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7-26 10:06◆记者 莫娟
对于去年入学的地震灾区的大学生,这个七月结束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对家人对故土的思念倍加强烈,有的已回到家中,有的刚踏上回家的路。蓝莹莹的天,绿幽幽的山,青青的花椒,清香扑面而来,这里是他们熟悉的龙头山。
张竣:心怀感恩更奋蹄
7月18日,列车把张竣从长沙带到昭通,又从昭通乘车到鲁甸,再从鲁甸到龙头山,张竣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家乡龙头山镇骡马口。去年9月他以567分考入了长沙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这一年他没有辜负社会爱心人士对他的捐助,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是积极投入爱心帮扶和社会实践。8·03地震,张竣家里房屋被震毁,哥哥正在读大三,正愁如何筹集学费,供养两个大学生的一家人更是雪上加霜,这时青基会和莲花基金向灾区大学新生伸出援助之手,给灾区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为他们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他顺利踏入了大学的校门。
这一年里每隔几个月不时总有100元,200元,300元出现在张竣的银行卡里,这是一位姓吴的哥哥给他的汇款,从第一次给他汇了500元,到现在吴哥哥共给他汇了1100元,可是至今吴哥哥始终不愿透露他的名字,只是发短信叫他好好学习。
在广州做销售的罗欣也为他捐助了9000元。罗欣曾告诉张竣自己也是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现在生活富裕了,希望力所能及帮助贫困的孩子好好读书。
张竣谈到社会爱心人士对他的帮助,他说:“在学习方面我竭尽全力努力学习,要对得起爱心人士对我的资助,我会努力读书,等毕业后努力创业,在慈善方面紧跟他们的步伐,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乐观开朗的大男孩张竣,回家刚两天就在爸爸经营的摩托车店里帮忙做修理工作,这个暑假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帮助家里采摘坡地上种植的3亩花椒。回到龙头山看到很多亲戚朋友都还在帐篷里居住,他很着急,他说:“希望房子能加紧建设,尽快落实相关的政策,早日搬进新家”。对于未来,他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尽快把助学贷款还清,龙头山集镇尽快建设好,等毕业后努力打拼找项目创业,带领家乡的群众一起致富。
叶志涛:自立更生书希望
7月14日中午13点,k1223次列车从成都火车站缓缓驶出。西南民族大学的叶志涛坐在车厢里,思绪早已飞往500多公里外的故乡——昭通鲁甸县那个名灰街子的山村。当她拎着行李走出车站时已经接近凌晨12点,辗转到家已是第二天。
这个暑假叶志涛回家主要是帮助家里采摘坡地上的花椒。花椒几乎是他们家现在唯一的经济来源。当地震发生时,龙头山镇大多数人因为到坡地上摘花椒逃过一劫,叶志涛一家人因此躲过了这一难。
这一年她除了认真学习繁重的课业外,还积极加入红十字会举办的“爱心包裹”募捐,她觉得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在校期间,叶志涛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去发传单,做服务员,虽然工资不高,她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在地震时救援官兵、武警战士、医生、志愿者等等为了帮助我们全力以赴舍身忘死,爱心人士为我们捐款捐物,到了学校老师同学知道我是地震灾区来的学生非常的照顾我,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自己有能力了也会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
对于今后的生活,叶志涛想这几年在大学里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把该考的证书都拿到,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杨举兴:挺起脊梁展未来
背上喷水壶,再次踏进花椒林里为花椒树打药的杨举兴7月20日从昆明回到龙头山已经快5天了,这几天他都在管护他们家的花椒树。当他抬头在看这片天时,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离8·03地震快过去一周年了,杨举兴感叹时间过得真是快啊!他说:“一年都挺过来了,以后会更好的”。
去年8月他以532分被昆明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录取,9月份到昆明报到,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杨举兴,感慨着大城市的车水马龙,这一年不仅知识得到了丰富,更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看待事物也有了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