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大家谈】别堵死孩子“玩”的路

 2018-06-04 15: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李云飞

古时,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卓有成效。他知道,水要有去处,“堵”是“堵”不住的。我们也别堵死孩子“玩”的路。

读书的孩子也要劳逸结合,也需要有“玩”的去处,完全“堵”死了会适得其反。然而,一直以来,老师、家长采取的方法更多的是“堵”,一些老师“堵”不住就告家长,叫家长领回去“反省”,效果怎么样呢?还是老样子,孩子仍然上课精力不集中,搞小动作;仍然上课偷着玩手机,忘了老师已走到跟前;仍然放学进网吧,打一枪换个地方,与家长躲猫猫;仍然放学不回家,三三两两,四处游荡;仍然“人在曹营心思汉”,装模作样去读书……甚至,一些孩子离家出走,一些孩子逐渐学坏,抽烟、喝酒、吵架斗殴……于是,老师恼了,一次次打电话叫家长来学校;家长也恼了,一次次打骂孩子,循环往复。老师、家长恨铁不成钢,却又无法;孩子满腔怒火,却又敢怒不敢言。渐渐地,一些孩子叛逆起来,越来越不听老师、家长的话,有的还会顶撞老师、家长。

大禹治水“疏”而“导”之,我们怎么就不能对孩子“疏”而“导”之呢?特别是一些老师,动不动就告家长,告得孩子很讨厌,更听不进他们讲的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的兴趣,“学”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收到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一位中学老师,非常受学生喜爱,他像孩子王一样带着孩子“玩”,带着孩子“学”,有时间就与孩子们分享课外书籍,就连讨厌写作文的孩子也跟上来了。他说,动不动告家长是一种无能的做法,作为老师,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学生。他说,教学生真要有信心、耐心和爱心,还得因“人”而已,对号入座找准方法,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老师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互相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才可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好孩子。这种“引导”不是打骂,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付出,这样的“付出”才会打动心灵,树起孩子自信,学好课程。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学习压力非常大,“以学为主”也要“以玩为辅”,讲求“张弛”度,才可能让孩子愉快地健康成长!

审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杂谈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