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

 2018-10-12 15:12  来源:央视网

自今年3月下旬,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出现一些比如将责任推给中国,说我们不该“逞强”,不该“不听美国的话”的声音,本质就一点:对美国要认怂。为了强化这种“不该论”,有人甚至编造说,当年邓小平同志推动改革开放,是以“打越南”赢得了美国方面信任,才能够成功的;还说什么中国对外开放本质上是“对美开放”,不是对其他国家开放,等等。字里行间充斥着“恐美崇美”思想。

其实,中国实施对外开放,与世界一同发展进步,不仅是邓小平那一代领导人的愿望,也是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愿望。但无论走出对外开放第一步,还是后来一步步持续走下去,都绝非易事。这是因为,二战之后的世界主旋律是“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政策,中国想对外开放也开放不了(1949年11月,在美国提议下,成立了由17个西方国家作为成员国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即“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CommitteeforMultilateralExportControls。该组织主要职责是专门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当然,即便是在那种情况下,中国也是努力寻求与各国平等合作的。

中国开放还是不开放,是与世界大势紧密相连的。邓小平在1985年3月4日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时,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势头出现缓和,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资本剩余、市场不足等情况,也需要到相对不发达地区找出路。邓小平在1984年10月6日会见外宾时讲过这样一段话,“西方政治家要清楚,如果不帮助发展中国家,西方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难以解决。经济上的开放,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恐怕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

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邓小平的话一语中的。当时,疏导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剩余,开发更大更深的全球性市场,是大势所趋,也是一条硬邦邦的经济规律。西方国家希望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改善关系,开展更多合作,首先是经济原因驱动的。这就是经济决定政治。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学习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贸易、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等经验,也学习其治国理政经验;同时,发达国家通过进入中国市场,解决资本无处去的难题,并与发展中国家一起打造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全球化的产业链,也学习借鉴中国当代社会文明和国家治理经验。这才是改革开放40年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政权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大踏步发展繁荣,民生得到极大改善。西方国家、国际社会也从中国快速发展中获得巨大利益。已经崛起的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的十分重要的力量。中国的政局保持长期稳定,并且富有改革活力,这是很多国家羡慕的地方,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基础性红利”。

邓小平当年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是基于当时的国家实力和世界局势的,既不是无奈,也不是“躲事”,更不是“讨好美国”“让美国人满意”,而是实事求是,以发展中国人民福祉、维护国家安全为落脚点。今天,中国国力显著增强,世界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要求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特朗普甚至要把中国当做“发达国家”对待,这就说明,时代已经翻开新页了!当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的有关制度依然存在(1996年7月,33个西方国家签署《瓦森纳协定》,继续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封锁),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干扰并没有完全消除。

在这样的形势下,习近平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既继承了邓小平对外交往思想,又把中国对外交往事业推向了新的阶段、新的高度。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是一家唱独角戏,而是真诚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中国也不会凭借块头大谋求势力范围,而是与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可以说,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奏;今天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长期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

所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所谓“中国对外开放主要是对美国开放”之说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给了中国便宜”这样的逻辑。

审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标签 >> 天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