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2-04 12:07(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永刚 高飞) 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位于绥江县会仪镇与水富市太平镇交界处的一个小村。12月初,原本这个时节人气稀落的村民小组,这几年也显得很忙碌。
“原来招不到人,现在留下来主动跟着我们干,这些得益于劳务入股。”12月3日,在和记者谈及合作社几大特色时,何长海反复提到这个词。
何长海,是绥江县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劳务入股,则是其经营理念中采取 “公司+合作社+农户”中的一个模式。
这几天,何长海正在忙着对中药材瓜蒌做皮烘干、耔晾晒等初加工处理。之后,这批药材将订单式发往安徽、湖南等地。
“将大家的利益捆绑起来,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何长海的股东、合作人凌明根,用一句简单的话概况了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
绥江县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3月,现在主要种植瓜蒌、黄精、朱砂莲、龙胆草等七个品种的中药材,占地600亩,社员134人,其中贫困户83户,2017年实现收入20多万,2018年预期突破80万。
然而2年前,事情非但如此,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何长海及其合作人面前。
“用工需求量大的时候,招不到人。” 何长海介绍,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子里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妇女、孩子,家里没有农活的时候会来打几天零工,遇到赶集、红白喜事等等,就没人愿意来。
“去年,我们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股东会做出了一致决定。”凌明根介绍,这个决定就是:劳务入股。
具体来说就是,老百姓来合作社务工,除了每天领取50块、80块的工资外,合作社还拿出总工资5%的股本金给务工者。
“从年初计算,比如一个人干了1万块钱的工,除了付给他工资外,他的股本金就是500块,我们将这500块作为他参与合作社的分红。”何长海说,时间越长,股本金越大,而且是动态累积,这样老百姓愿与合作社抱团发展。
“春季的时候,挣了2万多。” 陈永飞是会议村24组的贫困户,今年他们一家老少3口人三四月在合作社做扶苗、除草、搭架等工作,“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可能还有1万多的收入”,说起在家门口务工,既可以挣钱,又能分红,陈永飞满脸高兴。
除了陈永飞,在家门口收益的贫困户还有很多。
24村的贫困户白永兴,就是其中的一个。
“去年挣了1万4,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里面学到技术,在合作社的指导和带动下开始种植中草药。”
白永兴一亩不到的中草药,收入2500多元,远比种苞谷、洋芋划算得多。
何长海介绍,以瓜蒌为例,种植周期短,一般10个月就可采收,种一次可以收获4至5年,其果皮、果子、根茎都为上好的中药材,药食两用,每公斤价值五六十元,市场销量也好。
“根本不愁销,走的都是订单农业,现在还不断接到外地老板的订购电话。”
何长海说,除了药用,目前还在开发瓜蒌的衍生产品。
“在和一些厂家合作开发,做瓜蒌耔产品。” 瓜蒌耔具有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润肠通便、防咳嗽的功效,目前每斤能卖到50元。
周边的村民看到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能够快速发家致富,纷纷找到带头人何长海,表示愿意以土地出租、土地入股、购苗种植、劳务入股等方式加入,或请求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指导技术、保底价+市场价统一收购鲜瓜的方式参与。
据了解,目前,已有绥江、水富周围7个行政村347个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其中贫困户达200余户。在能人何长海的示范引领下,为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提供示范样板,帮助社员解决种植和管理方面的技术难题,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股本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作为股本金入股,保证了贫困户有稳定增收的长效产业,实现了其“乡亲共富路才宽”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