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2-11 09:32◆申正勇
近年来,网络上经常曝出一些人因矛盾互殴的消息,有的是邻里矛盾,有的是警民冲突。网友看到这些掐头去尾的消息后,总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对事件评头论足。在这些事件中,后来事实证明,有不少“剧情”反转的情况。
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事件常常会突如其来,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让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大事小事都能得到迅速传播,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那就是互联网的碎片化特性让我们从网上得来的信息通常并非事件全貌,很多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因此无法在第一时间搞清楚前因后果。不少网民会根据这些不完整的信息断章取义、主观臆断,去根据想象来描述事实,而不是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这就会歪曲了事件本来的面貌和性质,从而影响到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定性,类似的案例早已不胜枚举。
这些事件中,从网民的反应来看,社会上有着正义和良知的人很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网民和自媒体对当事人进行谩骂、人身攻击、人格侮辱、人肉搜索等等做法已经超出了必要的限制,甚至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殊不知,这些做法本身也是一种暴力的表现,是语言暴力,是网络暴力,实质上是以暴制暴。
对于突发事件,在没有搞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还是不要急着表态,不要急着主观地给事件下结论,尤其对于涉法涉警事件,等着最终的调查结果出来,该表扬的表扬,该批判的批判,这是一个“中国好网民”应该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