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铭刻在乌蒙大地的坚强奋进 ——写在鲁甸“8·03”地震一周年之际

 2015-08-03 09:57  来源:云南日报

本网记者 徐体义 何侃 乐志伟 谭雅竹 蔡侯友 谢毅 沈迅 张明磊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一个想要忘记,却永远抹不去的时间记忆。

一年前的今天,山河破碎,家园倾颓。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昭通市鲁甸县6.5级地震吞噬617条鲜活的生命,伤痕遍布大地。

一年后的今天,穿越灾难,再造河山。房子倒了,家不能塌;家园毁了,精神不能垮。365个日日夜夜,灾区没有倒下,群众期盼新生。

鲁甸县龙头山镇老街社区的废墟上,破碎的瓦砾、垮塌的房屋仍在提醒着我们那场可怖的灾难。然而,细雨中,青草穿破土层强劲生长,已是青绿一片;灾区干部群众穿越灾难,正坚强重生。

鲁甸、巧家、会泽、昭阳、永善,从泪水哀伤到选择坚强,从生离死别到重建家园,整整一年的时间,灾区从未停步,云南奋力前行。

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心手相牵,凝聚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

7月29日傍晚,龙泉村谢家营盘社的谢维礼来到灰街子安置点“串门”,大伙说起各自的新家园梦,都有一个共识:“我们要自强,不能一直躺在党和政府的怀抱里。”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震灾区,一句 “你们受苦了,我一直牵挂你们”让谢维礼铭记至今。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谢维礼感受着温暖和力量。

灾区人民永远铭记,8月3日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8月4日上午,李克强总理抵达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成都军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云南省市县三级启动应急预案,国家民政部、国家减灾委组成的工作组火速奔赴灾区。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总动员令,各路救援大军向灾区集结!

中央财政下拨救灾资金22亿元,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近万兵力参与救援。

挺进龙头山、搜救甘家寨、决战堰塞湖,生命不息、救援不止,每一位受灾群众都是我们决不放弃的亲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振聋发聩。

灾区群众没有忘记,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灾后恢复重建作出总体部署;10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15年1月,鲁甸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乌蒙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次离京就来到鲁甸地震灾区,来到受灾群众中间。帐篷暖不暖?群众过得好不好?始终是总书记心头放不下的牵挂。

走进帐篷,厚厚的棉内胆、棉被、暖炉将严寒挡在帐篷外。全力确保灾区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先后派出24个工作组,深入受灾乡镇调查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省民政厅、省粮食局安排1万吨省级储备粮保障灾区过渡安置阶段受灾群众口粮供应;昭通市县两级紧急安排应急资金近1.5亿元采购大米、食用油、棉被、衣服、折叠床、炊具等物资;会泽县发放过冬取暖费91.32万元,救助受灾群众761户1527人,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震后的第一个冬天,灾区并不寒冷。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全力支持和亲切关怀,鼓舞着灾区人民的斗志,坚定了灾区人民战胜困难、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凝聚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

灾区人民没有忘记,是民族大爱,点亮了穿越黑暗的艰难旅程。四川老党员王守璞向灾区捐赠3000元。随这笔捐款而来的,还有老人一封充满深情与牵挂的信:“全国人民从各方面积极支持抗震救灾。我,一位86岁的老者,已离休的老党员,无力为抗震救灾做更多的事情,现捐款人民币3000元作为灾后重建,以尽微薄之力。”

灾后仅5天,云南省就接收社会捐款3亿余元。爱心接力持续延伸:什邡市社会各界捐款171万余元、中国华能集团捐款500万元、李嘉诚基金会捐款3000万元……点滴爱心汇聚成海,涓涓细流润泽不息。

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关怀、全国各族人民的牵挂,和过冬御寒物资一同送到每一位受灾群众手中。

在此刻,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心手相牵,交织成一首气壮山河的救援颂歌,高昂的民族精神强力迸发,坚定起灾区群众战胜灾难的决心和勇气。

地震灾区用最短时间恢复了医院、学校、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办公,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了集市、商业网点、工矿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用最大的力度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有序、高效的抗震救灾和过渡安置,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印证出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扎实有效的受灾群众安置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工作,有力保障了灾区民生,为全面展开恢复重建创造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优先,用3年时间建设一个幸福美丽的新家园

一声巨响,甘家寨被巨大塌方体整体崩塌,55条生命被埋,房屋沉入水中,随之沉没的,还有全村61户人家所有的梦想和希望。

一个村寨从此在地图上被抹去,幸存的人们伤痛之外还有迷茫:没了家,哪里才是安身立命之所?

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31.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房屋倒塌和损坏17万户,交通、电力、通信、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98.49亿元。猝然而至的灾难,摧毁房屋、割断亲情、撕裂着所有人的心。

2014年11月2日,震后100天,省委、省政府在鲁甸县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标志着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

2014年11月4日,国务院下发《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从国家层面重构灾区的美好蓝图。

恢复重建,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也是灾区群众的殷切期盼、灾区发展的重大机遇。

党委、政府的承诺掷地有声:用3年时间,重建一个幸福美丽的新家园!

灾难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全方位考验。把恢复重建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重心,举全省全市全县之力,没有丝毫延误,不容半点闪失。

围绕居民住房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6个方面,鲁甸、巧家、会泽、昭阳、永善跑步进入重建时间。

——突出保障、改善民生,总投资274.6亿元,实施6大工程109个建设项目3195个工程项目。按照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的原则,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乡镇居民住房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筹推进。昭通市成立13个工作组,会泽县成立11个工作组和1个军地联合工作队,明确恢复重建阶段目标、主要任务、工程投资、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制定时间表、画好路线图。

——将民房恢复重建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昭通市累计发放民房恢复重建贷款11.66亿元,涉及重建户40120户。对重建户型、建房技术、抗震设防进行具体指导。设立村级质量安全监督员,开展巡查,定期抽查。

——全过程、全方位、零距离、常态化监管,确保廉洁重建、阳光重建。截至目前,昭通市已拨付到县资金76.63亿元,驻昭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地震灾区累计投放信贷资金91.67亿元;会泽县农村信用社共发放灾后恢复重建贷款4752户,金额2.66亿余元。

带着对灾区群众的深情牵挂,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灾区督促指导恢复重建工作;省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指导恢复重建,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今年春节前,甘家寨受灾群众整体搬进了小寨镇大坪社区临时安置点。小寨镇党委组织委员舒超说,当地不仅介绍了百余人就近务工,还在淘宝网为他们开起了“爱心手工店”。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暖意融融。男人们外出务工,女人们在家做手工补贴家用,生活慢慢回到正轨。

在不远处的龙头山镇骡马口,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甘家寨永久安置点建设一次次提速,新的梦想有了生根萌芽的土壤。

困难击不垮英雄的中国人民,一个民族不屈的灾难记忆,标记出当代中国新的发展坐标。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党员干部勇于扛起肩上责任,为灾区群众托举起希望的明天

3年的恢复重建工作,有目标、有路径、有保障,但鲁甸地震灾区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我恢复能力弱,群众负担重,怎样才能以最快速度重建新家园?

昭通市、会泽县万余名各级干部深入灾区、驻村入户。张贴责任牌、发放联系卡、公示花名册,包物资发放、保基本生活,包环境卫生、保疫情防控,包临时住所、保过渡安置,包监测防范、保群众安全,包情绪疏导、保思想稳定,包矛盾化解、保社会和谐,包项目建设、保恢复重建,包纪律监督、保工作规范,以“八包八保”推动责任落到实处。

震后一个月,昭通市水利局干部徐震忠来到鲁甸县火德红镇李家山村担任党总支常务书记,近一年时间他回家不到5次,甚至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未能见上。

“对得起党的培养,为人民做点实事”,这是父亲生前对他的教诲,更是他自觉扛起的责任。

对亲人的看似无情,恰是对群众的一片深情。带着村民从最需要、最棘手的问题开始,一点点改变山村面貌。多少年缺水的村寨打出了水,多少辈住在悬崖边的群众搬进安全牢固的新房。对父亲的愧疚化为今天的欣慰:全村478户分散重建户,已建设完成超过95%。

仅火德红一个镇,就有市县两级包保干部100余人同时入驻。昭通市17名处级干部到重灾乡镇担任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25名科级干部到重灾村(社区)担任常务书记, 112个临时党支部,57个“红旗社区”,280支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2861名基层党员覆盖了灾区的每一个角落。

用双脚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真情温暖民心。哪里环境最艰苦、哪里任务最繁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

一年来,民房恢复重建被放在整个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民房修复加固177860户已完工177054户,占总数的99.55%;民房重建80868户已开工79745户,占总数的98.61%,已竣工61947户,占总数的76.7%,已入住49474户,占总数的61.2%;民房集中重建点79个,已开工78个,竣工20个。

一年来,一批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优先启动。高标准、严要求,把学校建成最安全、最牢固、最放心的工程,光明小学、翠屏小学相继竣工;龙头山新集镇已全面开工建设。

一年来,特色产业项目动工25个,竣工5个;灾害防治项目动工19个;生态建设项目动工55个,其他工程项目正按规划有序推进。

“最近生活怎么样了?”“书记进来坐坐呀,看看我们刚买的新电视。”火德红镇党委书记臧尔方,是出现在群众眼前最频繁的 “老熟人”。苦和累换来了群众重新绽放的笑容,看着渐渐成型的新家园,臧尔方只有两个字:值了!

恢复重建中,灾区干部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要对得起”!要对得起逝去的亲人,要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关怀,要对得起爱心人士的无私援助,要对得起所有受灾群众的信任。“要对得起”,是鞭策也是力量,让他们一刻也不能停歇。

职能部门有责任、各级政府有任务、参建企业有担子,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灾区党员干部切实扛起肩上的责任,这份满载汗水的成绩单,为灾区群众托举起希望的明天。

一幅美好愿景正在呈现——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乡乡提升、生态改善、设施改进、经济发展,让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为灾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信心与希望,坚韧与奋进,自立与自强,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最强音

高山被地震的巨大能量猛然削去一半,在红石岩形成了一个堰塞湖,支离破碎的山体、严重垮塌的土层,灾难的可怖在这里纤毫毕现。

2014年10月6日,经过昼夜奋战,红石岩堰塞湖完成泄洪,水位降至正常,李家山村、红石岩村等四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们回到这里,抢救残余物资。

山脚,是曾经的家。那里江水滔滔,田园环绕,有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和关于祖辈们的记忆,一切曾是这般美好。故土难离,绵延数百米的人群里有人情不自禁流下热泪,哭声在峡谷间回荡。

这是最后的告别。转过身擦干泪水,就要开始一砖一瓦重建新的家园。

贫瘠而多难,似乎是这片土地的主题,但坚强,却是它永恒的底色。

大平社村民李世慧一家人在新家里度过了今年的春节,尽管房屋还待完善,但只要有家和亲人,就有了温暖和归依。

大平社和营盘村村民不仅是灾区群众,也是堰塞湖移民,火德红镇将他们进行集中安置。比起过去的半山腰,这里交通方便、紧靠集镇,刘世莲开起了小卖部,刘凤益谋划起新的生活。整个安置点105户民居已经全部新建完毕,90%的家庭搬入了新家。

苦难,磨砺出一个民族坚韧的精神力量;坚强,成为灾区干部群众的共同选择。

再次见到陈召学时,他哑着嗓子招呼我们,一年前的一头黑发已是半白。地震中,龙头山镇老街社区房屋几乎尽数垮塌,各家的宅基地难以界定。支书陈召学带着12名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寸寸丈量,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接受统一规划的安置重建方案,创造出恢复重建的“老街模式”。

做在前、想在前、抢在前,光明村积极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民房恢复重建完工逾90%,新的进村道路已经修通,引水工程已经完工。这里重建户最多,重建任务最重,却创造了重建最快的“鲁甸速度”。

受灾最重的龙头山镇,几乎每个家庭都充满苦痛记忆,许多干部群众在地震中痛失亲人。

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唐正云从地震发生至今一直在灾区忙碌着,一年之后的他和当时没有变化:一头乱发、满脸泥灰,浑身上下透出浓浓的疲惫。

这场灾难,夺走了唐正云37位亲属的生命。让他坚持至今的,是心中的感恩:“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感恩群众的支持,没有他们,我无法走到今天。”

用信念支撑前行,用行动回馈大爱,用温暖弥合创伤。

64岁的谢维礼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亲人,每个思念的夜晚都是他最难度过的时段。但每天,他依然会上山侍弄花椒树,期待着今年的收成。

他的坚强,不仅是山里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更来源于强大的国家力量支撑。

1974年,谢维礼参与大关县地震救援,由于条件有限,救援推进极为艰难;40年后再次经历地震,切身感受到了及时有力的救援、高效有序的物资发放,这巨大的变迁背后蕴藉着国家富强、民族进步的巨大能量。

谢维礼主动挖掉了一片辛辛苦苦种下的花椒树和核桃树,为重建让路。“就想大家尽快搬进新居,重建家园,有党和国家在,我们就有信心。”

有物质层面的重建,更有精神维度的重塑。“懂得珍惜,学会感恩,加快恢复重建步伐”;“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坚定信心争一流,不达目的誓不休”……灾区随处可见的标语,是决心,更是担当。

又到一年收获时节,花椒的辛香在灾区充盈。这是旺盛生命力的味道,也是新家园希望的味道。信心与希望,坚韧与奋进,自立与自强,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最强音。

只要精神不垮就能再度站立,只要戮力同心就能重建家园。强大的中国力量、不灭的抗震精神,正引领灾区人民穿过灾难,走向新生。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