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龙”镇复苏,鲁甸行实践队走进龙树镇照壁村

 2018-08-08 16:54  来源:昭通新闻网

(通讯员 赵泽鹏 高宇)今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一行来到云南照壁村,让这个刚刚脱掉贫困帽子的小村庄焕发新生机。8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调研队来到这里,对当地的灾后重建及脱贫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龙树镇受‘803’地震影响较小,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契机。”龙树镇扶贫工作站站长杨振旭向实践队员介绍了镇里的情况。至2016年,龙树镇完成危房改造1000余户,通过实施就近搬迁与异地搬迁相结合的政策,在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现已锁定1072人。另外实践队还了解到,除100%的义务教育率之外,镇上还在教育上为每名中专及以上学生1500元补贴,实现教育脱贫;同时完善的医疗设备,村村覆盖的卫生所,贫困户家家签约的家庭医生也给了村民提供了医疗保障。自2014年龙树镇开始脱贫工作,先后脱贫6838人,计划今年脱贫3322人,并计划明年实现全部脱贫。        照壁村依托优势地理位置为其提供的旅游产业和高速公路给当地发展给予的便利交通,成为龙树镇上与镇中心社区同时实现整村脱贫的村子。“能致富才愿意搬迁”,村支书赵炳伟介绍,照壁村灾后共设置六个异地安置点,并陆续建立配套产业,道路硬化,水、电、网络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他指出,依靠土地租金收入,劳务收入,合作社分红等各项收入,人均月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        经济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当地多项农村产业的壮大,在赵炳伟的详细讲解中队员们了解到,在政府的扶持下,部分土地被流转到农业生产合作公司,雇佣当地村民作为劳动力,利用当地适宜的温度、昼夜温差大、优越的地理位置、土地呈酸性等天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种植蓝莓、烤烟、当归、玉米、洋芋等当地特色农作物,为照壁村灾后重建和脱贫致富开辟广阔的道路。

照壁村自发展集体经济以来,形成了由支部引领、由合作社实现的发展模式,其中已经成为当归种植的示范村,并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经验,实现技术改良。“一亩地的当归产量约一吨,针对贫困户和当地有影响力的老板大户入股,贫困户、村上委员也参与进来。” 村支书赵炳伟介绍道。         现如今,照壁村种植的500多亩烤烟已经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大量烟草直接销售到昭通烟草公司,给当地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推动就业发展。"若在实验阶段的烤烟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达标,明年烤烟种植面积将在全镇全面推广,发展到将近一万亩。"相比传统玉米水稻等作物,每亩地产值将大量增加,一方面使得外出务工人数减少,同时为灾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劳动力。

 此外,当地还种植了100多亩苹果,以及传统的玉米、洋芋和菠菜等农作物,还对口帮抉延设630余亩供港蔬菜基地,为村民日常生活提供收入保障。据了解,东莞市润丰果菜有限公司与昭通昌宏信达农贸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东莞平台+当地公司+贫困户合作楼”的合作链条,为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烟草公司派出相应的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技术,县城人力资源部派专业人员开展培训,为照壁村的农村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今年六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调研照壁村观看扶贫成果时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以副总理为线,照壁村与东部地区旅游开发公司达成合作,计划以当地石龙河以及大包山为主阵地,通过修建驿站、牡丹种植庄园以及蓝莓等特色作物生态园,全方位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碧水蓝天不应被自然灾害与地理位置打败,藏在深山里的“龙”镇也逐渐展露锋芒,调研不止,脚步不停,调研队将继续出发,深入调查。

审核:   责任编辑:保奇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保奇
标签 >> 鲁甸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