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1-05 16:4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穷人家是买不起牛马等家畜的,犁地的重任就落在了人的身上。听外婆说,那时每逢农忙时节,他们的肩膀上都是被绳子勒出来的红印子。
庆幸的是,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牛马已不算稀奇了。因此没有了人拉犁的现象,而是用牛来拉犁。作为实打实的庄稼人,依据四时播种收割不可避免。土地是一家人的生计来源,家里那头大黄牛自然也勤勤恳恳陪伴了我家好几年。一进门斜靠在墙边的,便是父亲视若珍宝的木犁。你若是细看,犁头上早已遍布大大小小的缺口。
印象中,小时候的天气很有个性,可以一连晴朗几个月,也可以一连下雨几个月。庄稼讲究播种有时,断不能因为天气旱涝而不下土。旱涝尚能少收一点,不种的话半分收成没有。所以,我还光着脚丫子到处疯跑的年纪,就见证了父母的辛劳。
干旱时节,土壤失了水分结成硬实无比的土块,土质不好的地方尽是大石块,犁头十分不好掌控,误伤父亲也是常有的事。多雨时节,父亲会披戴蓑衣,抹去遮住眼帘的雨水,鞭笞着大黄牛拉犁前行,土壤过于松软,犁头经常深陷其中……
说起犁,从我记事起就觉得那才是父亲的心肝宝贝,大概是因为其他人都不懂,所以才碰都不让我们碰。每次遇到好的木犁,父亲总会想方设法把它弄到自家放起他才会安心,想来便是因为犁陪伴了他大半辈子,有某种情结吧!每次母亲知道后总会劈头盖脸一顿数落,数落归数落,遇到好的“宝贝”父亲照样往家里买。所以家境贫寒的时候,我便已经懂得什么叫做收藏。感觉收藏木犁已经成了父亲的爱好,他总是相信那是能用一辈子的东西。
没过几年,木犁摇身一变成了简单省力的铁犁,再两年又出现了新的农用犁地机——手扶拖拉机,现在索性每个村里都买进了大型农用机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农具操作被机械取代,父亲就再也没有买过木犁了,而他的那些犁就这样闲置在柴房里好多年。父亲的收藏爱好开始变得越来越广泛,拐杖、鸟笼等木制工艺品应有尽有,他总说,这些东西总不会像木犁一样容易过时吧?
改革的春风吹进农村后,家里人看上了彩色电视,使用上了座机电话,骑上了自行车。这四十年的春风吹过,智能家电、智能手机慢慢走进每一户人家,观念极其传统的父亲,在孩子们的指导下学会使用手机,懂得如何跟家人视频以解思念,在视频这一头我总能听见他感叹:科技发展不得了啊,哪怕相隔千里,只要一部手机就能知道对方在做些什么。
四十年的发展,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革新。从改革开放开始,建设新农村的活动如火如荼一直开展着。一晃眼,从前石棉瓦搭建的简陋小屋摇身一变,成了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房;那条总是让我们双脚沾满泥泞的小路被浇上水泥浆,变得又宽又平坦;人们出行也不再攥着手中的粮票和钱币,就拿一部手机便可以畅游各地;每个小村子都修建了宽阔的广场,村邻四舍饭后总喜欢来这里,有的散步消食,有的闲谈笑话,有的运动跳舞……
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号令,吹进了这个小村庄。人们不用再愁温饱,素质大幅度提升,农村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不论你走到哪里,入眼都是一片祥和安宁。(作者系鲁甸县火德红镇鹊落村大学生村官 保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