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1-09 21:56◇昭通日报全媒体 记者 陈元云
2018年11月7日,立冬,昭通城气温陡降,晚7点刚过,雪米簌簌而下。
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总监“俺是大笨蛋”,这个来自关中平原的陕西渭南汉子,此刻,正在昭通城的一家清真火锅店,用圈内最谦虚低调的网名,饭前刷圈。
“下雪了、下雪了!跟上、跟上!”微信朋友圈霸屏的下雪小视频,让“俺是大笨蛋”激动不已,“昭通下雪”这一热点话题,将为他主持的微信,带来新鲜的素材和不错的流量,他立即取消了已定时发送的昭通日报微信。
核实、截图、上传、梳理文字、提炼标题……其实,这种随时打满鸡血的生活状态,“俺是大笨蛋”已整整过了9年。
“俺是大笨蛋”的真名叫张永刚,今年34岁,2006年,他带着向往高原的情怀,以比录取分数线高出1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了昭通师专中文系。
“正如我的网名,我是一个很笨的人,偏科严重,但是,笨鸟要先飞……”在校期间,张永刚表现平平,直至毕业,除了认真谈过一场恋爱,喜欢文学办过文学社外,似乎没有可“秀”之处。
半路出家,2010年,张永刚进入昭通日报社工作。从实习记者到记者、编辑,再到新媒体编辑,到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总监,在昭通日报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张永刚不断前进的见证。
2014年8月3日下午,张永刚受邀到一位老师家作客,16时30分,4层楼房晃动了大约20秒。张永刚意识到地震了,骑着电动车飞奔到家里,随后,通过@鹤都晚刊 官方微博发出了“鲁甸发生6.5级地震 ”的第一条信息。之后,他守在电脑旁边,及时和《昭通日报》奔赴前线的记者、鲁甸的朋友电话联系,动态报道最新的灾情。并熬夜与@腾讯微博云南 @军报记者 @中国教育出版网 等外界大号互动。很快,这条微博很快被20万人次阅读,转播留言600余条,由于报道迅速,当时@鹤都晚刊涨粉5万余人,为张永刚走上新媒体运营之路打了第一针鸡血。此后,以近乎痴狂的状态,在新媒体的运营的道路上拼尽全力。
2015年11月16日,昭阳一中一位老师突然离世。张永刚立即策划、采访,发布了《昭通一教师突离世,教行压力及健康引关注!他仅有43岁,长期任教高中并当班主任!》一文。一天时间,浏览量突破10万+……
2017年,大山包翼装飞行和水富国际马拉松前,张永刚带领团队提前策划,精心组织,推文《H5丨昭通向世界发出邀请!》获得10万+……
2018年7月,中国马铃薯大会在昭召开,张永刚紧扣主题,主动联系,从美食文化角度会前预热,推文《惊艳丨昭通新推一桌50道洋芋饕餮盛宴,喜迎中国马铃薯大会召开!》再次冲破10万+……
为了汲取更多营养与思维,他先后关注了媒体、运营、营销、实战经验交流、理论前沿思考等640余个微信号。在张永刚的组织带领下,昭通日报微信恢复常态运营以来的两年多时间,没有一天停止更新,发布时段、发文风格也较为固定,粉丝从5000增长到5.3万,活跃粉丝保持在5.1万到7.5万,长期位居昭通媒体类账号第一名、综合类微信账号排名前五,已入驻今日头条客户端、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官方微博、大鱼号、一点资讯、搜狐号等9大内容分发平台,总粉丝达25万。
开设驻校编辑栏目,开设秋城夜读栏目,开设方言播报栏目,构建11县区粉丝群、铁粉群……摆展板,搞地推,公园、广场、高校、省外……80后、90后、00后……张永刚带着昭通日报微信这支只有3人的团队,几乎无孔不入,他把自己当作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断超越、突破自己,通过各种线下运营,线上互动方式,账号黏粘大幅提高,得到了省内外广大粉丝的首肯和厚爱。
“5天,每天一个新策划,每天一个新产品,脑袋都差点抠破了……”谈起2018昭通两会报道,张永刚神采飞扬。两会召开的5天时间中,昭通日报微信以独特的视角,便于参与、传播、分享的形式,避免同质化的内容,每天都推出不一样的新闻产品。其中,《郭市长的两会朋友圈》《政府工作报告答卷》等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全新的体验感让网友争相转发,也记住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和着力点,收获了3万多阅读和近400条留言,党报新媒体的声音逐渐壮大。
“一入新媒深似海,从此时间是路人……”翻看张永刚的朋友圈,他这样调侃自己的工作。从事新媒体运营的4年多,他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更不要谈陪老婆、孩子旅游。但看着阅读量的10w+、粉丝数的5w+,以及后台网友对小编的关心与问候,他说自己就觉得特别有动力。
是的。张永刚已经把昭通日报微信当作了人生的另一个展示舞台,一条条微信推送的背后,是他热爱新闻事业、机不离身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