了学校、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光明村在恢复重建中一年跨越了三十年。”
地震一周年重访光明村,一见面,精明干练的“花椒支书”谭德军便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房子可以抗8级以上地震,不但安全,住着也舒适。”谭德军边说边带记者走进一户已经封顶的楼房。这是一幢全钢结构二层半楼房,每层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一楼作门面用,二楼有两个卧室和一个客厅,三楼一个卧室和一个30多平方米的晒台。
“去年8月3日的大地震,使这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花椒村’瞬间变得满目疮痍,全村2000余户群众8000多人全部受灾,大家只穿着一件褂子就逃了出来。”谈起一年前的惨状,谭德军似乎又回到那不堪回首的日子。
行走在光明村新街子安置点,这里集中安置着299户受灾群众,一年前的废墟已经不见,只见四横两纵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商住一体的钢构房魔术般崛起,新集镇上,学校、医院已经建起,施工人员正忙着民房附属工程、街道硬化等扫尾工程,一年前地震带来的满目疮痍已经淡出视野。
“在鲁甸6.5级地震中,光明村是受灾人数最多、重建户最多、重建任务最重的村,一年来,我们借助灾后恢复重建,不但建起了安全美丽的新楼房,建起了村级新集镇,还实现了路通、水通,是灾后恢复重建速度最快的村。” 探究光明村“速度最快”的原因,谭德军说,一是群众懂得感恩,二是抢抓机遇意识强,三是超前谋划。他说,道路通行能力差,资源性缺水是制约光明村发展的两大瓶颈。为修通全村村组路,串户路,彻底改善路网结构,修路占用的几十亩土地,全部都是群众无偿让出来的,没有提一分钱的赔偿要求。最让人感动的是破窑子村民小组8户人家为修建一座村组公路上的水泥桥,世代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村民们,在国家补助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家家户户自愿捐资,少的1.5万元,多的达2.2万元。45岁的村民刘兴富在架桥中不慎摔下300多米的悬崖献出了生命,妻子浦恩巧坚强地对前往慰问的镇村干部说:“修自己的路,死了值!”
为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市县乡包保干部通过深入调研,投资2700多万元,从15公里外引来甘泉水,彻底解决了光明等3个村近两万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回想起今年4月初村里通水的情景,谭德军记忆犹新。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这是今年1月19日习总书记在鲁甸灾区考察时拉着我的手说的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时的情景,谭德军幸福地说,“结合光明村花椒产业规划,村里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建起了村级花椒专业贸易市场,新市场投入使用后每天可以达到30吨,交易量将增加三成。”“花椒支书”谭德军信心满满。
火德红镇李家山村党总支常务书记徐震忠:
“只有群众安居我们才心安”
“你这地基开挖不到位,还得挖深一点才行。” 在鲁甸火德红镇李家山地震受灾群众房建施工现场,昭通市水利局挂钩李家山村的常务书记徐震忠正领着技术员开展常规巡查。
“这下面全是岩石,多一寸都挖不下去,真不知道怎么办?”正在开挖基脚的沟头村村民杨成忠满脸困惑。“这里先打个条基,上面加个钢筋阀片,这样确保受力均匀就没问题了。”不到一分钟,徐震忠又排除了一起建房安全隐患。
现年41岁的徐震忠是昭通市水利局水利科科长,从2005年以来,他先后参与了鲁甸、盐津、彝良等县抗震救灾工作。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作为昭通市水利局技术干部,徐震忠第一时间赶往鲁甸红石岩堰塞湖指挥部参与处置险情,随后,受组织指派,他来到火德红镇李家山村担任党总支常务书记,成为地震灾区万名包保干部中普通的一员。
“凄风苦雨、房屋倒塌、满目疮痍。”一年来,李家山村家园被毁的画面深深刻在徐震忠的脑海里。李家山村是鲁甸火德红镇受灾最严重的两个行政村之一,全村882户群众3382人全部受灾,4个村民小组被堰塞湖淹没,受伤150人,遇难44人,失踪12人。震后几天时间内,李家山村9个社410多户1700多名受灾群众整体转移到集镇上集中安置。
原本缺水的火德红镇,一下子新增这么多受灾群众,安置点生活用水十分困难,更大的压力是担心因缺水引发疫情。面对受灾群众最棘手、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徐震忠迅速带领工作队在镇政府附近寻找水源。第一个点选在镇政府两公里外的大梨口,两个月后,深井打了158米,岩石依旧完整不可能出水,首次打井失败,徐震忠顶着重重压力,又在附近大围墙选点打井,一月后终于出水,紧接着附近200米处的第二口井也成功出水。
2015年1月24日,是徐震忠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一大早,徐震忠就接到妻子焦急地打来的电话。“老人家不行了,快回来看看!”一个多小时后,当徐震忠赶到离李家山30多公里外的家时,父亲已不在人世。4天后,他料理完父亲后事,戴着白色孝帕就匆匆回到村上工作。“那些天时间紧任务重,上千群众还住在帐篷里,距离重建地基划分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我不得不往回赶。” 谈及此事,徐震忠猛吸一口烟又缓缓吐出来。
事实上,自2014年9月份以来,徐震忠的父亲就一直病重在床,但父亲全力支持徐震忠到灾区一线工作。离别时,父亲以古训告诫儿子,“尔食尔禄、民脂民膏”。带着父亲的教诲,徐震忠一头扎进地震灾区,虽然回家只需1个多小时的车程,但10个月来他回家没超过5次。
“只有灾区群众安居乐业,我们包保干部才能心安。”徐震忠告诉记者,先把安身立命的房子盖好,下一步日子怎么过,还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受灾群众的安置房修在镇上,但花椒、核桃等产业还在山上,要引导群众在山坡地带种植经济林木,在河谷地带发展蔬菜种植。下一步,还得把进山的路修通,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确保农产品能够拉得出来。
“共产党养育了你,你也要为人民做点实事。”徐震忠说,这是父亲对自己的教诲,是一个老党员对年轻党员的期盼,也是广大包保干部奋战灾区一线的力量源泉。
会泽县纸厂乡江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立安:
“要为灾区群众撑起一片天”
“新发村这条进村道路得抓紧施工,要确保8月底前完工。”
“花椒可以采收了,这几天可以组织人帮忙把群众的花椒采收了,再联系几家外地收购商尽快卖出去。”
“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很重,作为村干部,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带领群众把家园建设好。”自恢复重建开展以来,李立安一直奔走在村里的各个角落。
会泽县江边村在鲁甸6.5级地震中有20多人受伤,全村三分之二房屋倒塌。地震中,在自家4间房屋全部倒塌,妻子下落不明,一岁多女儿卡在太阳能铁架下哇哇大哭,同样需要及时救援的关键时刻,得知隔壁崔举顺家有3个人被倒塌的房屋埋了,李立安立即组织村民到崔举顺家去救人。李立安舍小家顾大家的壮举感动了很多人,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震后一年来,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立安几乎都是白天晚上忙得连轴转,村民们生活过得怎么样?恢复重建房屋建得如何?哪一样都放心不下,他常常对村组干部们说,作为灾区的基层党员干部,要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为灾区群众撑起一片天,尽最大努力把家园建设好。
江边乡是贫困乡,经济作物除花椒外,没有其它收入,在房屋重建中,绝大多数受灾群众除国家给予的重建补贴款外,还需要向当地农村信用联社贷款才能盖得起新房,为此,李立安采取党员带头和动员部分企业家为困难户信用担保等措施,确保了全村受灾群众按时按质建好新家园。
56岁的高文云是新发村民小组特困户,李立安在帮其协调贷款时从农村信用社得知:在上世纪80年代末,高文云曾在农信社借款300元至今未还,有不良信用记录贷不了款。按农信社贷款规定,只有先还款并且有信用担保人才能贷到款,如果要还款,按正常贷款利率算,高文云当初借的300元,现在连本带利要还4000多元,对于高文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帮助高文云盖起自己的新房子,经过李立安的多次协调,农信社最终免去高文云近30年贷款利息,只需归还当年的借款300元就可以接着办理新的贷款。“为了我的事,李书记跑了好几天,实在不好意思,要不是有他在协调,我这辈子都盖不起房子。”目前,高文云的新房子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8月底前就能完工。
“新发村、羊粪田村民小组需要集中安置农户98户305人,新建感恩广场1个,‘红白理事会’1个,目前,新建房屋有98户,其中主体工程完工85户,12户进入墙体支砌,1户因受地质条件影响开始浇筑地脚。” 在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者看到李立安密密麻麻记满了江边村恢复重建工作进度和受灾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
村委会副主任肖太国说,恢复重建以来,李立安和江边村委会干部与驻村、包村干部一道分为3个工作组,分别包保全村11个村民小组,取消了节假日,重建工作不结束,包保就不结束。
行走在江边村委会,道路两旁的花椒树林里一幢幢新建的民房掩映其间,一些村民正在采摘花椒。
“喂!王老板你好!今年还收不收花椒,我们这边的品质很好,你过来看看……”炎炎烈日,李立安穿行在集中安置点和分散自建户重建工地上,一边检查房屋进度和质量,一边拨通花椒收购商的电话,忙着推销江边村的花椒。
巧家县新店镇新寨村包包村民盘国清:
“用勤劳双手建设幸福家园”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建家园”…… 鲁甸6.5级地震一周年之际,记者重返巧家地震灾区,看到一栋栋新房在深山峡谷中拔地而起,深切地感受到在灾害面前,灾区群众自强不息、负重前行,挺起不屈的脊梁。
7月27日,记者翻山越岭来到巧家县新店镇新寨村包包村民小组,放眼望去,在蓝天白云掩映下,群山怀抱中,苍翠欲滴的山林间,一栋栋新房矗立;在起伏的群山间,一年前被地震撕裂的山体有的地方已经长起草木,部分裸露着红土和漫山遍野正在重建中的民房,如一道道在地震废墟上开始结痂的伤口。
“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又漂亮又舒适。” 见记者来访,已经搬进新家的巧家县新店镇新寨村包包村民盘国清笑得合不拢嘴。
“盘国清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恢复重建中,他发明创造了空中滑道运输建筑材料,解决了建筑材料运输难的大难题。”新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付崇梅介绍说。
正说话间,盘国清家新修房屋的背后丛林里突然传来一阵“哗、哗、哗”的响声,像是天空中飞过一架轰隆作响的重型运输飞机。正在众人愕然之际,一大堆砂石已经从一根管道中倾泻在盘国清家门前,砂石上“冒”起了一股股白色粉尘。大家好奇地上前查看盘国清发明的“空中滑道”。原来这是一条建在盘国清新建房屋后面6米来高,200多米长的“空中滑道”。盘国清正是用他自制的这条滑道运送灾后建房所需的砂石料。
“房子建好了,房前的院坝还需要再运输些砂石、水泥来平整。”盘国清边拌混凝土边对记者说。
去年鲁甸6.5级地震中,盘国清家7口人居住的老房子严重损毁,由于包包村民小组地处大山之中,是全村30个村民小组中唯一不通公路的村民小组,建材运输成了该村民小组受灾群众面临的最大难题。
“怎样才能将砂石等建材运进来?我苦思冥想后得出一招:建空中滑道。”盘国清说,包包村民小组不通公路,建房过程中建材运输十分困难,砂石等建筑材料只能运到距新房工地200多米远的地方。人背马驮运建材太辛苦,又费时费力,他从自来水管道通水原理中得到启发,花了3000多元钱,用铝皮、木架和钢索制造了一段200多米长的全封闭式滑道,把滑道架设在新房后的斜坡上,将砂石倒进滑道,就能迅速运到自家工地上。
盘国清自制空中滑道运送砂石料的创新做法在村里成了“香饽饽”。“见我使用自制空中滑道输送建材这一办法效果不错,许多村民跑来找我借用这个滑道。”谈起“空中滑道”来,盘国清笑得合不拢嘴。
“巧家地震灾区大多山高谷深、地势陡峭,交通极为不变,恢复重建十分困难,受灾群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靠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重建家园。”随同记者一道前往的巧家县新闻中心主任何翠感慨地说。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盘国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建设安全美丽新家园的坚强信心。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探访鲁甸地震灾区,记者强烈感受到灾区干部群众正用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昂扬斗志和大灾面前不弯腰的精神,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克服困难,互帮互助,生产自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安全、宜居、美丽、幸福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