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阳勇的砚刻情结

 2015-06-26 21:00  来源:

◆记者 唐正鸿 /文 通讯员 闫科任/图

提及阳勇,自然会联想起他的砚刻情结和传奇人生。从一个打工者,到砚刻工匠,再到砚刻大师。他的作品《香山九老》、《宝山福韵》在全国艺术品鉴赏会中,荣获金奖,成为藏家们追捧的精品。

初识阳勇

第一次认识阳勇,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2012年,《昭通日报》《鹤都晚刊》分别刊登了阳勇的砚刻作品和生平事迹。作为文化人,与生具有的文化情结,自然就关注起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文化匠人和作品。通过领略报纸的介绍,我被阳勇的作品所征服,也有了与他一见的想法。

在我的想象中,匠人、大师都是学者风范,气度不凡的人。然而,我错了。今年5月,我去巧家采访,特意挤出时间拜访了阳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阳勇,与我想象中的阳勇,有着天壤之别。现实中的阳勇,敦厚、诚实、执着,根本没有学者的风度与气质。

阳勇的创作室与门市融为一体,不大的房间,摆满了许多成品和半成品。他的创作平台很简单,一张扎实的大木桌,一条高板凳,还有几十把不同型号的刻刀。

在与阳勇的交谈中,我提了一个问题,现在雕刻砚台、玉件,都是用机器,你为什么还要坚持用手工?他的回答是,“这就是大师与工匠的区别”,“手工雕刻虽然费时,但更加真实,更加细腻,更具有生命‘灵性’”。

艰难投师

阳勇出生在四川巴中,从小就酷爱画画,他的开始梦想就是上美院,当画家。然而,由于兄妹多,家庭贫寒,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与同村的年轻人一道,外出打工,让年幼的弟妹读书。

打工是艰难的,也是辛苦的。在北京打工期间,阳勇烧过砖,拉过煤,扛过水泥,扎过钢筋,一句话,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过,有一次他从三楼上摔下来,险些丢了性命;有一次扎钢筋,扎断了他的左手骨;还有一次为了追讨工资,被黑心的老板叫人毒打了一顿……

一次,阳勇到北京砚雕厂送煤,无意中激发了他砚刻的热情。他想拜师学砚雕,而且越发控制不住自己。他先跑去找厂长,吃了闭门羹,后又找车间主任,被人嘲笑,“你呆头呆脑的,还想学雕刻”。执着的阳勇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每次去砚雕厂办事,都要痴痴地看上半天。也许是缘份,也许是真诚,感动了砚雕名师王兴。二个月后,阳勇终于如愿以偿成了北砚名师王兴的徒弟。

说起北京砚雕厂学艺的日子,阳勇有不少的感慨。师傅不错,把毕生的所学所悟全部传授给了他,而师兄弟们就差劲,他们经常欺负他,讽刺挖苦他。别人三年出师,他一年多就出师;别人的作品卖几百元,他的作品卖到几千元。

阳勇在北京砚雕厂一干就是四年。一天,王兴师傅告诉他,北派的雕刻技法和表现风格你已经掌握,现在你要南下广州,学一学南派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并设法将两派的精髓融合在一起,创造一套新模式。 (下转第二版)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