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回家的路

 2018-10-19 09: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张 兰

无论走了多远,过了多少年,我都不曾忘记生我养我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血脉相连的亲人,有我童年的足迹。

1991年,我到昆明读书。初秋的雨连绵不断,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有几分凉意。爷爷把粮食交给粮管所后,我们便从大关出发。到了昭通,买了第二天去昆明的车票,宿留一夜后,我们坐上了开往昆明的客车。车上大多是去昆明读书的学生,客车缓慢行驶在泥泞的公路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两旁萧瑟的庄稼与房屋,冰冷的硬座位,车里又脏又乱,我感到很不舒服。在宣威停留了一晚,第二天一路颠簸到昆明东站,转几趟公交车后到了省林校。

到昆明读书,回家的路变得遥远。1992年寒假,永善和大关的老乡相约回家,气温骤然下降,四季如春的昆明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通往昭通的路由于冰凌太大被封,我们只好呆在昆明的旅馆里。有个小老乡晕车,天还未亮就吃了三颗晕车药,那天我们没走成。第三天雪慢慢融化,我们坐上了回家的客车,到了功山路段,因路面结冰,车辆打滑,无法前行,我们被堵在路上,只能坐在冰冷的车里,看车窗外白皑皑的雪。放假时,我们只留了路费,身上没有多余的钱。在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洋芋卖一元一个,鸡蛋卖三元一个,我们不得不买点充饥。睁着眼睛熬过漫漫长夜,一直在车上待到第二天中午,路上的雪才被铲干净,我们再次踏上回家的路。深夜到昭通,雪更大了,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我们吃过米线后在迎丰桥附近的旅店住下。腊月二十七的清晨,昭通到大关的最后一趟车票早已卖完,许多人没买到票也挤上了车。车里拥挤不堪,我鼓着劲从窗子往里钻,里面的人用尽力气拉我、外面的人使劲推,我才得以上车。在农大读书的罗仕洪让座位给我,他却一直站到大关。接着,我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到高桥。和爷爷奶奶过完春节后,我从木杆转车去永善看望父母。客车顺着蜿蜒的公路前行,两旁的房舍贴上春联,零星李花肆意怒放,有几分节日的喜庆,或许是因为一路欣赏风景的兴致,使我忘记了赶路的疲惫。

后来,我被分配到大关工作,平时去一趟昭通要三个多小时,但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冰凌太大,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关到昭通修建了二级路,到昭通只要一个小时,缩短了行程,极大地方便了大关人民。更有甚者,吃顿饭或买个东西都要去昭通。后来,昭通与昆明之间修建了高速路,曾经两天才能到达的昆明,现在只需要四个多小时,极大地缩短了两地的距离。现在,大关的父老乡亲去昆明如一次快乐的旅行,道路宽阔平坦,还可以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后来,昭通与昆明之间不仅修建了铁路,还开通了的航班。回家的路,变得宽阔而平坦,从最初的六七个小时缩短为今天的三个小时,沿途繁花似锦,心情格外舒畅。

二十多年来,家乡的路变得越来越平坦、宽阔、美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高速路,无论是回家的路,还是通往外面的路,都变得四通八达,如同我们的国家一样,蒸蒸日上,一派繁荣。

审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标签 >> 文学 改革 40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