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微信
2019-01-03 16:11黑影在前,闰生和闪电在后。他们一前一后,一明一暗,摸索着出了寨子,上了后山。
从那人的一举一动看去,那个黑影就是爸爸。这几天,爸爸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爸爸脸上冷得像结了块冰,头发直立冲天,胡子拉渣也不修理,那样子真是怕人。鸡啄食他要打鸡,猪拱厩门他要打猪。闰生和他说话,他也只是用鼻子吹一下,不说话。
爸爸昨天从小镇回来,买来一堆鞭炮——火药很足、威力和响声很大的那种。一个晚上,不停地干活,一会儿在砂石上霍霍磨刀,一会儿叮叮当当修理尖利的锄头。
原本很理性的爸爸,现在这么控制不住情绪,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是怎么了吗?爸爸?”闰生一直想揭开这个秘密。
爸爸埋头干活,并不理他。
妈妈将他拉开,小声说:“你爸爸的事,他不说,你就别多事啦!”
闰生委屈呢!自己都已经长大了,问问,就怎么啦!爸爸越是这样,闰生心里就越堵。闰生不服这个气呢!
这不,爸爸天不亮就偷偷出门了。
从他这样子来看,倒是有预谋的。而且不是小事。
闰生跟着出来,就是想揭开那葫芦塞子,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个啥。
路很远,很陡峭,很弯曲。闰生的脚像是一支探测仪,能够感知地上的变化,哪里有条沟,哪里有块石头,哪里有个弯,他都是靠脚的试探来感应。走着走着,黑暗在不知不觉中隐退,脚下的道路越走越清晰。
“喔喔喔——”
远远的,寨子里的鸡开始打鸣。天开始亮了。
眼前的山坡层层叠叠,绵延不绝。山梁之上,是一片又一片的耕地,耕地十分潮湿、松软,散发着泥土本来的香味。晨曦之中,雾气升腾,光影浮动,远的天与近的山,近的景与远的雾,构成一幅水墨般的画卷。
脚下这片土刚翻过不久。爸爸和妈妈夜以继日,刚种下洋芋种。当时种洋芋的时候,闰生还每天都参加的,不出意外的话——比如天旱、洪涝,或者霜冻,到了秋天,就可以收回成堆的洋芋,那他们一家就不会遭饥受饿,那他读书的学费就不愁了。
刚种下洋芋的土地,必须保持其松软,要是踩得结板了,弱小的洋芋苗就很难拱出土来。
这点闰生知道,爸爸就应该更清楚。可爸爸还是往地里走。走得很大步,很用力,很匆忙。爸爸每走一步,脚下就是一个泥坑。
爸爸是来除草吗?野猪岭的严冬刚过,草芽都还没有冒出呢,显然不是。
爸爸是来采菌吗?菌子可是要夏末初秋才会长出的。显然不是。
爸爸是来见朋友的吗?这荒山野岭,哪是会客的地方,显然更不可能。
那他是来干什么呢?
天色渐亮,闰生借着天上的微光,他看清楚了眼前山峦的景象。
这片山坡不是很险峻的那种,而是一个个的山峦组成。山峦上无边的土地,裸露着红色的美。老师讲过,野猪岭降水太丰沛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经常有雨水从天而降,刷刷刷地滴进泥土里。土壤里富含铁、铝,氧化物非常非常丰富,因而呢,泥土颜色就呈红色。这样的泥土,最适合种洋芋呢!
大片大片红色的土地,起起伏伏,延伸到没有尽头的大山深处。土地是红色的,天空是蔚蓝的,云层是洁白、轻盈的,这就是野猪岭早春的景象。野猪岭仿佛仙境呐!
跟得近了,他看清楚了。爸爸肩上扛着锄头,手里提着刀。看这样子,爸爸是来种地,饿了的时候,就会停下手里的锄头,揩一把额头上的汗,生火,烧洋芋。待洋芋烧烤得金黄的时候,他就会靠着地埂坐下来,长长地舒一口气,反过手捶捶酸疼的背。一边看天,一边吃洋芋,一边想心事——或者什么也不想。洋芋有些没有剥干净的糊皮,黑乎乎的,会弄黑爸爸的嘴唇和半边脸庞……
那样,远远看去,爸爸就会像是一只大熊猫,黑一片,白一片,蛮可爱的。
那是爸爸的日常生活。
但是爸爸没有,爸爸放下手里的锄头和刀,弯下腰,细心查看土地,好像是他落了什么东西在地里了。
是找他的钱吗?
是找他的钥匙吗?
是找会将洋芋种子咬坏的虫子吗?
……
爸爸的腰佝得越来越低,动作越来越慢,他越来越关注细节。从他偶尔侧过来的脸上,可以看出,他脸色凝重,神色并不好看。
这些年爸爸闷着气,一个人承担的事儿不少。爸爸有困难了,当儿子的就应该去帮助一下。这个道理闰生是懂的。
闰生冲过去:“爸爸,是什么东西掉了吗?我来帮你找!”爸爸对他的到来,没有显出更多的多的意外。他一开口,闰生就感觉到情况的不妙。
“我们家的洋芋种子被盗了!”爸爸一手拄着锄头,一手擦了擦头上的汗,他一脸忧愁地说。
“洋芋种子被盗了?”闰生心里一惊,这一年将会是:瞎子点火——白费劲。他马上想起故事里的江洋大盗、夜行侠客,或者夜叉小鬼,他们黑衣蒙面,骑马,提刀,攀墙越壁,来去无踪……没有他们找不到的人,没有他们偷不到的东西,没有他们要不了的命。他还想到,要是家里种的洋芋种子全都给盗了。到了秋天,土地一片荒芜,洋芋无收,那不仅家里吃的不够,要饿肚皮,还要更重要的是,他要上学,买书、买本子、买笔,或者要添一件新衣,都没有钱……
这后果十分严重呐!闰生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突然想起,连日来,野猪岭山寨气氛十分紧张,人们只要聚在一起,就会一脸严肃,小声说话。白天这样,晚上也是这样。甚至有些人家修葺院门,磨刀霍霍,有些战事来临的感觉。
吕翼,彝族,现任昭通日报社总 编辑、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主 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 院第十五届高研班学员。 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长篇小 说《疼痛的龙头山》获第八届“云南 文化精品工程奖”,短篇小说《鹤儿 飞呀飞》入选《2016年度中国儿童文 学精选》,获“云南省2017年度优秀 文学作品奖”。
名家点评
《岭上的阳光》
1
这是对阳光的致敬,也是向贫困的告别。在高高的山岭上,少年闰生一家勤劳、善良、隐忍、乐观,同时又个性十足。那些动物,那些植物,那些微风和阳光,构成了少年的美好时空。为构建崭新的生活,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奔跑在奋斗的路上,从未停歇。小说的内核,直击少年闰生的精神世界。他们的爱与痛,他们的呼与喊,直抵心田,引人深思。
——著名作家 徐则臣
2
这是一群大山的子民,因为他们生活在这苦寒的山岭之上,从未停止耕耘;这是一群坚韧的山民,因为他们把平凡的土豆,也种出生命的温暖和记忆。读吕翼《岭上的阳光》,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吕翼是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和故园情结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爱与痛,搭建在与农民、与孩子同呼吸共命运的山梁之上。岭上的阳光,不仅照耀山谷,更温暖人间;坡上的土豆,不仅延续生命,还滋养文化与精神。
——著名作家,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范稳
3
这是一部充满着浓浓边疆风味的儿童小说。作家吕翼不但塑造了闰生这样一个阳光可爱的少年形象,也把云贵高原上人们鲜活的生活状态带给了小读者。相信岭上的阳光不但会温暖少年闰生的生活,同样也会照亮小读者们的成长道路。
一一著名作家 韩静慧
4
吕翼这部长篇儿童小说《岭上的阳光》,以幽默乐观鲜亮的笔调,拥抱脱贫致富这一重大主题。让人们在岭上阳光的温暖中,看到洋芋花绽放的美丽与希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吴 然
5
从时政和文学双重意义上说,对精准扶贫和快速脱贫的农村迫切现实的关注和表达,肯定是当下乡村题材创作重中之重的主题。儿童文学如何切入这一重大主题,跨界作家吕翼给出了别具情怀的一份云南答卷。从《疼痛的龙头山》到《云在天那边》再到《岭上的阳光》,吕翼笔下刻画的含泪奔跑的少年形象,日趋成熟。岭上的闰生,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不同时代的少年面对“猹”或“野猪”,他们的形象都是那么英气逼人。但这一个乌蒙大山少年,显然更加青春阳光而叛逆倔犟、更加丰富生动而充满质感。在向贫穷和愚昧宣战的时代画卷中,必然有少年形象的一席之地,必然有少年文学的鲜活表达,必然有少年读者的热切关注——先行者吕翼的书写,具有上述多重意义。
——著名评论家、作家 冉隆中
6
一口气读完《岭上的阳光》。这部小说一开篇就是神秘的山野,野猪故事与洋芋故事交织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个脱贫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农民吉贵和儿子闰生,人物形象立体真实,是画廊式的有趣存在。吕翼的小说贴近现实,接地气,叙述很有特色,技巧娴熟,语言独特老到,深受欢迎。
——著名作家、江苏启东市文联主席 李新勇
7
吕翼是一个有格调的人,他的作品无论从主旨、立意,还是结构,都无不透露出属于吕翼所特有的吕氏风格。吕翼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的作品从叙述到语言,无不烙上属于吕翼的那种简洁、明快却颇具瓷性光泽与质感的私人印迹。更为重要的是,吕翼的作品通过纯美的朴素,以超拔的艺术创造力,使其作品呈现出品质的金黄。读吕翼的作品,我仿佛就站在曙光升起的地方,在光明的照耀下,我自己也将变得透明。
一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刘兴华
8
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吕翼一改长篇小说《寒门》创作中的冷峻、对人性的追逼,和对民族心理的深度诠释,用色彩斑澜的语言、轻松自如的笔调,随着少年对世界的好奇,缓缓进入野猪岭一家三代人的内心。爷爷对土地的热爱和土豆的酷爱,父亲对世界的惶惑与张望,妈妈对生活的乐观与自足,以及闰生在阳光的滋润下,如春天的禾苗茁壮成长,写得栩栩如生,写得引人入胜,让人不忍释卷。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名誉委员,原云南省作协副主席 张昆华
9
吕翼是一位对文学,对生活都十分严肃的作家,他的作品,主题严谨,行文认真,满怀对大地的挚爱,满怀对生命的热情,满怀对众生的悲悯,能引发阅读者心的共鸣,爱的情怀。而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则是另一个世界,一个童心跳跃、天真畅亮的世界,他教给孩子们,用一双澄澈的眼睛,捕捉身边的美丽,用一份纯粹的真情,去净化我们的天空和大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昆明市文童文学研究会会长 陈约红
10
《岭上阳光》作家吕翼的第三部儿童长篇小说。小说从野猪岭上闰生一家种植的土豆被野猪偷吃切入故事,以孩子的心理、生活和生动的语言,通过病重救治养活小野猪,到扶贫工作组帮助他们一家及野猪岭农民驯养野猪,种植、开发土豆产业等情节,在充满悬念、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把一个扶贫攻坚的现实题材,也可以说是生态文学题材,书写得童趣横生,引人入胜,可读可诵可思。是一部优秀的少年儿童长篇小说,是反映农村扶贫脱贫现实生活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著名作家,原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主编 张永权
11
吕翼是个有情怀的写作者,他的文字总是围绕故乡的土地展开想象,表达深切爱意。《岭上的阳光》是一部以云贵高原为地域背景的长篇小说,它再次展现了作者心中深藏的土地情结。书中有山村生活的艰辛,乡间少年成长的不易;更有让人感动的朴素亲情,大自然赐予生命的快乐。一头小野猪,可以成为主人公闰生的好朋友、心中的“小王子”。一颗颗土豆,可以点燃吉贵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吕翼用他简洁的文字论证着一个朴素的真理:生命若与真爱相遇,就能创造美好奇迹;只要心里洒满金子般的阳光,就能为人生带来暖意。愿“岭上的阳光”,穿透雾霾照亮我们的心灵。
——著名作家,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黄玲
12
在云贵高原的土地上,生命的苍凉和艰难考验着人性。野猪岭,农民吉贵与即将进入叛逆期的儿子闰生,意外发现,刚种下的土豆种子被野猪偷吃了,“幕后凶手”与那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土豆,将演绎出怎样的冲突和故事?贫瘠的土地上,却书写着一首生命拼搏和相互扶持的温暖奏章,命运的波折坎坷后,生命的美好能否像阳光般璀璨撒播,命运的崭新篇章能否像土豆花一样灿烂绽放?吕翼怀着一颗诚挚的赤子之心,抒怀着对生命、时代、人性的理解和感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云南省作协副主席 汤 萍
13
吕翼坚持在家乡昭通那块邮票大小的地方小处着眼、深处开掘,以浓郁的乡风民俗、神秘传奇的故事、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和谐的民族团结为文坛圈内圈外所认可、所喜爱。《岭上的阳光》以挂钩驻村产业扶贫和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昭通召开为背景,主人公少年闰生与“小王子”小野猪离奇的深情厚意、与主食之一土豆浓得化不开的温暖记忆饶有趣味、看点多多,正如云贵高原之上的野猪岭的阳光,高远清澈、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给人无限遐想。
——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会员、昭通市文联副主席 艾自由
14
阅读吕翼的《岭上的阳光》,看到字里行间洒下明媚的阳光,眼前一片明亮,一片金辉;脸上像贴了金,生动起来,好看起来。每一缕阳光,都散发着温暖、幸福的味道,都绽放着美好、自信的花朵。把土豆奉上神龛,自信满满;让土豆美味飘香,垂涎欲滴;借土豆踏上幸福路,红红火火。作品阳光明媚,是因为作家心中有太阳。那太阳,是作家对家乡深入骨髓的爱,是扶贫重担里的责任。
——云南省作协会员、评论家 尹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