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7-04 15:23◆阿克鸠射
广大人世间,母亲最伟大;
辽阔庄稼地,果实在根基;
家里有洋芋,不愁断粮日;
洋芋酸菜汤,是彝人佳肴;
洋芋配圆根,肋框鼓囊囊……
——彝族古籍《万物起源•洋芋源》彝文版
在凉山彝区的人文历史进程中,洋芋是彝人最早栽种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伴随着彝人休养生息,给彝人带来了人丁兴旺。在那个粮食极度短缺的年代,洋芋默默地陪伴着饥肠辘辘的彝人熬过那艰难的岁月……
2011年8月9日,四川省农业厅对昭觉县承担的全省整县推进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随机抽取城北乡4个社的9个地块进行量方实收,最高折合单产达到了4866.9公斤/亩,最低折合单产达到了4195.6公斤/亩,创下了四川省马铃薯单块田实收高产记录。
2017年火把节放假时,我带着幼小的儿子回家帮父母挖洋芋,倔强而顽皮的儿子一不小心把一个很大的洋芋挖破了,母亲看到白色的乳汁从伤口处流出来时,她的心里难过极了,抓一把泥土捂住洋芋的伤口,我隐隐感觉那伤口是疼在自己的身上。
远去的故乡瓦洛觉迪,一年四季都是洋芋、荞麦、燕麦果腹,因长期吃洋芋,让我吃得闷、吃得伤。如今,生活在小城,却突然对洋芋有了强烈的需求和渴望,恨不能顿顿有洋芋。
自从有记忆,彝乡的洋芋就遍地生长,葱郁而茁壮,成了彝人最牢固的依靠。千百年来,洋芋既是彝人的主餐,也是彝人的零食。我童年的骨骼、血液就是依靠洋芋的营养才得以健壮、奔流和沸腾的,它是我除了荞麦、燕麦之外吃得最多的食物,洋芋对于我,已是融入了生命和精神,正如同彝人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结。
彝乡大地土质多为黑粘土和细沙土,是生长洋芋的绝好土壤,满山遍野只要能生根的地方就能生长洋芋。每到春天来临,劳作在黑土地上的彝人们,将洋芋种子拿出来,那时的洋芋满身孳生出了白白嫩嫩的新芽,用小刀一个个地切开,挑出有“眼子”的作为播种的种子,一个洋芋一般能切成几瓣。用草木灰涂抹一下切面,防止液汁外流,确保小生命分离母体后水分充足,这是彝人对生命的爱护和希望。洋芋一个个小小的“眼子”就是一个生命,种子被彝人植在土壤里,覆盖上农家肥,便开始呼吸泥土的芬芳,在广袤的土壤中繁殖生长。
到了夏天,洋芋便开始疯长。洋芋秧子是一种很不起眼的朴素的绿色,好像它的叶子上老是覆盖着一层细土,这朴素色彩的蔓秧却把洋芋花衬托得非常好看。洋芋花就像牵牛花那样大小,一点也不妖艳,却如同彝乡村姑,朴实自然。当洋芋花盛开的时候,从洋芋地边走过去,就能闻见她的香味,那是一种淡淡的香,让人感觉特别舒服。这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蜜蜂就围着她飞舞不停,给人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为正在茁壮成长的洋芋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生机。
最令人兴奋的是挖洋芋的时候,那时山坡上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彝人们手持锄头,一锄挖下去,泥土裂开,再一锄翻出来,一窝大大小小的洋芋便白生生地来到地面上。弯腰抓一个在手里,细皮嫩肉地令人爱不释手,顺手扔在身后,让太阳晒着或风吹着。小孩就跟在大人身后,一个个捡起洋芋,抖落泥土,收进竹筐里。
在我的记忆中,火烧洋芋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记,这是彝人最原汁原味的吃法。彝人家家都有一个火塘,一年四季都是用柴烧火做饭和取暖。每当烧火煮饭时,选择几个洋芋,用火钳埋进火塘里,掌握好时间,差不多时再翻转一下。这样烧出来的洋芋外表黄灿灿的,热乎乎地抓在手里拍拍,用嘴吹几下表皮的灰土,剥去洋芋皮,露出一层焦黄的心子,随着一缕缕的热气,一口咬下去,脆中带香,香里带甜,那种香喷喷的舒服,真让人越吃越馋。
野外烧洋芋也别有一番滋味。至今,我还是最怀念那种原始的吃法。在那少年时代,深秋时节,和一群伙伴从家里揣几个洋芋出来,赶着一群牛羊上了山。选一处水草肥美的山坡,把牛羊们放上山去。然后选一背风处,找来一堆蕨草或青松树枝生火烧洋芋。看着洋芋在火堆里烧烤着,大家用一根棍子在泛着清香的烟雾和烈焰中翻搅,一面流着口水耐着性子等待。赤手去火堆里掏出来,顾不得烫手烫嘴,拍了浮灰,剥了焦皮,忙慌慌将纯味浓香的烤洋芋往肚里填。那年月,只要肚里有带香的烤洋芋,感觉再艰难的路也走得下去了。此时,如能再喝上一口清澈的山泉,那欢快质朴的气氛就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彝人对洋芋怀有母亲般的感恩。父亲曾说过,在困难时期,一个年轻彝人外出扛了一袋洋芋回家,当他走到村外的一条河沟里时,看到一个姑娘昏倒在地上,他知道她是饿了,就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洋芋让她吃。吃了洋芋的姑娘,慢慢有了力气,她说,她要跟了他去,有洋芋吃就一定有好日子过。小伙子就这样用一个洋芋赢得了一个姑娘。或许那小伙和姑娘现在都老了,或许已去世了,但父亲还常常说起这段辛酸浪漫的往事。我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有吃不完的洋芋。在我独啃寂寞、孤独无助时,这个誓言让我奋发前行,一路执着。无数汗水的付出只为拥有吃不完的洋芋。
岁月流逝,如今不再过着盼洋芋的日子。无论时光如何改变,洋芋一直陪伴我们走过风霜、走过那一段段难忘的记忆。生活水平不再同日而语的今天,洋芋仍然是我们餐桌上最佳的选择。洋芋,成为彝人们的一种偏爱,并非它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如同一根长长的丝线,牵动着彝人母语的呼唤,拴系着彝人的魂灵,使彝人无法忘记生命本身承载的历史,也无法忘却那份朴实和真诚。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昭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