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2-11 09:58◆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龙泉飞 文/图
金秋时节,盐津县落雁乡3000亩“状元米”喜获丰收。金色的田野里,农户们有的手持镰刀、有的开动收割机,演绎着一场丰收协奏曲。
龙塘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群众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2017年,龙塘村抓住盐津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契机,成立了村集体经济性质的公司。在清理村集体资产、明确村集体资产受益范围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发展水稻产业。在村集体经济公司的带动下,龙塘村通过统一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让水稻产业走上了品牌化发展道路。
2017年,龙塘村成为盐津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一化三改五统一”改革试点村之一。在县、乡两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龙塘村对全村的村集体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
按照资产性质划分,龙塘村共清理出闲置废弃小学校舍等经营性资产共计994.4万元,村委会办公楼、村属教科文卫事业资产等非经营性资产共计2929万元,公共林场、土地和财政投资的塘坝、沟渠等资源性资产共计601.6万元。
村集体资产清理完成后,龙塘村依照土地承包关系、婚姻关系等,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确认。全村集体资产按集体组织成员数目平分为4900多股,全体村民自动成为村集体经济公司股民,参与公司分红。龙塘村村委会主任杨昌会说:“村民变成股民后,随着身份改变,大家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参与感变强了,都希望村集体经济公司发展得好。”
落雁乡是盐津县传统的稻米产区,但由于种植分散,又缺乏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群众种植水稻的经济收益并不高。龙塘村下沟村民小组水稻种植户罗华猛说:“以前种出水稻拉到市场上去卖,有时还卖不出去。”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龙塘村种植的水稻品质很好,在周边乡镇小有名气。杨昌会说:“我们希望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把龙塘村的稻米产业做大做强。”龙塘村村集体经济的公司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创建“状元米”品牌。2017年,村集体经济公司以党总支牵头为引领、红色信贷作保障,投入90万元,用于“状元米”基地建设、收购、加工、包装及销售。
通过流转土地,加上“状元米”市场销售情况较好、效益较高的特点,村集体经济公司带动群众扩大“状元米”种植规模,并与落雁村合作,发展“状元米”种植3000亩。在村集体经济公司的组织下,全村统一种植技术、种植标准,实现了水稻规模化生产。公司还注册了落雁“状元米”商标,将产出的稻米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订单种植的稻米由公司统一收购,价格与市场上是一样的,有时候还稍比市场价高一点,解决了种出来卖不出去的问题。家里去年收获600多斤米,全部都卖给了公司。”村民罗华猛说。
2017年,“状元米”基地扩大到1200亩,同时,“状元米”通过检验取得有机农产品认证。今年,落雁乡把“状元米”系列水稻种植扩展到3000亩,经过检测,可亩产大米200余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30元计算,可实现产值1800万元。村集体有了经济收益后,龙塘村一方面按照股份比例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另一方面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10%作为扶贫基金,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让全村群众都从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获益。
此外,龙塘村还依托村集体经济的公司成立了工程建设服务队、家政保洁服务队、绿化服务队、社区管理服务队,将全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闲置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共同发展。龙塘村工程建设服务队队长罗华良是一位从事工程建筑的能人,过去在周边乡(镇)承揽一些工程业务,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村里的工程建设服务队成立后,群众推举他做了队长。罗华良告诉记者:“过去我只能接一些小工程项目,现在依托村集体经济公司能接到更多的工程。”
不仅是工程建设服务队,龙塘村其余3支服务队几乎都由致富能人牵头。在他们的带领下,群众不仅有事干,还能学到实用技术。2017年,龙塘村通过服务队的建设,提供了公益性、发展性岗位123个,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93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