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2-07 10:22(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飞 张永刚)从200只鸡到存栏4.85万只,从200平米的圈舍到38.3亩标准化厂房,从2万多元的收益到480万元……
仅仅用8年时间,他就将一个小小的特种养殖搞出大名堂。
绥江县东大门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绥江县会仪镇黄坪村石岗嘴,从绥水二级公路沿养殖场进场道路一直往山上走。12月初,尽管已是寒冬天气,但满山的翠竹仍就青翠欲滴、郁郁葱葱,随处可见各种小洋楼矗立其中。不到1公里路,进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标准化厂房依山而建,未见鸡形却已听到满山的鸡鸣声,十分欢快!
“2018年,已经出栏的野鸡有8千多只,存栏的土鸡野鸡还有近4万只,春节前,这些存栏鸡都将投放市场,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完全供不应求!”12月3日,记者见到绥江县东大门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凌之乾,他面带喜悦,“除去商品鸡外,养殖场每天还有1.3万枚野鸡蛋产出,每枚3元计算,每天都有近4万元收益!”
这是来自创业者发来内心的喜悦,而8年前并不是这样。
“ 2010年以前,黄坪村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还十分落后,村民主要依靠传统的水稻、玉米、小麦维持生计,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了。” 凌之乾介绍,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他曾先后在广东、福建等地追梦。
一个偶然的机会,凌之乾在电脑上看到特种养殖致富的信息,即可引起了他的兴趣。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觉得绥江临近四川,养殖野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那时候,凌之乾既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养殖技术。
2006年到2007年两年间,他先后在福建、广东、四川等养殖厂,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边打工赚钱。2008年,他花了2000多元钱买了200多只野鸡回到黄坪村,在自己家的房前盖起200多平米的简易鸡舍,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为了维持生计和给野鸡提供饲料,还购买了3匹马在村里帮村民运送建筑材料,一天下来,也有100多元的收入。” 凌之乾介绍,年底野鸡出栏后,净赚了2万多元,这坚定了他发展特种养殖的信心。
2010年绥江县东大门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2014年以来,随着村集体经济资金和移民产业后扶资金的加入,养殖场已经成为帮助贫困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
2018年初,随着1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近500万元资金入股后,凌之乾养殖场规模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建立了章程、完善了财务制度和台账记录等,规模从占地面积8.3亩的厂区发展到了38.3亩,规模效应更加突出,一年来附近用工就达到了近700人次。
“2018年,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入股的1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
凌之乾说,自己富裕了不算富,他还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发展林下养殖、农家乐等方式,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
目前,东大门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是以养野鸡苗、土鸡苗、蛇、蚯蚓为一体,集沼气、有机肥、果树等衍生出来的大生态循环体。
“计划从2019年起,养殖场年出栏商品鸡6.5万只,眼镜蛇1万条,销售鸡蛋430万个,每年实现销售产值1000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就业人员25人,每年实现务工经济收入100万元。”谈起未来,凌之乾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