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挪穷窝 斩穷根】白鹤滩镇水塘村易地扶贫搬迁“搬”来安居乐业好生活

 2018-11-02 14: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怀滴 谭光吉

        一栋栋漂亮的新房依山傍水而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掩映……这是巧家县白鹤滩镇水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真实写照。

 水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47.655亩,共安置99户418人,配套建设了1个活动场所、1个农贸市场和25个商用门面。安置点建设于今年3月6日启动,6月27日摇号分房,后陆续搬迁入住。目前,所有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都已搬迁入住,正在有序开展旧房拆除工作。         “待人以至诚为基石,处事以谦恭为有理……”安置点文元洪家客厅挂着的《文氏十则》特别惹眼。文元洪妻子介绍说,这是他们家的家训,搬进来的头一天他们专门请人写了这副字,意在时刻提醒大人和孩子按着这准则来做人做事。“搬到这里条件变好了,我们希望通过家训提醒自己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把生活过得更好。”文元洪的妻子说。

来到安置点王元福家,还未进屋就闻到屋内飘来的饭菜香。窗明几净的厨房里,王元福的妻子刘正荣正在给孩子做饭。“快进来坐!孩子们要去上自习,我提前给他们做好饭,吃了好去上学”,刘正荣边说边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现在学校就在家附近,孩子们上学方便多了。我也可以到附近打工,既方便照顾家人也能赚点钱贴补家用,日子比以前好了不只一百倍啊。”刘正荣以前在广东鞋厂打工,离家远照顾不了孩子,一直让她觉得很愧疚,如今搬进交通便捷、就地务工方便的新居后,她终于有时间多陪陪孩子,看着他们慢慢成长。

        “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根本修不起这么好的房子。政府不仅给我们建了房,连地砖都铺好了,太感谢了!现在,我和妻子在外面打工,一个月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除了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外,还有一点结余。大的孩子在白鹤滩镇上初中,小的孩子在这里读小学,去学校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两头黑’了。村卫生室就在家附近,小病出门就可以看。路、水、电、网什么都通了,生活条件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讲到搬迁后的变化,从水塘村火地村民小组搬迁到该安置点的群众王正德高兴地说。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稳得住,还要可发展、能致富。白鹤滩镇党委副书记尹贵卿介绍,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方面依托白鹤滩镇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光伏扶贫,采取农户贷款20000元,政府补助5000元,公司资助3620元的方式,99户农户全覆盖,安装户用屋顶式光伏发电站,安装并网后预计户均年增收3000至4000元,受益年限20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经营马铃薯、核桃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建立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扩繁基地,力争把马铃薯种植发展成为适宜区域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依托自然资源推广冷凉蔬莱种植,引进社会资本和技术发展肉牛养殖,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和技术、为农户提供冻精改良技术服务、发放小额信贷和吸纳社会资本等方式,为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提供支持,进一步提高肉牛产品质量和农户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引导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整合民生保障资金,向搬迁贫困家庭倾斜,帮助贫困群众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