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7-04 16:17◆季 风
一直想写写洋芋,写写我心中的火把洋芋。
不是一个洋芋新品种。火把洋芋更多的是一段经历,一段我对洋芋和火把的特殊记忆。
那还是大集体的年代,每年生产队的活儿都特别多,尤其到了点苞谷和插秧的时候,这活儿就会有如雨天胡乱翻飞的蠓虫,黑乎乎的,像云像雾又像风。但即使农活儿再多,做起来再苦再累,还是要想办法完成的。春种秋收,只有在春天不知疲倦地劳作,才会在秋天获得也许并不那么丰饶的收成。我记得,不知是不是我们生产队长的发明,有一段时间,从秧田里拔秧,选择的都是在晚上,插秧全是在白天。我想,大概拔秧相对要容易一些,把稻秧从秧田里拔出来,再把根部的淤泥在水里洗干净,捆扎好就可以了。这样,第二天就可以把这些秧苗,挑到已经耙好的水田里去栽插了。这拔秧虽然简单,但要在漆黑的夜里也肯定是不行的,也需要照明。生产队解决照明的办法,就是白天把干竹篙破成竹片,一捆捆的扎起来,做成晚上可以点燃供照明用的火把。而这个活儿,大都由我们这群白天要到村小上课的孩子来做。大人们在秧田里拔秧苗,孩子们在田坎上举着火把照明,这夜就变得有光亮而有生气了。
那时候,我们一群孩子都喜欢去打火把,这缘于大人们拔秧结束以后,会有一顿洋芋晚餐。这顿洋芋晚餐,会让大人们和孩子们吃得很开心,会很快忘记拔秧和打火把带来的疲劳和困倦。要做这一餐洋芋晚餐,从下午开始,生产队就会安排几个妇女去洋芋地里挖洋芋,然后在水里洗干净了,再倒进大铁锅里煮熟,就可以吃了。有奢侈一点的就是在煮洋芋的时候,撒上一点盐巴,味道会非常好,一般的就什么也不放,但煮熟的洋芋同样很好吃。拔秧结束,洋芋也煮好了。大人们和孩子们吃着热乎乎的洋芋,有说有笑,会感觉到这劳动的快乐和有意义。小孩子打火把,不仅有洋芋吃,生产队还会记上一分或者两分工分。我对有无工分倒不在乎,却对能够吃上这一顿洋芋非常满意。这往往会成为一年里吃上的第一顿最新出土最新鲜的洋芋,这洋芋往往会带着泥土的芳香。
有关火把洋芋的故事,还远不止这些。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洋芋不仅可以做菜,更多的时候还是用来当粮食吃的。记得有一年,我们家早早地就断粮了。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们,没少劳动,可打下的粮食却常常不够吃,总是接不上新。为了生存,我父亲这时候便开始到处借粮。有一天,父亲早早地就出门去了,可直到天很晚了都还没有回来。我和我姐我哥,都站在门口张望。我们快一天没有吃上任何东西了,肚子已经感觉到很饿。就在我们都很绝望的时候,却看见父亲手里拿着火把,肩上背着背篼,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了。父亲把背篼放在地上。父亲说:“一粒粮食都没有借到。还好,有一户亲戚肯借给我们两升洋芋。本来亲戚要留我过夜的,想到你们姐弟在家挨饿,我就打着火把回来了。秀儿,快去把这些洋芋煮熟吃了。”父亲说的秀儿就是我姐。于是我姐赶紧把洋芋用水洗干净了,放进铁锅里去煮。不一会儿洋芋就煮熟了,我们姐弟仨吃得是多么开心啊!父亲看见我们吃着他借回来的洋芋,在一旁非常满足地笑了。很快,他就枕着我们家那只够遮风挡雨的杉木板壁睡着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后来日子好过了,我都喜欢吃洋芋,差不多每天都吃。不仅我喜欢吃,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而且是长吃不厌。有一次去一户住在江边的亲戚家,正遇见他们挖红薯,非要送我们一口袋,拿回家里煮着吃。吃第一顿还可以,觉得很香甜,可多吃上两顿就不行了,觉得这红薯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好吃,完全不可以重顿。不过这洋芋就不一样了,你怎么吃,都会觉得很好吃。我的两个孩子,对粮食和蔬菜都非常挑剔,不吃苞谷饭,只吃大米饭,而且对大米的要求还非常高,一般都要吃泰国米或者珍珠米,其他大米全都免谈。还有对蔬菜都不肯吃,哪怕身体已经明显表现出缺少维生素,还是不肯吃。可唯有洋芋,这种在我看来既可以称作蔬菜也可以当作粮食来食用的食物,却是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的。我不知道,孩子们对饮食这么挑剔,却偏偏没有把这土里土气的洋芋排除在外,这让我很惊奇也很欣慰。
风风雨雨几十年,我对洋芋的喜爱,或许真是来自于火把,因为这火把曾经照亮过我的生活和劳动,照亮过我的拼搏和抗争。我知道,无论怎么困窘,劳动怎么辛苦,始终有一个火把在燃烧,在照耀着我。孩子对洋芋的喜爱,当然并非我们当初的那一个火把,但我相信,在他们的骨子里肯定也有这样一个火把,在物质已经非常丰富,孩子们可以挑食、厌食各种粮食和蔬菜的时候,却偏偏会喜欢吃洋芋,喜欢吃这种亦蔬菜亦粮食的食物。我知道,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这洋芋,这我心中的火把洋芋。
(作者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