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6-05 17:37昭通新闻网讯(记者 刘范兴 刘建忠 罗珩 文/图)从昭阳区出发,往北20多公里就到了靖安乡的长寨村。这里就是魏兴林说的供港冷凉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偌大的基地种满了蔬菜:卷心白、西红柿、辣椒长势正旺;上百亩芦笋绿意盎然,一眼望不到边。魏兴林说,这只是蔬菜基地的“冰山一角”,而在昭阳区北闸镇白坡塘村、苏家院乡迤那村也有他的基地,加起来一共有2000多亩。
除此之外,魏兴林还在永善县的茂林镇建起了高原乌金猪养殖基地。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的集农产品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成了魏兴林近两年来最为投入也最有成就感的一份事业。
“说心里话,我是带着爱去做农业的,我最终的目标就是让昭通的父老乡亲都能够吃上本地放心的蔬菜和猪肉!”望着眼前这个憨厚敦实的乌蒙汉子,我理解了他说的这个“爱”字背后的深义,也慢慢地了解了他背后那段艰苦拼搏、不为人知的创业经历。
辞去采购员,创业当老板
1996年,从昭通财校毕业的魏兴林被分配到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上班。在很多人眼里,侨通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滇港合资企业。不仅收入好,而且有前途。
果然,在侨通干了几年工人,魏兴林就当上了公司的采购管理员。虽然工作辛苦点,但对于头脑灵活、喜欢跑动的魏兴林来说,却是一个磨炼提升自我的机会。那时候,他所在的采购团队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个却都是他的“直接领导”,因此具体干活基本上都落在了魏兴林身上。然而魏兴林并没有抱怨,他抓住全国各地采购到处跑的机会,接触和认识了很多高素质的采购人士,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从业务订单到所有的供货发票、收货单和采购合同,魏兴林都做得整齐有序、规范认真。他把公司交办的采购工作干得非常“巴适”,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然而,正当大家认为魏兴林往更高平台发展时,干了13年采购管理的他却突然在2009年提出了辞职。这让公司领导和同事们有点想不通,可魏兴林就是那个认准了死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大家挽留的目光中,他毅然离开了侨通公司。
从基地到餐桌的“原生态蔬菜”
魏兴林果然“脑洞大开”。从侨通辞职出来,他赶上了兰花被炒得最热的时候,于是他抓住机遇,销售花盆、花土、花种等,在城里办花卉超市,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兰花市场萎缩后,敏锐的魏兴林又捕捉到了种植玛咖的信息,很快赚得了生意场上的“第一桶金”。2012年7月,看到很多群众挣扎在土地上却依然贫困的情景,魏兴林非常揪心。他带着对土地的真诚和对当地百姓的爱,成立了昭通昌宏信达农贸有限公司。经过几年拼搏,他的公司发展成为现在拥有“昭通忆回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威信红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初、中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等80余人的现代化管理企业。同时认证了18个绿色生态蔬菜品种。
“现在人们有钱了,追求的是更高的食品安全和生活质量!”魏兴林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肉和蔬菜。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的蔬菜基地配置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便携式农残快速检测仪多套,质检员多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菜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论从田间地头管理到蔬菜采收,还是从蔬菜粗加工到分包配送,各个环节都有专人专管,大至每一批菜品,小到每一片菜叶,都会经过他们认真细致的筛选,以确保每一件菜品的优质、安全和放心。
在长寨村蔬菜种植基地,我们看到,工人们正在田埂周围栽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见我们好奇,魏兴林帮我们解开了谜底。他说,由于蔬菜基地不用任何化肥,这种植物叫除虫菊,是采用绿色生物疗法,专门杀虫子的。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看的明白、吃得放心,公司还在蔬菜种植基地、加工包装中心、配送中心等区域安装了监控设备,通过实时监控和互联网技术高效监管从田间地头到顾客餐桌的全过程。而这一过程消费者同样也可以在公司网站、微信及其他视频服务端口看到。这,就是昌宏信达蔬菜基地与众不同的地方。
蔬菜保险,是魏兴林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除了设置有冷藏储存仓库、冷链运输车辆、低温保鲜专用柜等多种恒温保鲜设施外,他还在市区开设多家体验店铺,将采收的新鲜蔬菜清洁整理后,通过冷链运输车送往店铺。在体验店铺里,我们看到,店长正细心处理每一笔订单,将菜品分类后放入低温保鲜专用柜,而后又由配送小哥们将一件件呵护备至的菜品礼貌的呈给每位顾客。魏兴林告诉我们,从去年开始,他们种植的绿色蔬菜已经供应到昭通电力公司、昭通烟厂、侨通公司、职教园区、昭通武警、昭通大润发超市等数十家学校、单位、机关食堂和超市。目前,公司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健全的物流体系,实现了田间地头与顾客餐桌间的无缝对接,保障了优质产品快速、安全的供应。“我们的目标就是最终做到‘私人订制’,打造闭合型全产业链,到时候老百姓家里的冰箱就该光荣‘下岗’了。”魏兴林谐恢地说。
放养在高原牧场里的“乌金猪”
“原生态乌金猪,野外放养,娃娃吃、老人吃、孕妇吃,吃得放心健康……”今年5月17日,在昭阳区天龙停车场菜市场,女硕士董菲菲的叫卖声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客户。不大一会儿,从基地送来的乌金猪肉很快被抢购一空。
董菲菲口中的“乌金猪”,就出自于魏兴林在永善县茂林镇成立的广瑞农民专业合作社。乌金猪属于放牧型,是高原良种,能够适应高寒气候和粗放饲养。在松林村生猪养殖基地,我们看到,大片大片的草山上,一头头憨态可掬的乌金猪正在悠闲的吃草、养神。魏兴林说,他的员工还给这些乌金猪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蓝天白云花海中奔跑的“黑面郎”,听起来诗意十足。魏兴林告诉我们,乌金猪肉质鲜美、肥而不腻,但生长期较长,生长缓慢,一般在12个月—14个月左右。虽然前期建设和喂养投入高一些,但是每斤乌金猪肉价格在三四十元以上,效益非常好。
正是源于对乌金猪的生长特点和猪肉品质,魏兴林决定建立这个生猪养殖基地,并招募大批像董菲菲一样有知识、高素质的大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农产品营销策划,把公司的蔬菜、猪肉通过便捷的交通和物流网络推向市场。如今,他们养殖的乌金猪不但在昭通本地供不应求,而且还走上了广东人、香港人的餐桌。
“未来,我们将围绕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扩大在乌蒙山区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开发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形成国内生态食品产业链,让昌宏信达的生态蔬菜和乌金猪肉走进入千家万户,最终实现‘一方水土养育好一方人’这一特殊使命!”谈到下步打算,魏兴林这样说道,兴奋的脸上写着满满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