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9-11 09:27(申正勇) 从最近几年发生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网络舆情案例来看,一方面,行政部门或者公务员个体较易引发舆情,成了舆情易发高发区;另一方面,这些领域或者这些当事人所引发的舆情通常“火势”迅猛,大多失控,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为此,很多人经常困惑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失败的根源在于思维,当事方常常用行政化思维对抗互联网思维,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当然注定屡试屡败。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从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上来寻找答案。
一、行政化思维是自上而下的闭合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极端扁平的开放思维
行政化思维源于阶级社会,是一种千百年遗传下来的传统思维。在阶层社会中,存在一个经济和政治上占支配地位的特权阶层,而特权阶层与被统治者之间具有天然的矛盾性和对抗性。行政化思维的外在表现是自上而下的线性结构,这种思维具有突出中心化、封闭、保守的特性;语言风格表现为生硬、僵化、老套;传播方式表现为线性、单向,受众被动接受,传播者与受众互动性弱等特点;要求上令下从,突出“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化思维是“以权为本”的思维。
互联网思维源自当代西方社会,是随着互联网发明应用产生的一种新兴思维。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天生带着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基因和血统,并且还充分携带“人性化”的特性。互联网思维外在表现为扁平网状结构,强化“互动”,这种思维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激进的特性;语言风格表现为灵活、新颖、通俗;传播方式表现为网状、多向,受众主动接受,传播者与受众互动性强。要求各抒己见,强化“共享”。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思维是“以人为本”的思维。
这样两相比较,就能看出行政化思维来源于威权思想,天生就自带层级化理念,是一种以少管多的逻辑;而互联网思维扎根于大众文化,天生追求平等自由,注重分享和互动。所以当落后的行政化思维遇上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当然就必败无疑。
在网络舆论场,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120周年校庆致辞中读错字引发舆情,后来虽然在网上公开道歉,但是他所利用的是行政化思维而不是互联网思维,导致引发次生舆情,对个人及北京大学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失。再如,四川省广安市委原副书记严春风,前妻在幼儿园微信群发表不当言论引发舆情后,他始终没有出来作任何回应,网友要求纪委调查,纪委介入后,其应声落马,由此“严书记”也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在网络舆情的应对中,无论我们线下是什么身份,上网后就是普通网民。如果把线下的身份,尤其是行政身份带到线上,对不起,网民不会买账。所有线下的行政权力到网上将被削弱甚至被剥夺,行政话语体系将全线崩溃,官话套话要么说不出,要么引起网民极大反感。因此,我们常常看到线下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上网后,其话语权和影响力远不如一个“大V”甚至“小编”。所以,在网络世界,得适应网络话语体系,使用网言网语,用互联网思维来应对舆情,只有这样,才能与网民有共同话题、互动争鸣、形成共情、产生共鸣。
二、行政化思维是约定俗成的守旧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不断进步的创新思维
行政运行的规则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行政化思维有滞后性,通常表现为刻板和守旧,追求整齐划一。例如,下面提一个观点,首先要考虑上面是否有此提法;在做一项决策时,要看一看前后左右是否有此先例。而互联网运行规则是不断制造问题、探索问题,所以互联网有前瞻性,通常表现为灵活创新。例如,甲网民提出一个观点,首先会主动有别于其他人提过的观点,所以网言网语总能不断更新;在设计网络应用时,也总是与时俱进,标新立异。当循规蹈矩的行政化思维面对天马行空的互联网思维,就显得落后。这实际上是落后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比拼,当然落后文化就百战百败,而先进文化就百战不殆。
在现实的行政工作中,我们的规则是“一把手”负责制,谁的职位高,谁说的话就最有分量,即便少数不同意见者,大多都会表现为“原则同意以上意见”。所以行政职务的高低,决定着行政话语权的权重。那么,拥有这种话语权的人,他就会千方百计保护和守住既有权力。而在网络舆论场,由于现实的行政权力被削弱甚至被剥夺,大家都是以一个虚拟的身份出现,所以,网络舆论场的话语权不会根据行政职务的高低来分配,他是按照在网络舆论场的规则来分配(注:单位或系统内部的QQ、微信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舆论场,最多是一个内部且封闭的信息交流场所,所以话语权可能依然按照行政职务来分配。即便这样,网络群里的讨论也比现实中开放得多)。而有着先进技术、先进知识、先进玩法的互联网,总是争夺话语权。这种代表时代潮流的新思维和保守思维的对抗,一是顺应时代潮流,一是叛逆时代潮流,当然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会完胜。
行政舆论场讲究的是资历,讲究的是套路,讲究的是约定俗成,这种行政规则是守旧思维形成的“旧势力”至上;而网络舆论场讲究的是实力,讲究的是花样,讲究的是推陈出新,无论是网络语言、网络技术、网络应用都日新月异,这种网络规则下是创新思维形成的“新势力”至上。当论资排辈的行政化思维遇上英雄不问出处的互联网思维,当然注定失败。
所以,我们在很多案例中看到,当领导干部上了网后还带着行政化思维:老气横秋、颐指气使、自以为是,通常会迎来网友的调侃、吐槽、怒怼,最终失去话语权而愤然离场。
三、行政化思维是高人一等的精英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人人平等的大众思维
行政化思维实际是精英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怂恿下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不放在主席台上,实际是“高人一等”的特权思维,维护权威的工具主要是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共识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来凝聚,所以即便是谬误也会因为行政权力的介入让其变成“真理”。互联网思维实际是平等思维,在这种思维的促使下,会自觉地把自己放在和其他网民一样的平台上,权威主要来自于真理,这实际是人人平等的大众思维,或者说是规则意识。共识主要靠常识、逻辑、共鸣来凝聚。
行政化思维的结构是“金字塔”式的纵向结构,而互联网思维的结构是扁平化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这两种结构一对比,其运行的效率就显而易见,行政化思维因为层级过多,运行路径单一而遥远,运行速度缓慢,所以权力能量会在运行过程中减损,就如水流经过长途跋涉会有水头损失一样。而互联网思维因为层级较少,运行路径多向而近便,且运行速度快捷,所以权力能量在运行过程中比较迅速、损失较少,能量传递及时而充沛。
一个舆情发生,如果按照行政化思维的运行逻辑应该这样报送:办事员级——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副厅级——厅级——副省级——省级……而如果上级发出指示,又需要相反的路径层层下达,这来回需要的途径太长,而且有时候还需要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折腾,所以很多本来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要走完这些程序,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而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总是瞬息万变、分秒必争。互联网思维的运行逻辑去掉了中间的多层环节,这样的路径被大大压缩,当重大舆情发生后,完全可以从普通办事员直报省级甚至中央,办事的效率就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倒逼生产关系的改进;同时也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刮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风暴。很多事情,由繁琐变得简便,程序得到最大程度的简化优化。互联网思维的“平等”理念时刻挑战行政化思维的“特权”思想,这种大众思维和精英思维的斗争,通常可以轻而易举地以多胜少。
从以上行政化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对比,可以看出,互联网思维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维。在互联网成为了主阵地的舆论场,如果我们还用行政化思维去做舆论引导工作,那就Out了,更重要的是不仅无济于事,而且会适得其反。就像游泳比赛,你水都不下,如何成为弄潮儿?如何引领舆论潮流?要想获得胜利,我们就不得不勇于下到互联网的“海洋”,迎接时代潮流,树立互联网思维,善用网言网语,积极获取网络话语权,形成主流观点,从而有效引导舆论。
综上所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由此,我们应当深知,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的今天,互联网思维必须成为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思维。
版权声明:本理论属于作者独立研究成果,有独创性和首创性,若有转载或者其他用途,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