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1-31 15:47◆记者 雷明娟 实习记者 李梦菲 文/图
春节越来越近,回家过年,这是在外打拼的游子在年底最盼望的事情。1月29日上午,春运启幕的第9天,记者来到昭通客运南站,在站前广场,候车大厅,早已汇集了从天南地北奔赴家乡的旅客,他们或拎着、背着大包小包行李,或怀抱婴儿,或拿着电话与家人视频通话……这一幕幕都透着回家的温情。记者走近他们,记录他们回家过年的故事。
参与春运18年
回家的速度快了,时间短了,带的东西少了
提起春运,人们都会心生囧意,因为它意味着人潮汹涌、一票难求,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的春运已和以前大不相同:速度快了、时间短了、带的东西少了、能更舒服地回家了。
“随着交通运输坏境的改变,春运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顺畅了。”昭交集团有着18年驾龄的师傅肖全金感慨道。
肖师傅2001年进入昭通客运站,从进入客运站开始,参与了18年的春运。之前的凤霞路客运中心站,规模小,环境差,不能满足客运需求,而且容易造成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当时路况也差,昭通到昆明要走迆车、石咀、待补这条老路,跑一趟下来要12个小时。现在昭通到昆明全程高速,即使在规定的限速范围内,跑一趟也只要5个小时左右,时间缩短了一半多。
“以前打工背的是化肥袋,现在回家拉的是行李箱。”对于如今的春运,给肖师傅感受最深的还是农民工的行李箱。以前只要一到春运这段时间,车上总摆满了大包,小包,油漆桶各种物件,现在车上清清爽爽,多数回家的就拉着或推着一个行李箱。
记者环视了一下候车大厅,多数人脚边放着的都是五颜六色的拉杆箱。不少农民工的行李包悄然间经历着“更新换代”,这一变化在肖师傅看来,是一种必然趋势。他发现,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很早就注重出行的舒适度,而老一代农民工也随着收获的增多,丢掉以往的沉重包袱,轻装简行回家过年。 行李包“瘦身”的背后,能感受到他们的“获得感”。
家乡是舌尖上的眷恋,是心归处
严炳义和妻子赵庆翠带着两个孩子要一起回老家镇雄过年,他们刚刚从玉溪到达昭通,距离乘车时间还有一会儿,赵庆翠给女儿和儿子买了一个烧洋芋,一人一半分着吃。
“出门在外,最惦记的就是家乡的洋芋,外面的还是不如昭通的好吃。”赵庆翠边说着话边擦干净儿子糊在嘴角的辣椒面,小家伙丝毫不受影响,抱着一半洋芋啃得开心,边吃边磕磕绊绊地说:“好吃!”洋芋,是昭通的土特产,也是他们这些异乡游子对家乡舌尖上的眷恋。
赵庆翠夫妻俩在玉溪种植小葱,一年只能回来一次,虽然今年收成不好,但是两人还是决定回来。
“过年就是要回家,家里的老人早就开始张罗着回来的事情,菜都准备了不少。虽然出去这么多年了,但根还是在家,这种日子,谁不想一家人团聚,欢欢喜喜的。他妈妈还说准备了我最爱的炸酥肉,肉是自己家养的猪,味道是外面比不上的。”
“奶奶说给我煮饺子!”赵庆翠8岁的小女儿在一边抢着说,年纪尚小的她不理解什么是家乡,只知道,这是爸爸妈妈一年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这里有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里有很多人,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比和爸爸妈妈在外面还要开心……
安顺媳妇第一次回永善过年,忐忑又欢喜
和赵庆翠回家的心情比起来,张丹则有些忐忑。张丹是贵州安顺人,今年是她第一次和丈夫李林回家过年,对她来说,丈夫老家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她有些紧张,有些孤独。
“不要怕,有我在呢,家里亲戚多,大家热热闹闹的,就跟你在自己家一样。”
李林轻拍着张丹的肩,温言细语地安慰着,他们八个月大的小女儿静静地躺在父亲腿上,睡得安稳。
“我们从浙江坐火车回来,没有抢到票,只好买了站票,还好遇到一个好心的大哥,他看我抱着女儿,把位置让给了我,自己却站着。”张丹感激地说,本来都打算和丈夫轮流抱着女儿,咬咬牙,熬过这两天,只要可以回家,没想到,遇到了好心人。
李林说起近些年家乡的发展,感慨颇多,“昭通现在发展太快了,简直是大变样,尤其是交通建设,我以前离开老家的时候,我们走的路是山路十八弯,几乎是石子路,坐在车上颠簸的让人头晕。现在不一样了,新修的公路平顺畅通,回家时间都缩短不少。”
对于昭通的崛起,像李林这样年轻的在外务工的人都看在眼里。李林和张丹在浙江义乌从事电商方面的工作,这次回来,两人还有着不一样的打算。
“我们永善黄华镇的白桔可有名了,花椒也不错,我们这次回来想着自己创业,把永善特色的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打开家乡的增收渠道。毕竟家在这里,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外面帮别人打工。”新的一年,李林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生活安逸,让孩子可以幸福快乐地长大。
一个人的回家路,身影落寞但心暖暖的
在多口之家一起回家过年的人群中,家在曲靖市迤车的彭顺龙显得有些落寞,他刚从深圳坐火车到昭通,准备从昭通转车回家。和其他人拖家带口一起在外打拼的人不同,彭顺龙选择让妻子和女儿都留在家乡,在他看来,在深圳虽然机会多,但也辛苦,他不想让家人也跟着自己奔波。
彭顺龙行李不多,但是给女儿的新年礼物却没有落下,在外工作,最惦记的就是女儿的成绩,他希望女儿以后可以有出息,不要太奔波。
几年没有回来,彭顺龙对于昭通的发展还是惊讶的,“新修的客运站太气派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服务也好。以前我们回来,在老的那个客运站,人乌泱泱的一大片,又吵,还没有地方坐。现在不同了,你看这候车厅还有按摩椅,像我们这种才刚刚结束长途火车的人,正好可以在这里放松一下,精精神神地回家。”
9点20分,彭顺龙给妻子发了一个报平安的短信,拿好行李准备再次踏上归途。李林和张丹抱着女儿,沐浴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享受这一刻一家三口的温馨时光。不少归家的人紧握着回家的车票,带着这一年的收获,拿着回家的新春礼物,奔向他们的心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