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7-04 17:29◆陈忠荣
1965年,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上山下乡去,因为那里天地广阔,大有作为。我们100多名热血、淳朴、有志的青年(大多为65年应届高中初中毕业生),到山区及单建队务农当知青,其中有包括我在内的80多人到昭通县的大山包、大寨子、苏甲、炎山这几个公社插队务农长达6~10年,主要从事种植马铃薯等艰苦的农业生产劳动,因此跟马铃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和不解之缘。
我和其他5位知青被安排在大寨子公社雨霏大队尖山小队(海拔3000多米)插队务农,此队水、电、路三不通。这里阴天常阴雨霏霏、雾气弥漫、能见度低,晴天风大、黄沙飞舞,条件非常艰苦。尖山居住着几十户人家,100多人,土地辽阔,人均估计以标准面积计约20亩,广种薄收,收、种时节持续时间长。种植的洋芋品种主要是本地留种及自来洋芋、米拉洋芋。
当年未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方法主要是露地播种。一切农活由生产队长安排布置。每天天刚蒙蒙亮,老队长老贫农吹着哨子催叫广大社员快下地、快出工,一天的忙种、忙收又开始了。头晚上开会学完毛主席语录后,就立即详细布置安排第二天的生产劳动,这头某家的黄牛犁这一片,那头另一家的黄牛犁那一片,十几头十几家的黄牛分片负责包干到底犁好地。
秋收挖洋芋等农活结束后,就把生产队所有的地用牛耕深翻一次,并进行轮作,深翻后土地由于受冰雪雨露的浸润渗透,一是增加了土地的肥水营养,二是寒冷刺骨的高山冬季气候病虫害难以繁殖滋生,为来年春播的高山作物奠定了良好的生长基础。犁好地是个重要的基础活,也是个技术活,没有工匠精神是不行的。我们这些知青都想学习、实践从而掌控其技术要领并能熟练操作。头两年学习操作时,总把稳不住犁把子,犁出来的洋芋沟总歪歪斜斜、深浅不一,难以达到当地老农犁出来的水平:一是直、二是深浅一致、盖土厚薄一致、规规矩矩、横直看都成行。我们费尽了吃奶的力气,三年苦练后才勉强赶上当地老农犁地的水平。
播种洋芋时,一人丢种,一人丢粪,我们常背挎一个大撮箕装满厩肥或肥灰,赤手空拳抓粪丢在犁沟中覆盖洋芋种。丢着稀粪还好,如丢着干肥灰,风一吹满身都是土灰粪灰,满脸、满眼黑不溜秋的。肥、土灰灌满耳朵、鼻子、嘴巴、迷了眼睛、刺了身子、周身痛痒怪难受的,近黑收工回到茅草房,又无水洗澡,真是无可奈何!至今回忆起来,大体可用一首小诗概括:春种风吹灰满天,秋收寒气裹荒烟,顶风冒雨勤耕种,终岁勤劳在岭巅。
为种好洋芋、犁好地、切好种、丢好种、丢好粪、盖好塘(沟)……我们在尖山认认真真地学习、实际操作了六年。播种时由于土地宽广要持续一个多月,秋收也如此。秋收荞麦和洋芋时,寒气袭人,雾气笼罩,头两年挖洋芋时,由于使用钉耙、板锄未练好,一不小心就把洋芋挖烂。挖好的洋芋散放在土表面,然后弯下腰捡起来放在大撮箕里,再倒进大夹背箩里,背箩长约1米,上宽下窄,可装100斤左右的洋芋。要背起这100斤左右的洋芋首先要手脚并用跪在地上借用手脚的支点用力一撑才能背起来。背一大背洋芋要走几里或几公里(地远近不同)才能运回保管室交保管员过杆秤后以便记录测算工分,每交100斤洋芋评一分工分,一天挖上1000斤洋芋可评上10分工分,年终结算每10分仅可分红利2~3角钱,以工分年终积累分粮分钱。地远当天不能背回的洋芋就派几个人夜间睡在山坡上看守,六年中我也参加守过几十次夜。
高山作物自然以洋芋、苦(甜)荞、燕麦为主,凭一年春夏秋冬的辛苦劳作挣得的总工分,来测算分钱分粮,我每年可分到2000~3000斤洋芋,喂猪也用洋芋,无论洋芋和猪肉都很环保、无污染。由于洋芋是主食,一年365天每天都吃洋芋,天气冷、劳动强度大,每天要吃3~5顿,炒、蒸、煮……变换各种花样以调口味,每天总量在十斤以上,饭也是它,菜也是它,洋芋品质也好,百吃不厌。
1971年回城后,我当上了工人,读了大学,从1965年到2007年退休一直从事农业劳动、农业科研,马铃薯、玉米、水稻、小麦等良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作者为原昭通种子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