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7-18 09:46郑翔飚是昭通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工程师。在市气象局办公大楼前见到他时,昭阳区气象局相关人员正在就苏甲乡、苏家院镇人工影响天气专用电台连续通讯不通畅,严重影响了人工增雨防雹作用一事向他进行业务咨询及解决办法。
郑翔飚1991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近十多年来一直在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工作,承担了防雹增雨减灾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曾被市政府授予“抗旱先进个人”。
2010年,我省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灾害,省气象台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并启动干旱Ⅰ级应急响应。我市大部分地区遭遇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应急响应开始后,郑翔飚及时与各县区气象局联系,组织人员提前进行了增雨作业培训,同时向省人影中心联系装备弹药,提前做好抗大旱的准备。针对我市冬春降水发生的特点,组织人员在昭阳区重新勘测确定了乐居、洒渔等十余个作业点,根据云层移动方向提前命令作业组到作业点待命,确保了作业点周边的安全和作业效果。
正月初四,冷暖气流交汇明显。郑翔飚主动请战,放弃休假,火速赶到昭阳区北闸镇钻沟水库边的人工增雨雪预期作业点上。在寒风刺骨、零下五六度的荒山野岭中,郑翔飚并肩和同事在作业点坚守数小时等待作业机会。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共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37发,作业过后,昭阳区、鲁甸、巧家、绥江等县普遍出现明显雨雪天气,雨雪量明显增大,对缓解全市干旱效果显著。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了这次人工增雨作业,《中国气象报》以题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在头版报道了我市这次成功的人工增雨雪作业。
五月雨季来临前,郑翔飚坚守在工作岗位,严密监视天气的变化,在应急响应期间连续值班90多天,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工增雨的机会,组织开展了全市的人工增雨工作,指挥各作业点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
鲁甸“8·03”地震市气象局组织应急队伍当天赶赴震中地区开展应急气象服务。郑翔飚随同第一批人员进入震中后,冒着六、七级大风和震后出现的大雨,架设起应急气象观测设备,保证了震区气象资料于当晚及时向省、市的正常传输,为抢险救灾决策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撑。
应急服务设备架设完成后,郑翔飚和同事立即为撤出灾区的人群提供帮助,把仅有的饮水和食物分发给撤离灾区的困难群众。在震区的几天,郑翔飚及同事每人仅有一瓶水就着干面包吃。困了,就在应急服务车上打一会儿盹。他们白天冒着车内四十多度的高温烘烤,夜晚忍受着河谷成群的蚊虫,不间断开展工作,把震中实时气象资料通过卫星网络传递到上级部门,为抗震救灾做出准确的气象服务工作。
郑翔飚说:“气象服务无小事,用心把气象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就是一辈子的大事。”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