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0-27 16:43昭通新闻网讯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明贵 通讯员 张选碧) 近年来,昭通市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安居工程、农村危改、新农村建设、农村“一事一议”等涉农项目,不断加大农村集镇和村庄环境整治力度,使123个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为破解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问题,市环保局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组织发动群众加大农村垃圾整治,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十二五”期间,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2亿元,先后对123个村庄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受益人口达36万余人。通过项目的实施,硬化了村庄连户路,使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和定期清运,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集中收集处理,清理村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露天粪坑,村庄美化、亮化程度提高,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和公共环境,增强了村级集镇环境的承载能力。如昭阳区永丰镇三甲村,鲁甸县桃源乡桃源村、鸭子塘村,盐津县豆沙镇摩崖社区,永善县溪洛渡镇玉笋村、细沙乡大同村,水富县云富街道办事处邵女坪社区等村庄,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垃圾污染问题得到规范处理。
在整治中,一些乡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乡村学校把环保知识列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对青少年开展环保知识教育;一些乡村通过发放环保资料、举办专栏、开展文艺表演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一些村把集镇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集镇管理办法》,规范村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行为;一些村从集镇经营户中每年收取50元—200元不等的卫生费,聘请专人负责乡村集镇卫生保洁。此外,有的村还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由村“两委”干部定期组织党团员、低保户和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有的村在村民中开展“卫生清洁户”、在环卫人员中开展“环卫之星”等卫生模范评选,不断推动村集镇环境卫生上水平。
通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镇管理与服务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昭阳区三甲村通过集镇环境整治,人居环境和公共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群众思想观念不断进步,杜绝了在公路上打谷晒粮、在路边焚烧秸秆等不文明行为,先后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文明村;永善县大同村通过整治对民居古宅和茶马古道进行有效保护,依靠村规民约进行长效管理,被表彰为全国第五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巧家县马树镇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小集镇,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以治水、修路、通电、生态示范创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实施人饮管网工程135件183千米,修建蓄水池312口,新修排涝沟10千米,完成了马树河治理和孔家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了231个村民小组的电网改造,新修村组公路81千米,硬化户间道29187平方米,修建机耕路4条5千米,改变了过去农村人畜混居的状况,过去集镇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治,2015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