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公路养护设备的演变

 2018-12-07 09:3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杨远江

在路边弯着腰、低着头,叮叮当当拿着锤子一点点敲打碎石,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一天下来,腰酸背疼……这些场景对于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养路工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公路养护需铺砂面石,又无机械,养路职工便土法上马准备石料。用绳索把人吊在石山的半空中,用钢钎、铁捶打出炮眼后,在炮眼里放进黄炸药,埋引线,随后引燃后把崖石炸酥,又用钢钎将炸酥的石头撬开,取石料。将石料拉到路上,又一锤一锤敲打成颗粒状后,用木轮车拉到各路段用于养路。

那个年代养路都是原始操作,不要说机械化,就是简单的运输车都没有。为了养好公路,养路工人只能想办法克服困难。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养路工人用两个木轮子再订个简易车厢就可用于运输石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养路工人的工作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后来单位给养路工人配备了小型破碎机,大家就丢弃了用了多年的锤子。运输砂石料也不再用自制的木轮车了,而是用上了用两匹马来拉的“小马车”。随后又有了小型的四轮“翻斗车”。再后来用上了“一条龙”式的采、碎、运输的机械化养护设备,“小马车”和老式“翻斗车”也成为了历史。

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如今,公路养护全都用上了机械化设备,画线机、摊铺机、推土机、压路机、割草机、道路清扫车、切割机、沥青拌合楼等机械化设备一应俱全,大大减轻了养路工人的劳动强度。

从锤子到碎石机再到养路设备机械化的演变过程,只是养路工作几十年变化的一个缩影。洋镐、锤子、钢钎是当年养路工人的“三件宝”,现在洋镐、锤子、钢钎都扔进了老库房,新时代的养路工人养路再也不用像老一辈养路工那样出大力、流大汗了。随着机械装备不断更新换代,养路设备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先进了。养路对工人体力的要求降低了,对他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提高了。

(作者供职于昭通公路局威信公路分局)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文学 40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