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渌:一亮嗓就惊呆全场

 2016-05-25 16:23  来源:

本网讯(通讯员 张永刚)从昨天到今日断断续续听了五六十遍,印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决定为他写点只言片语。

他叫杨渌,是昭通的一名80后歌手,革命老区威信人,苗族。除过这短短的320字艺术简历外,对他的了解仅限于此,而且这些信息是昨天才知晓。

时间推移到2013年的5月18日,那是第一次见到杨渌的时间。

卷发,个头不高,小眼睛,一身夹克。一首《要走的阿老表》未完(后来知道的歌名),一下子就记住了那独特的嗓音,围观的嘉宾有人在窃窃私语:不得了,迟早要火。

那天是昭通海星行动举办的成立大会,我当时还在《鹤都晚刊》做记者,参加了这次采访报道。今天想起来,对他的第一印象,源于他忘情的表演状态、多姿的肢体语言和不一样的音色,以及歌曲本身的旋律以及传递出来的意境。

2015年12月11日,在2016昭通彝历年晚会,再一次见到杨渌,舞台上的他眯着眼睛醉在词中,一只手握着话筒,另一只手跟着旋律比划着匹配的意境。

不停拍照,然后回家写稿,迟钝的我竟然没有转个圈问周围人他的名字。不管有多少人,依然能够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意境中尽情追求最好的一面,并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此刻需要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那么这个歌手一定是足够有个性的。

在我的眼中,杨渌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实力派歌手!假若你佩服、仰慕一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其实是从他身上找到了你们相似的一面,你想把这部分发掘出来,并在偶像力量的照耀下将这一面努力到自己满意。

姑且认为是这样的吧!

我想把话题绕远一点,那是2014年夏季的某天,北方三十四五度的大太阳烤得人本来就不舒服,那时更使人揪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高二文理分科后的一次月考,惨不忍睹的数学成绩还是让我遇上了,18分。

虽然一直是偏科严重,虽然一直是压着性子努力多做一些例题力求在考试中做到同类会做从而拿到及格分,事实总是让我在数学老师面前不敢抬头。遇到数学科,变得精神变得高度紧张;校园内远远望见数学老师绕着走开。

之后,差不多就是根据考试的分数调座位,有些与相处一段的同桌调开,那种伤感只有经过过得人才能明白,就像被大雨砸得东倒西歪的小草天未放晴又被取走系住根的土一样,感受无助!

这个时候的人就变得要么特别感受,要么一切无所谓。我可能属于第一种吧,高考在即,只能把在数学、英语失落的心情低谷在语文、历史、政治课上拉回来,给自己下狠心,努力让每次的作文拿到50分以上,不允许自己在历史单选题中出错超过三道……在喜欢的事情上,努力追求到极致。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突然感觉意识的流动就像一股清烟,会随着某个痛点找到曾经相似的经历,好像这就是所谓的情感重逢吧!

时常在内心告诫自己,不能过于任性,感性不好。还是继续说杨渌。

今年二三月的一天晚上,抱着试着看的态度发了一条微信,在朋友圈寻找这位歌手。我不得不再一次佩服新媒体的力量,短短四五十字的描述,综合微友的留言,我就知道了他的名字,是哪里人,是什么民族。后来,我才知道有些网友是他的亲戚,有些也是和我一样因为听过他的歌而成为他的粉丝。

至此,从插肩而过到成为网友。

这是一个粉丝对自己喜欢歌手写的一些文字,很幸运今天再次听了他昨晚试录了几次最后满意的歌曲《回家了》等。边听他的歌边写了这些杂乱无章的文字,笔至这里,该收尾了,已是下午2点40分,要忙着编辑今天的微信了!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