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突出重围

 2016-01-13 21:27  来源:

记者 汪舒

这是来自昭通市农业局提供资料显示的一组数据:

2011年,涉农企业19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68家,其中省级19家;2015年,涉农企业24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15家,其中省级达36家。

2011年,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86个;2015年,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达到183个。

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民币152亿元;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民币227亿元。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94元;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

这一系列数字的变化背后是一个农业产业发展的可循轨迹——

2011年11月底,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在云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4年过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东北的大农业、江浙的集约农业和京沪的都市农业并列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模式。

何为高原特色农业?依托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条件形成的,相对常规农业而言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主导一定区域范围农村经济发展的优质高效农业。它充分利用高原环境的多样性,发展农业产品的多样性,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

地处滇东北的昭通,跟进云南省的农业产业定位和布局,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破题之策。

昭通十县一区,海拔在267至4040,国土面积22423平方公里,96%以上面积是山地,立体气候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这成为生产特色、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的地域特性,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显著优势。另一方面,“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区位优势的昭通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这使昭通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便利。

云南省的政策指向及昭通本身具有的优势无疑激发了昭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信心。

但是,高原特色农业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翻新的定义,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有机对接的一次重新出发,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又一重大提升。

而彼时的昭通农业产业现状令人堪忧。一方面是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居住分散、生产分散突出。另一方面是基础设施脆弱、生产经营粗放、产业化水平低,这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穷则思变,知难而进。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之后,2012年及2013年两年时间,昭通召开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系列发展大会,完成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昭鲁一体化为核心区,按“一圈、一轴、一带,一片区、多集群”布局,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建设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重点打造苹果、天麻、花椒、核桃、蔬菜、魔芋、蚕桑、杂粮、畜牧、渔业“十大品牌”。至此,从指导思想到规划,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布局破茧成蝶。

昭通市农业局产业办主任陈建聪认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应具有规模化、品牌化及现代化特性。几年过去,昭通已形成有一定规模优势产业,随着品牌的不断推广及现代化程度提高,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在国内初具竞争力和知名度。“比如在上海,市民认可了昭通苹果,苹果的销量也就上去了。”陈建聪说。

昭通苹果是云南省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作为国内四大苹果优质生产基地之一的昭通,数十年的产业基础及扶持政策落地,对外资颇具吸引力。

海升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出口商,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海升集团进驻昭阳区,在苏家院镇迤那村建立昭通海升现代农业苹果科技示范园。示范园一期占地850亩,其种植的嘎啦、富士等品种的苹果,全部采用矮化密植技术和机械化操作。昭通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工程师孙俊告诉记者,2014年,公司将当年挂果的“嘎啦”送到海升集团总部化验,其成分含量、颜色及口感是其他苹果产区不可比的。当然,海升集团在进驻昭阳之前,做过缜密的调研,包括昭通当地乔化种植与矮砧密植的投入与产出的区别在哪里。“产量可以提高两倍,劳动力成本只有四分之一。”孙俊是河南大学的毕业生,他从果园走出来,两手沾满泥土。

这是一个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苹果产业示范园区,园区是否产生蝴蝶效应是一个未知数,但在昭通市水果技术推广站站长李云国看来,目前的昭通苹果,标准化基地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明显、参加主体越来越多、品牌宣传力度越来越大、产业链条越来越长。

其实不止苹果,昭通其他特色农产品同样也在通过引进外资、推出品牌的方式,扩大市场价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昭通不断在昆明、重庆、北京和上海等地组织举办了苹果、天麻等特色农产品产业推介会,在北京设立了昭通农特产品展馆,在中央电视台为主的新闻媒体宣传推介昭通特色农产品。每年都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招商会,不断扩大昭通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组织农业招商项目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两年来,国投中鲁、台湾鑫源国际等知名涉农企业相继落户昭通,有力拉动了全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这“一进一出”之间,昭通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因市场影响力的提升成功突围。

2013年9月,《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6年)》出台,提出到2016年要培育6个近百亿元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将昭通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开发的物种资源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各项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70.5亿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昭通正在不断向这个目标靠近。

2015年10月28日,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现场会召开。推进会观摩的现场之一是永丰镇小闸现代农业苹果示范园,以企业投资、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呈现出新型化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2016年1月5日,在昭阳区永丰镇的另一个地方——青坪,在冬日温暖的照耀下,村民陈文甫站在记者身边,指着对面不远处的一片土地说:“那里是我们5个村民的苹果连片种植区,集中种植便于管理,有益于节约成本、扩大规模、打造品牌。”

昭通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或许需要更多的“陈文甫”参与,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助推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向既定目标迈进。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