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绿荫村依托万亩荷塘建生态产业

 2015-07-09 18:33  来源:

◆记者 莫娟

“藕荷香艳、远山如黛、民居洁白,莲蓬、荷叶、荷花随风摇曳,高低起伏,阵阵清香,扑鼻而来,风光旖旎……”昭阳区永丰镇绿荫村万亩荷塘的村民们仿佛生活在一幅宁静的山水画中,在这片万亩荷塘,每到六七月荷花盛开的季节,荷花朵朵、荷叶飘香,满眼赏心悦目,来这里的游客更是流连忘返。

当然,这里的万亩荷塘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欣赏风景这么简单。借助肥沃的土壤,聪明的绿荫人打起了“荷花”的主意。一个美丽的产业正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打造万亩荷塘创造致富产业

“前几年怎么可能想到能住上这两层楼房,当时只要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只为地里能多收点粮食,现在不仅土地能收到租金,每年还能参与分红。”谈到这几年生活的变化绿荫村村民杨仲义笑得合不拢嘴。他算了一笔账,“过去都是种点水稻、包谷、洋芋,一年的收入每亩也就几百元,现在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荷花,每亩土地收益是1300元,比以前翻了近四倍。”

荷花公司的安保员工金方石介绍目前的生活情况,“我在这里做安保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是2500元,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不仅能收到土地流转的钱,打工的收入一年下来比较可观,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生活也比以前好很多”。

绿荫村位于昭通城西南方向,距城区4.6公里,全村28个村民小组。过去,绿荫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玉米、洋芋、果树等传统农业。2011年,永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依托龙、卢两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立昭阳区富民兴业荷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了云南荷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未改变土地用途、土地现状的情况下,让群众选择入股、包干和自种等方式进行莲藕种植。

目前,入股流转土地3750亩,涉及8个自然村,2518户合作农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现在公司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用,年每亩1300元,较传统小农耕作模式,农民实现收入翻四倍,30%外出人员返乡创业,1650人在荷花公司生产经营基地,担负不同工种工作任务,享受公司员工待遇,合作社农户人均实现工作收入4900元,有效的新型创新模式,使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农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

周末和节假日,有不少市民周末驾车带着全家来到绿荫村游玩。“荷塘离市中心只有不到半小时的车程,这里这几年变化好大,一年比一年好,栈道、小桥、景观路都修好了,基础配套设施都在逐步完善,景色很美,周末带着家人出来游玩是休闲的好去处”举家出游的叶先生被荷塘的生态所陶醉,他说:“回去后一定会介绍更多的朋友来荷塘旅游观光”。

云南荷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申玮介绍道:“昭麻、昭会高速将在今年年底通车,昭通将成为物资、人流的重要集散地,届时将以4个季节鲜明的主题,把绿荫万亩荷塘打造为‘春赏樱花、夏观荷花、秋看白鹭、冬赏腊梅’的生态农业景观,彰显庄园特色,吸引各方游客。”

土地流转后在荷塘边开起了农家乐的绿荫27组村民杜远超兴奋的介绍她家这几年的变化。“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了,荷花全身都是宝,土地流转后也不务农了,我们以荷花、莲藕为食材开了这个农家乐,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比以前只种土地好很多。我文化水平不高,荷花公司渠道、思路比我们宽,非常感谢他们带领我们群众致富。”

“如今,我们跟城里人一样,家家户户住的是楼房、这里环境好空气好。”“农闲时节还能唱唱歌、跳跳舞,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啊!”“路宽了、水通了、新房盖了、风景也好。”谈到绿荫村的变化,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笑得乐呵呵。

目前,合作社和云南荷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借助龙卢故里厚重的历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把农业、旅游与家祠文化、荷花文化、养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多年的荷花莲藕种植采取“大园区、小业主”模式,让社区农户为农业、旅游等新型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提升昭通形象,认知、感知昭通人文情怀,推动昭通旅游大格局形成,让昭通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