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解密永善县白桔姐姐的“橙恋”往事

 2019-01-18 10:25  来源:脱贫看昭通

初冬以后,永善县黄华镇3000亩白桔上市,大多数人都知道黄华白桔远近闻名,却不知道白桔后面有一段感人的传奇爱情故事,有一个“白桔姐姐”。

90年代初,永善县曾经有一位县里的农科专家不但指导黄华镇的刘达祥通过红桔与椪柑技术改良,嫁接出了“白桔”新品,实现产值倍增,让当地老百姓鼓起了腰包,过上了殷实的好日子。后来他的女儿也从县城嫁到山沟里做农村儿媳,而这一段美好的姻缘,在当地传为佳话,都叫这个姑娘为“白桔姐姐”。

 “白桔姐姐”的主人翁就是何伟。初次见到何伟,是在她丈夫刘应雄家的四合院里,她帮着公公刘达祥装白桔,第二天为了证实她的故事,记者再次来到她的店铺里,聊起了远久的“橙恋”往事。

是什么原因让何伟这只县城的“凤凰”下嫁到农村,是爱情的力量,何伟与刘应雄的月老正是他们双方的父亲刘达祥和何崇贵。

1978年改革开放,首轮土地承包全国各地刚刚下户,1981年至1988年永善县黄华镇黄葛村金家沟开始大面积种植甘蔗、红桔、柳红和脐橙。后来红桔品种退化,群众收入一年不如一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何伟的父亲何崇贵是农业局的农艺师,1990年下派到金家沟蹲点当科技指导员,当时的品种斯卡吉斯含糖不高,金家沟人多地少,很多人家口粮都不够,人均收入不到300元。

刘达祥家7个子女,父亲何崇贵一来二去熟悉了,也经常住在刘达祥家,经过多年无数次的试验和潜心研究,把当地红桔与椪柑结合,以红桔为母本,高枝改嫁后成了杂交新品种白桔,白桔果实色泽鲜亮、肉质脆嫩、汁多化渣、甜酸适中,口感香甜,个头大、产量高、卖像好,成为全县柑桔市场的一枝独秀,价钱走俏,实现了亩产值从5000元到2万元的跨越。

长期的相互探讨、帮助,两家父辈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至交,何伟也会在假期到伯伯刘达祥家来农村度假。后来,刘达祥的四儿子刘应雄考到永二中学习,两人年龄相当。说来也巧,复读初三时,两人被分在同一个班级,十七、八岁的花季,情窦初开,一起学习自然爱恋上对方,每到周末何伟经常也会邀请刘应雄到县城四角二组来玩,贤惠的母亲也会做些好吃的东西招待刘应雄。

1990年,二人一起打工,先在广东、广西,转到沈阳,经过10年长跑,爱情将青梅竹马的两人粘到一起,两人决定1994年结婚,就这样23岁的何伟嫁给了刘应雄,嫁到了农村。

结婚后,夫妻俩在黄华镇老街开饭店、酒店,生意也算可以,基本实现了有车有房的小梦想。

何伟做了刘家的媳妇后,就一直承担了刘家经营销售白桔的任务,每年要卖一两万斤。“何伟嫁过来后,从来没操心白桔销售,都是应雄和小伟两姊妹在打理。” 父亲刘达祥说。

2010年,淘宝网店红起来,爱学习的何伟开通网店,学习淘宝操作,每年淘宝店也要卖出800到1000件白桔。2015年,手机微信来了,她也加了很多朋友,经常把白桔图片发在朋友圈,通过快递把家里的白桔卖到云南省级单位、机关,卖到广东、沈阳、大连等地,每年就昭通市内的粉丝、朋友就需要1500件左右。“淘宝网店上卖到广州、湖南的多一些,每年三、五百件。”何伟说。

“用邮政小包邮寄,发到广东、西安、辽宁10公斤360元一件,去年价格在10元一斤,今年涨了2元,发到省内280元一件。”记者采访时,昭通、昆明的顾客通过微信一次买了160件白桔,江苏的朋友买了3件。

“十月开始,去年发了2500件,到春节后二月份结束,一年中这四个月最忙、辛苦,加上每年批发1.5万个包装纸箱,网络销售可以挣到8万块左右。”何伟说。

 2017年,刘达祥家的白桔收入31万元,今年产量有些减少,但价格比去年每斤涨了2元,收入也不会减少。

“何伟的大儿子刘家和从海军部队服役两年后,再次回到东北大学考研,小儿子在云天化中学读高三。”现如今,刘达祥家已经四世同堂。无论岁月怎样变迁,三代人却幸福地经营着他们家的40亩白桔。

审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标签 >> 昭通脱贫攻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