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10-26 15:24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光吉 钟怀滴
走进昭阳区洒渔镇联合村余家大冲搬迁安置小区——思源馨居,一排排白墙青瓦的砖混结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户间道和活动广场干净整洁,卫生室、活动中心、便民小超市、新时代讲习所等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绿色蔬菜与花卉苗木在房前屋后的篱笆里和谐共生。
很难想象,余家大冲曾是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的特困自然村。该村有两个村民小组99户3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5户315人,条件性贫困与素质性贫困交织并存。
201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千里迢迢深入深山,涉足尘土浅溪,到余家大冲调研扶贫攻坚工作。查看民居土坯房,与群众亲切交谈后,他说:“这房子确实不能住了,一定让你们尽快从大山深处搬出来!”
2017年2月,余家大冲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绿柳成荫的洒渔镇联合村外公鸡冲自然村启动建设,对两个村民小组实施整体搬迁。2017年12月31日前,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
走进小区的便民超市,68岁的李家芬正热情地招呼顾客。她说,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从低矮、开裂的土坯房搬进85平方的“小别墅”。过去,在山上只能种玉米和洋芋,喂一头猪要几个人才能抬下山来卖。孩子五点钟就要起床,打着电筒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去读书,特别到了冬天,寒风凛冽,山路湿滑,家长真的不放心。
“总理帮我们搬出大山,住上了新房子,交通也便利了,我们不能再‘等靠要’。”李家芬老人说。自己在家带外孙,顺便开个小超市,每天能赚几十元的零用钱,老伴在附近做活,女儿在城里打工。每家每户都入股了村里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年底可以分红,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
今年57岁的余安和搬进思源馨居安置小区后,在平坦宽敞的院子里学会了骑摩托车,并慢慢转变思想,学着周围的村民在老家种了300棵苹果树。他说,如果管理得好,等进入丰产期预计一年能收入四五万元。平常,他在附近帮一些大户搬砖、挑担、采摘苹果,每月能挣一千五百多元。妻子娄学巧则在村委会的安排下,定期清扫镇、村周边道路,一个月下来能挣五百多元。
说起过去的生活,余安和心有余悸。原来住的地方野猪出没,种的玉米被糟蹋得不成样子,附近有村民被咬,嗓子被吓哑了一个星期说不出话。他感激地说,没有国家补助,自己是修不起这个房子的。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致富才有出路。为了让搬迁户彻底“挪穷窝、斩穷根”,洒渔镇积极探索“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和“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群众参与”两种模式培育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扶持,把75户建档立卡户吸纳起来,发展特色养殖业,组建了养猪、养鸡、养蜂三个专业合作社,每年按入股资金总数的百分之十分配给农户。如果农户不具备养殖条件,则按当年的市场价折合现金分给农户,实现搬迁户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易地扶贫搬迁改变的不仅是余家大冲自然村的村貌,更燃起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昭通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