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7-04 16:11◆赵廷臣
我的家乡在滇东北昭通大关县的偏僻小山村回龙。这里山清水秀,绿色满山。这里山高谷深,土地贫瘠。这里民风淳朴,爱意浓浓。这里因为海拔高,没有水稻生长的环境,只有出产洋芋、玉米、荞子。这里出产的洋芋甘甜可口,在那个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年代,成为稀世之宝。洋芋既传情,又救命。
我听人讲述了一个关于洋芋救人的真实故事。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回龙地处高山,河坝地区的人家多半看不起回龙高山的人家。总是以生活条件差,环境恶劣来调侃。总是以“落后”“愚昧”来形容居住在回龙的人。回龙山脚下有个村庄叫双银,住着几十户人家,有些田,可以种水稻,让山上的人家羡慕不已。山上的人平时就是没有机会吃上双银的米。可是到了春荒的时节,这里的米就会上山,让山上的人享受,主要是用少量的米换取多数的洋芋。河坝的人用洋芋度春荒,山上的人可以尝尝米的味道。
双银有户人家姓曾,兄弟姊妹多,每年参加生产队劳动,再卖力,也是分的米少,玉米少。到了春天,玉米吃光,少量的米也不多。一家人眼睁睁地看着那点少得可怜的米。老曾最小的女儿不足十岁,她被饿得慌,躺在床上,叫着喊她爸爸,说给她点吃的。那句句刺心的叫喊,让老曾一早就背着他那点少得可怜的米上山去了,他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毛路往上攀登,可能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来到山上,便逐家逐户地去说用米换洋芋的事。没有人家愿意换,老曾非常难过,眼泪往心里流。想着家里的心头肉,继续在大山中行走,寻找可以兑换洋芋的人家。当他走到一户杨姓家时,一位老头走出来向老曾打招呼,叫他到家里坐坐。老曾进屋去,有气无力地坐下来,叹了一口气:“完了,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老杨问:“咋了。这么有气无力的。”老曾说了原委。老杨笑着说,我还以为啥子事,这么唉声叹气的。
老杨说:“大哥,我家去年出工多,分到的洋芋多。你看,堂屋头有这么一大堆。我煮洋芋给你吃,吃了你背些回去给孩子吃。”老曾说,“我用这点米跟你换,按其他人家换的标准,我给的米再多点。”老杨笑着说,你看你说些啥呀。还不就是点不值钱的洋芋。老杨家有位八岁的男孩在旁边调皮地说,我家洋芋多,包谷多。我妈说,吃洋芋长子弟,以后等我长大了、长子弟了,去河边给我找个漂亮的姐姐做媳妇。我家的洋芋就是不让你背起去,不然,你家河坝边的姐姐吃了洋芋,长了子弟,不嫁我咋办?逗得老曾和老杨大笑。
老曾足足地背了一大背洋芋回到家,一家老小吃得高兴。按照老杨的要求,老曾叫上几个壮劳力,再次到杨家背了洋芋,过了那个春荒。慢慢地,曾家和杨家有了来往,经人介绍,大一岁的曾家女孩与小一岁的杨家娃儿订了“娃娃亲”。岁月流失,故事在变。十年过去,杨家小伙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留在省外工作,曾家姑娘当上一名人民教师。洋芋故事撮合的“娃娃亲”当然告吹。但是,他们的洋芋友情没有变,每年一些节日远在异乡的他,都会收到来自家乡昭通的特殊礼物——自制的“土豆片”和成品“噜咪啦”土豆片,那是家乡的味道,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洋芋“情结”。
我离开家乡三十多年,家乡洋芋的故事至今难忘,甚至有些刻骨铭心。因为,这故事都与母亲有关。老家回龙盛产洋芋,与矮山大米相比,作为洋芋显得低贱,一般来说,一斤大米可以换五斤洋芋。一九七八年,我读初中二年级。那年,春天雨水太多,洋芋在泥土里生长得不开心,因为它的生命里缺乏阳光。我家的洋芋产量不高,母亲看着小个头的洋芋有些犯愁,我们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全靠那可爱的洋芋。好在父亲在外搞“副业”,找些零用钱买些玉米回来。母亲是一位经营家庭的好手,也是做洋芋饭的高手。她等我们周六放学回家,就带着我们推磨,把玉米磨成玉米面,蒸成玉米饭。把那些小洋芋去皮煮熟,再在熟洋芋上放上玉米饭,当地人叫洋芋饭。洋芋饭要熟时,那些洋芋与玉米的香味渗透在一起,飘满老屋,肚子咕咕叫唤的我,会直淌口水。只要饭一熟,我们会蜂拥而上,疯狂地吃洋芋饭。我们每周都能吃上母亲做成的一顿顿清香的洋芋饭,我们会望着母亲,称赞她做的洋芋饭太好吃。母亲却说:“孩子们,你们是饿了,才觉得这饭好吃。就是我们农村人讲的饥饿最好吃。”母亲也会逗我们这些孩子:“你们今天吃洋芋饭,明天走出大山吃上大米饭,会不会忘记这洋芋饭,忘记我?”母亲的表情有些忧伤。我们几姊妹就会飞快地跑过去,抱着母亲说,“你是我们的妈妈。你做的洋芋饭太诱人,将来,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洋芋饭,更不会忘记你。”大家都笑了。于是,母亲就在我们身边坐下,给我们讲述如何种植洋芋,如何选择洋芋品种,如何在冰天雪地的季节保存洋芋。
老家回龙海拔相对高一点,这里土地多,生态好,气候温润,适合洋芋生长。老家的洋芋种植在广袤的土壤里,一般在每年春节前后就要下种,有的与玉米套种,有的单独种植。种植的时候多是温度较低的时候,需要两个以上的人配合才好,一人打窝窝,一人放洋芋种和放农家肥。最后才将它盖上泥土,洋芋就这样种植在土里。半把月后,随着气温的上升,洋芋会在土里慢慢发芽,个把月出土生长。春风里,洋芋就会迎着春风、迎着阳光疯长。那时的洋芋地绿油油的,洋芋也会随之开花,满地的花会释放出一种清香。洋芋花为白色,或紫色,或黄色。那时的高山就是一个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人们都说,洋芋是懒庄稼,很少给它浇水,除草,任其生长,不影响其产量。老家洋芋的品种也是多样的,我曾记得,有白洋芋、黄洋芋、花洋芋、紫洋芋、乌洋芋,有的品种是从昭通等地传过去的。老家洋芋为何香甜可口,气候土壤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原因是洋芋还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说高山洋芋贱,是因为高山洋芋不怕寒冷的冬季。冬天来临,就把洋芋堆在用竹子做的楼上,再盖上些干蕨草,楼下经常烧些柴火,洋芋就这样经历严寒冬天,也不会被冻坏,而且经历冬天的洋芋特别香甜,口感较好。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昭通是世界上洋芋种薯生产扩繁最适宜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洋芋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今天,无论走到昭通城街头巷尾,都能吃到昭通洋芋。但是,无论走到天涯海角,老家那些洋芋故事,总让我记忆犹新。老家洋芋的味道,总是让我难以忘怀。老家洋芋的味道,那是母亲的味道,那是融进生命的味道,也是承载生命的味道。
(作者系昭通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