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6-11 15:56绥江供电有限公司凌征秀
母亲就坐在那儿,每天这个时候。
那把茶壶的把手已镌满岁月的痕迹,在夕阳下微微晕着光,嗅着五月盛开的栀子,静默在母亲最喜欢的小桌旁。桌上的花茶飘着清香,包裹着母亲忆念的目光,漾开在星芒点点的江面上.....
那个时节生活用品匮乏,金沙江畔这座小城里的人家日常用着的,全是纯手工打造的锡制茶具。在外公逼仄局促的手工作坊里,灰炭松香的烟熏火燎下,一把把工艺精湛、满覆辛劳汗水的大茶壶排着班儿产出,满载着老手艺人对美的诠释和生活的热爱,飘落千家万户。至今,绥江县许多老人家,都以还能拥有这样一把茶壶而欣喜,作为来了远客时炫耀的稀罕物件儿,平时都不舍得用。
锡器,自宋代起,就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打锡器成了重要的民间手工艺,是市井之中不可或缺的行当。用锡做的茶具,因锡元素的密封性较强,其保鲜期也比其他任何材质茶具的时间长,加之其品相优雅高贵,金属质感超强视觉效果独特,泡茶久且茶味恒久香醇而备受人们青睐。
一把锡制茶壶的诞生,要历经倒模、塑形、锤面、焊接……十几道工序,全过程都是技术活。这些活,初学者要一步一步地学。比如倒模,师傅不会轻易让初学者去做,倒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继的锡器制作。倒模时,打锡师傅脚踩石板,要掌握绝对平衡,稍微用力不均,就有可能倒出厚薄不均的锡箔,这样的次品,是不能打制锡器的。锤面看似简单,实则轻重最难把握。打锤时下手要均匀,左右手配合要十分默契,右手锤子敲多快,左手转动锡器就要有多快,配合不好,很容易将已经成形的锡器打成废品。
记忆中,外公从事打锡行业已过四十载,家传的打锡手艺,至他手里已传承了五代。15岁那年,外公就挑起锡担,开始随曾祖父学打锡手艺。父子两副锡担在金沙江这一段上下几个县城乡村中,颇有名气。走乡串户一遇有需要打制锡器的人家,父子俩就住下来。闻讯而来的人们,会争相邀请他们去家里打制锡器。
岁月如斯不复返,渐渐地母亲长大了曾祖父也故去,母亲在外公的精心教导下,经过几年敲敲打打的锤炼,逐渐掌握了家传的锡制手艺。几十年的打制摸索,外公在传承中加入了自己的实际体会,带着手艺已娴熟的母亲,创新出了一批批工艺更精美,兼具实用和收藏价值的质优良品……
然而世事难料,当外公以为凭己之力能打造出一番锡制用品的新天地时,现代化流水线作业的全面兴起,层出不穷材质多样的机制工艺器皿逐渐取代了传统锡器,打锡手艺日渐式微,传承后继乏人的尴尬现实就那么颇具幽默的,摆在了手工制锡人的眼前。又因锡艺学艺过程中的艰辛,一般情况下要学好几年才可以出师。学习者须在师傅手把手地指导下苦练基本功,从熔锡、剪坯等基础功练起,经常一坐下去就是几个小时屁股不离凳,没有坚韧的意志,往往难以恒持到底。所以这项家族手艺在母亲之后,后继无人。
望着远方晚霞渐歇、黛色蕴深的山色,母亲摩挲着外公留下的那把锤炼过上千把锡茶壶的铁锤,神色并无落寞。诚然,锡制茶壶的手艺会随着岁月的流去而逐渐泯灭,但老一辈手艺人热爱生活,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求索和全身心为之而投入的创新精神,在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蜕变中已悄然传承,于三百六十五行里闪耀出了无边灿烂的光辉。
千把锡茶壶,一份传家宝。三分凭传承,七分贵超越。哪行哪业的卓然迈进,不都是靠着这份不停歇勇往前的拼搏劲,才得以如愿实现的吗?就此,已够。
是呀,请看看山谷中原野上,荒漠里雪山巅,一座座伟岸屹立的钢塔千万条架空的银线,以及夜幕下亮彻长空的炫彩霓虹,不也是电力人累积数辈集体智慧和坚韧敬业精神的完美呈现吗?不论春夏秋冬酷暑寒风,战斗在保电一线的他们,无数次地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邀伴出游齐赏自然美景的良机,用坚守与奉献为电网保驾护航,才换来今天千家万户平稳和顺的光明日子和笑语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