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鲁甸文联坚持“文化扶贫”进乡村

 2015-06-10 18:46  来源:

鲁甸县文联坚持文化扶贫进山村,8年时间从县级文明单位提升到市级文明单位、再从市级文明单位提升到省级文明单位,一路走来,群策群力,保持扶贫攻坚进击状态,文化扶贫硕果累累!

担起时代责任,文化铸造精神灵魂

鲁甸县文联在文化扶贫中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舞蹈协会、诗词楹联学会6个协会276名会员的队伍,紧扣扶贫攻坚主题,遍及全县各个山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文化实力铸造精神灵魂。

特别是近三年时间,扶贫成果异彩纷呈,创作中短篇小说255篇60余万字、散文397篇80余万字、诗歌1300余首、文艺评论27篇,诗词、楹联、理论文章900余件。在《青年文学》《中华诗词》《边疆文学》等14种刊物上共发表作品1000余件。文学评论《故乡何谓》获“边疆文学奖”,散文《照壁山纪事》获“第七届滇池文学奖”,组诗《马鹿沟纪事》先后获“第二届边疆文学奖”和“2012年滇东北文学奖”,短篇小说《水塔记》获“滇池文学入围奖”。创作书法作品1000余件,参与新农村建设书写墙体文化100余幅,为山区群众书写春联10000余副,会员义卖作品捐赠灾区,向纪委监察局赠送作品36件、档案馆赠11件、地税局30件,为新农村建设美化墙体8675平方米,把反映和谐社会、精神文明、道德规范、法制宣传、家乡美景的墙体文化带进山村,营造了扶贫攻坚的乡村文化氛围。音乐舞蹈戏剧协会创作文艺作品224件,歌舞《牛栏江畔》获“云南省第二届金秋风采舞蹈大赛”三等奖,在北京全国性老年歌舞大赛中获二等奖;舞蹈《回回村寨笑声多》在“全省新农村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搜集整理汇编《昭鲁山歌》1000余首。这些作品发挥了较强的影响力,潜移默化着乡村群众的思想,促成乡村群众不气馁、不徘徊,跟着时代走,追逐美好生活。

文化抗击震灾,精神不倒重建家园

鲁甸县文联在“8·03”地震期间,组织会员冲到第一线,记录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鼓舞人心、战天斗地。为县委、政府纪实摄影300余次,提供图片资料3000余幅,完成鲁甸文化旅游宣传画册制作和各类大型接待图册制作。开展“镜头下的鲁甸”、“百鸟之都、魅力威宁”等62次摄影采风活动,参加人数达1400多人次;先后在10多家主流媒体上发表作品1000余幅,其中,100余幅作品分别获省市级奖。

那段时间,是鲁甸灾区群众最悲伤的时期,文学艺术家们深入灾区群众中,竭力疏导思想,用文化作品影响灵魂,成为一支支吹响冲锋号的队伍,催人奋进,战胜自然灾害。

进入恢复重建阶段,鲁甸县文联更是不间断地挂钩乡村,一对一地开展文化扶贫工作。会员们走村串户,把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情感、文化力量送到千家万户,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并在乡村传授文艺技能,引领乡村文化生活。

扶志也扶智,文化扶贫进校园

鲁甸县文联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文化扶贫必须进校园,从娃娃抓起,扶志也要扶智,做好百年树人工作!近日,记者在鲁甸县水磨镇中学看到生动一幕:会员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给学生们书写、绘画励志作品,围观的学生发出阵阵掌声。一些热爱艺术的学生纷纷向会员们讨教技巧,获得满意答复,表示努力学习、今后也成为一名艺术家,向世人展现家乡的美景。一名教师的一个约四五岁的小女孩,见大人书写、作画,也拿出小彩笔,在阳光下“涂鸦”起来。她稚嫩地说:我也要当画家,画爸爸妈妈、画学校。

著名书法家、鲁甸县文联名誉主席李宪章老师,为学生书写了好几幅字帖,他感叹地说:文化扶贫要落到实处,娃娃是未来,点燃他们的梦,他们当中就就会出一批了不起的文艺才子,回报社会。

像这样文化扶贫进校园的活动,鲁甸县文联经常开展,很受学校师生欢迎。鲁甸县文联主席丁世新说:文化扶贫要从“根子”上做起,让群众从精神上脱贫,追求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责任,义不容辞!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