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1-28 09:42——记大关县悦乐镇新寨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潘若婵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一场脱贫攻坚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生潘若婵刚刚毕业就选择前往贫困山区,“沉”在扶贫一线、走在田间地头、融入贫困群众中,展示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拼搏与奋斗,诠释当下中国大学生的追求与理想。
作为“优秀毕业生”的潘若婵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生,同学们对她的普遍印象是面带微笑、善于挑战、喜欢帮助别人。
2017年6月,潘若婵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通过云南省定向选调生招录考试到昭通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工作。入职第52天,她被安排到大关县悦乐镇新寨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和党总支第一书记。
面对未知的工作,未知的环境,未知的艰难,她没有抗拒,没有犹豫,没有后悔,提着简单的行李,毅然地前往深度贫困的新寨村。该村地处河谷、二半山区,山高坡陡,有27个村民小组994户43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66户1654人。
特殊的地理环境,扶贫干部从一个村民小组到另一个小组,进入贫困户家,走半把个小时的山路是常有的事。刚来村子的时候,潘若婵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年里,每一个贫困户家至少实实在在的走三遍以上。这看起来是件小事,做起来却不容易。除了交通比较落后外,村民下地干活、外出办事没有带手机的习惯,驻村队员走到农户家找不到人。
一来二去,潘若婵和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也逐渐摸清了贫困群众劳作的习惯,走动多了,和群众熟悉了,平时群众要走几里山路去村委会调解的矛盾纠纷、咨询的相关政策,潘若婵都帮大家在家门口、田间地头解决了,群众们对这个“市里来的潘同志”越来越信赖。
扶贫不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要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找到其中的意义和精神寄托,需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潘若婵住在村委会的三楼,她把这十平方米的宿舍布置得很温馨,简单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摞书,这些书籍既有《中国通史》等文史类的,也有《塘约道路》《摆脱贫困》等与脱贫攻坚有关的。
这些书籍,也成为她生活的精神伴侣,当忙碌完一天走访后,晚上就在这四面环山的村委会小楼里,安静地读读书,静静地思考,寻找工作中的问题和答案,白天的奋斗与夜晚的阅读,成了她心中的诗和远方。
农村教育决定着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潘若婵在走访群众中,向贫困家庭讲解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以打消贫困家庭孩子们上学的后顾之忧。一次,潘若婵在走访贫困群众途中,几个六七岁的孩子追着车跑,停下车一问才知道,这几个孩子为了不耽搁周一上课,周日下午就得从家里出发,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去村小学,周五放学后再走回来。这天刚好遇见车,就想搭一段。
幸福生活需要奋斗,路途遥远需要坚持。孩子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求学的精神,以及坚韧的毅力,让潘若婵下定决心在新寨扎根、奉献,并把扶贫的视觉投向贫困家庭的孩子,不断探索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方式,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一贫困户家的小女孩已经辍学,潘若婵细问方知 : 孩子因父亲犯罪服刑,母亲改嫁,从小跟随奶奶,从小不喜欢和别人说话。
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潘若婵动员这个孩子到学校读书。每逢周末,就往女孩家跑,教做作业,讲大山外面的世界。“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因贫失学。”这是文化扶贫的目标之一。潘若婵与其他队员一道建立新寨村优秀贫困学子数据库,除了政策性的帮扶外,还想方设法争取社会帮扶。
全村通过“雨露计划”“金秋助学”等帮助21个贫困学子,协调广东省中山公益组织为新寨小学192名学生送来文具、衣物等物资1000余件。
2017年11月,新寨村驻村工作队收到了一封来自云南师范大学一位同学的感谢信,因为扶贫队员通过“金秋助学”帮她申请到2000元的助学金,让她能够继续学业。
潘若婵针对新寨村公共文化设施少、服务能力差的实际,协调自己所在单位昭通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动员昭通新华书店公司、美克印务公司、新知图书城、未来图书城向悦乐镇捐赠4万余元的图书,确保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做到农家书屋到村寨。协调市、县、镇组织开展以“文化惠民、义诊入村”为主题的政策宣讲,为民义诊,文艺演出,现场阅读等活动,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为贫困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丰富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面临脱贫攻坚繁重的工作任务,潘若婵敢挑重担、敢啃硬骨头,与其他队员一道,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走村窜户、访贫问苦。堡山片区的4个自然村在悬崖边上,山高坡陡,地势险恶,进村的路不到二尺宽,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这里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一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被冰雪覆盖,许多男人因贫找不到媳妇,许多女孩又外嫁,这里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2016年,大关县将堡山纳入易地搬迁规划,并新建了贫困群众安置点。组织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工作难度大,潘若婵步行大山中协助镇、村动员129户591人迁入堡山一、二期安置点,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多次深入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户,动员群众搬迁至天星镇汤家坪、悦乐镇星之乐、昭阳区靖安新区。
2018年9月,潘若婵与单位的同事冒着酷暑从山脚出发前往堡山片区的梁仁高等贫困户家座谈,理解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真实想法,实地看种植的漆树和养殖的山羊,这是她第五次去了。
正值正午,多日的阳光暴晒,山路更难走。走到半山腰,潘若婵眼前发黑,险些倒地,但这位“女汉子”坐在地上休息片刻,补充点水分后继续前行三个小时到达群众家中,与群众研究扶贫产业培植的事情。随后,下山已经是旁晚。潘若婵幽默地说:“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再难,也得走过去。”
脱贫,是每位扶贫队员心心念念的事。如何创新思路、谋长远,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需要每一个人去发挥聪明才智。潘若婵不断探索“1234”党建工作模式,即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一个工作目标,做好“管理教育党员”和“团结服务群众”两件事,落实“五项制度”“四议两公开”“两学一做”三个任务,开展党建共建“1+1”“小喇叭大民生”“乌蒙扶贫先锋行动”“三讲三评”四大党建活动。
她创办的“小喇叭大民生”广播,对农民宣传各项政策、转播中央台新闻、讲述扶贫故事,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每天广播90分钟,已开播170余期。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潘若婵策划、组织了新寨村首届农民丰收节暨农特产品展销会,她亲自担任节目主持人,检验一下新闻学院研究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把理论用于实践。
她组织挂包单位党员、干部深入新寨村,与群众共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党建共创、文体活动、科普知识、家电维修、政务服务、产品帮销六下基层活动。特别是贫困群众展销了自产的大米、蜂蜜、板栗、核桃、鲜肉等农特产品,让他们找到长期致富的门道,引导他们树立商品意识。新寨村决定,每周组织群众在安置点赶集,让群众的农特产品有销路。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这是华中科大的校训。就是这句校训一直影响和鞭策着潘若婵,让她“沉”在扶贫一线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练就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作风,力做建设美丽新寨、带领群众致富的践行者。作者:赵廷臣 (云南省昭通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昭通新闻网文稿校对:白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