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5-07-16 21:00本网讯 (记者 高飞)6月30日,由国家民委颁发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鲁甸县桃源乡桃源社区举行挂牌仪式,这是国家民委命名的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全省仅41个,我市只有1个。
桃源社区地处桃源回族乡中部,辖1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996人,回族人口5112人,占全社区人口的86%,回族文化底蕴浓厚。
2011年,鲁甸县委政府以城乡建设一体化为契机,以打造“鲁甸伊斯兰民族风情旅游专线”为依托,以保护回族民居、文化、产业培育为重点,把桃源社区桃源集镇作为全县的“回族特色村寨”重点建设,努力把桃源集镇打造成为“滇东北伊斯兰特色第一镇”。
自2013年起启动特色村寨建设以来,桃源乡党委、政府以规划引领推动整乡跨越发展,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强力推进,使民族村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容寨貌焕然一新,民居特色得到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村寨经济的繁荣,村民的收入大幅提高。
在房屋改造上,桃源社区通过国家补助、社会帮扶、村民投入参与建设相结合方式进行,对清真寺修缮,新建特色民居344间,同时运用民族建筑元素从外观上对村内246间民居进行改造和装饰,恢复伊斯兰民居传统色彩。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党委政府现在在做什么、我们能够享受到什么优惠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区年轻人的素质都提高了,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情况基本上都看不到了,回汉族都非常团结!” 桃源清真寺49岁阿訇甑朝军骄傲地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桃源社区由几条老街道变成了今日的新集镇,乡村道路、房屋得到了大量改造,瓦房变成了洋房,他们家的两层小洋房正在修建当中。
走在桃源集镇街道上,一眼望去带有明显伊斯兰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拱形窗户、宝顶型护栏,既传承发扬了伊斯兰民族文化,又突出了回族开放包容的现代气息。遇到赶集天,移步即可品尝到独具民族特色的糯米粑、麦芽糖、荞面汤、丝窝糖等特色小吃。
在产业发展上,乡党委、政府在巩固烤烟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调整,服务好辖区企业发展,鼓励创业以带动发展;紧紧围绕“滇东北伊斯兰特色第一镇”定位深挖旅游资源,依托伊斯兰民族文化旅游专线,让桃源集镇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高效立体观光农业园区和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成为伊斯兰特色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小商品贸易经营的重要平台;引导推动土地流转,连片种植“美国大樱桃”500亩,新植苹果300亩,累计建成蔬菜大棚科技示范园1000亩,种植红玫瑰葡萄700余亩,引进翠威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亩绿化育苗;引进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驻岔冲村,投资3500万元建立养鸡场、饲料厂和有机肥厂,进一步带动周边村民的就业和产业发展。
据桃源乡党委副书记保德富介绍,2014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实现5834元,在未来的发展中,桃源乡将以创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契机,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开发旅游新项目,进一步提升桃源集镇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打造生态高效立体观光农业园,推动田园观光体验游与高效生态农业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富民强乡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