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7-04 17:03◆蒋益文
洋芋对我来说完全一种稀罕物,我生长在金沙江峡谷的山村里,这里青翠的群山连绵起伏,危峰林立,奔腾咆哮的金沙江昼夜不息,在崇山峻岭间奔流而去。山村里连接外界的只有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我从小到大居住在山村里,除了仰望狭小的蓝天,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有多大,不知道除了苞谷、大米、红薯之外,还有其他的食物和美味。
那时的洋芋可是一种稀罕食物,我们居住的山村过去没有种植过洋芋,每年到了秋天收获庄稼的季节,居住在高山地区的外祖父家才能从集体生产队分得少量的洋芋,他们家从分得的洋芋中再分出一小部分作为礼物赠送给我们家,让我的父亲翻山越岭,踏着山间羊肠小道背回家里,让我们品尝新鲜的洋芋,新鲜的美味。外祖父赠送的洋芋数量很少,因此显得异常珍贵,异常美味,我们没有品尝出什么滋味,就被吃得精光,留下的只有洋芋鲜美的香味,留下的只有对洋芋美好的回忆。
那时山村里是大集体生产,十多户人家集体从事生产劳动,集体分配收获的粮食,山村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每年种植的苞谷漫山遍野,但是产量很低,每家分配到的苞谷都很少。山村里也有不少的稻田,也种植了不少的稻谷,但是那时还没有杂交水稻品种,水稻每年都是广种薄收,产量只有现在产量的几分之一,因此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们,纵使一年到头起早贪黑,没完没了地辛勤劳动,每年收获和分配到的粮食却难以填饱每家人的肚子,每年到了岁末年初,都要等待国家供应粮食救济才能得以渡过难关。
那时山村里的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就开始从外地引进芭蕉芋、红薯和洋芋等新鲜植物种植,在自留地里少量种植,每家每户粮食不够吃,就收获芭蕉芋、红薯和洋芋代替主粮,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以此渡过难关。
要想种植好洋芋和多收获洋芋,肥料最重要。但是那时的肥料也是紧俏物资,每家每户的猪圈下面的农家肥,牛圈里的农家肥都属于集体所有,都是集体生产支配,每家每户都不得私自占用。为了种植好洋芋多收获洋芋,我和哥哥放学回家就在山坡上的树林里,刨树叶糜烂后堆积的黑泥土,用竹篾编制成的小船从山坡上把黑色的泥土拖运回来,倒进我们家的自留地里。那几年我们家的苞谷和洋芋,几乎赛过了生产队所有的人家,获得了格外的丰收,那时我们家吃蒸洋芋,吃炒洋芋,吃煮洋芋,数量多,滋味美。那时的洋芋真是难得的救命粮食,让我们不再忍饥挨饿,得以顺利渡过难关。
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乡村里,在团结小学教书。那时粮食依然短缺,国家实行粮食供应,每月只有16公斤,每次购买粮食都要渡过金沙江经过四川省,从四川的新市镇乘坐航船,到30多公里外的绥江县城去购买,每购买一次粮食都得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才能返回团结小学。那时的蔬菜更是稀少,我们那时主要的食物除了大米和面条,就是团结出产的花生,外加鸡蛋青菜叶汤。
那时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在艰苦环境的挤压下,我练出了一手做洋芋的绝活,那时的团结村和四川的清坪乡都出产洋芋,一年四季都能在市场上购买到。我那时的绝活就是炒洋芋片,那是我长期苦练,熟能生巧的结果。洋芋无论大小,洗干净后握在手里,压在菜板上,我就能用菜刀切出薄如纸片的洋芋片,切得又快又好,接着我就用混合油、辣椒酱炒制洋芋片,洋芋炒熟起锅时再放进适量的味精,我炒出的洋芋片油亮透明,香味浓郁,滋味鲜美。我在团结小学教书五年,就炒制了鲜美可口的炒洋芋片五年,美味无比的洋芋片让我快乐地度过了五年艰苦的小学教书时光,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人生回忆。
五十年前绥江金江峡谷的山村洋芋稀少,让我求之不得,趋之若鹜,但是昭鲁坝子却盛产洋芋,名扬四海,那里的吃法也让我大开眼界。十多年前我初次到昭通城,我最爱吃的两种美食,一种就是辣得流汗的羊肉米线,一种就是昭通街道旁火盆里烤熟的洋芋。那种烤洋芋外面焦黄,香味四溢,我谈好价格后摊主就会麻利地捡出烤好的洋芋,用锋利的锯片刮去外面焦黄的表面,清理干净后再将整个洋芋从中剖开,露出里面娇嫩的洋芋肉质,顿时鲜香扑鼻,让我馋涎欲滴。摊主为了刺激顾客的食欲,提升烤洋芋的口感,还在洋芋中间夹上一些辛辣鲜香的葱花辣椒酱,那种人间美味真是鲜香诱人,我接过洋芋就啃食起来,顿时吃得满头大汗,爽快淋漓,连声赞叹,很是过瘾。每次到昭通城我都会念念不忘,品尝昭通洋芋,品尝昭通美味,大饱口福。后来我多次到昆明旅行,那里也畅销昭通洋芋,每当我遇到卖昭通洋芋的摊主,我也不会放过,吃昭通洋芋,品昭通美味。
国家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建成,绥江县城新建,美丽的绥江县城成了声名远扬的旅游城市,洋芋也成为了这里不可或缺的美食,这里的洋芋就像绥江的美女,花枝招展,风情万种。绥江洋芋的吃法,也是花样翻新,洋芋炖排骨油亮辛辣,浓香四溢;油炸洋芋饼,焦香酥脆;清炒土豆丝,清香四溢。洋芋也成了绥江的美食,洋芋也成了绥江的品牌。
洋芋鲜香五十年,洋芋是我一生的至爱,洋芋让我渡过了生活的难关,洋芋让我品尝到了生活的快乐。洋芋是我的食粮,洋芋是我的美味。洋芋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欢乐,洋芋让我的生活富足而美好。
(作者供职于绥江县南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