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忘不了家乡的味道

 2018-05-31 17: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李兴都

在贵州遵义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令我魂牵梦绕的还是家乡昭通。家乡的土地哺育了我,给我打上了昭通的烙印。我时刻想念家乡,最忘不了的是家乡的味道。

荞面汤:“吃出来”的草根文化

家乡盛产荞麦,最令人叫绝和一吃不忘的是家乡民间的荞面汤,从加工到端上饭桌,再到吃进嘴里,就像流水艺术线,人和物合二为一,细细品味,感受独特,身心俱美。

家乡民间的荞面汤分为两种:一种是苦荞面汤,另一种是甜荞面汤。制作方法也分两种:一种用双手掌搓制,另一种借助工具压制。用手搓制的,特色较浓,但很考究水平;借助工具压制的,像米线状,粗细十分均匀。农家人吃荞面汤很简朴,突出本味。在家乡农村,有不少妇女是搓制荞面条的高手,又好又快。她们加水将荞面揉得软硬适度,再用手搓制,一次可搓出两股或三股,凑足数量,立即放入沸腾的铁锅里煮制,翻滚几分钟即可捞进大碗,将事先配制好的酸菜肉汤和佐料舀入大碗,热气腾腾地递给客人和家人,顿时,美妙的吃荞面汤的声音溢满堂屋,其情其景,惬意、和谐!有心的人家,将家用条凳中部挖一个圆洞,在条凳的一头装上带圆杵的活动压杆,把揉好的荞面放入圆洞,用圆木短杵直接将荞面条压到沸水锅里,现煮、现捞、现吃,既省事又不影响本味。不过,农家人还是喜欢用手搓制,在乡街子上,卖荞面汤的农家妇女常常引来驻足观望的城里客人,一人一碗,有的吃两碗,生意好着呢!

草根的才是平民的,平民的才是大众的。这种“吃出来”的草根文化,其生命力就在于回归自然。家乡民间荞面汤的独特风味就是让人吃出浓浓的荞香味,苦荞和甜荞入口便知,这个“味道”没变。一位久居大城市的老人,回到昭通,对陪同的亲友说,想吃一碗家乡的荞面汤。进馆子吃饭时,亲友们专门给老人点了一碗荞面汤,老人吃了一口就放下筷子,不吃了。老人终于在家乡农村吃到了原汁原味的荞面汤,兴奋地对亲友们说:“就是这个味道!”老人品味的不仅是小时候吃过的荞面汤,还有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饮食文化并不是创新变味,家乡民间荞面汤展示出了草根文化的独特魅力,原因就是人们吃出了“正宗”之味!

烧洋芋:“吹灰点心”的文化情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昭通人最偏爱烧洋芋,这一特食被誉为“吹灰点心”。生活在乌蒙山区的昭通人,对“吹灰点心”有着深厚的文化情愫!

家乡烧洋芋的烧制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原始的柴草烧制。农家人围坐火塘边,用柴草、树疙瘩烧烤洋芋,或将洋芋埋于余火灰里,慢慢烤熟。这种烤制出来的洋芋外壳焦黄、里面粉质酥松,老远就能闻到特有的香味,抓起一个,吹拍一下表皮木炭灰即可食用,那种滋味如今很难享受得到了。过去,农家穷,家家都是用这种方法烧烤洋芋,老辈人就是这样烧着吃的。农忙季节,农家人在野外也能拾些柴草,将其点燃,把家中带来的洋芋铺于燃烧的柴草下,待火燃尽,一大撮箕香喷喷的烧洋芋就是最好的晌午饭。做活的人在地里或坐或站,拿着烧洋芋,蘸着自制辣子酱,吃得十分香甜。特别是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回民同胞,对烧洋芋更是情有独钟。一边烤火、一边烧着洋芋,熬过了无数饥寒的日子,那份情感早已溶入了生命。第二个时期,是煤炭火烧制。上世纪80年代,昭通农村开始有农家烧煤炭火,有条件的人家用上了地炉子。坐在地炉子旁的火板上(像北方的炕),用煤炭火烧烤洋芋,熟后的洋芋比较硬性,很有嚼头。之后,农家人像城里人一样也用上了北京炉、回风炉,烧烤洋芋很方便,吃法也多起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只要有火的地方就会看见有人烧洋芋吃,惹得旁人眼馋。第三个时期,是平底锅或铁丝网烧烙。或将洋芋切成块状置于锅中、网上烧烤,或将整个洋芋放入锅中烙制,加上一小碟子佐料蘸水,蘸一下咬一口,香麻辣等味溢满嘴里,印象深刻,十分惬意!老一辈城里人多数来自农村,最忘不了的就是烧洋芋。吃过晚饭,不管去哪家,不少年长的主人都要热情地烧几个洋芋招待客人,并强调煤炭火烧的好吃!这成了昭通的人情世故,让友情上升为亲情,比现在招待客人吃大餐还令人难忘,因为客人吃出了在家里的感觉!

从贫困中走出来的昭通人,无论远在何方,对家乡感受最深的往往是些不起眼的东西。烧洋芋养育了乌蒙山区一代又一代的穷苦人,即使成了大人物也抹不去家乡留给自己的记忆。烧洋芋被情感化为“吹灰点心”,正是人性化、自然化的使然。“吹灰点心”从农家火塘走俏市场,且越来越流行,印证了这种饮食传承所饱含的文化情愫,有其浓厚的人情味。昭通人都说烧洋芋好吃,好吃在哪里呢?你若问大家,不一定都说得清楚!其实,烧洋芋的好吃就在一个味道上,令人难忘的、独有的这个味道——昭通味道!

“油糕稀豆粉”:家乡人的早点快餐

昭通最具特色的饮食要数油糕稀豆粉。这一特色小吃传承了数百年,成了昭阳区和鲁甸县一带大众钟爱的早点快餐,演绎出深厚的本土文化内涵,享誉省内外!

走遍全国各地,唯独昭通有油糕稀豆粉。这一传统特色小吃,几乎成了“昭通”的代名词。来过昭通的外地人,若干年后,只要有人提起油糕稀豆粉,马上反应出“昭通”,并津津乐道。远离家乡的人更是念念不忘。我从遵义回到家乡,迫不及待的一件事就是吃上家乡的油糕稀豆粉,一边吃,一边回味,那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把游子的心牢牢拴住,难分难舍!据亲友讲,有一位久居国外的昭通老人,几十年后回到昭通,一边就着油糕喝稀豆粉,一边眼泪长淌,问他怎么了,他说:“想家了!”这就是深藏于心中的家乡情结。吃着油糕喝着稀豆粉,令他想起了已故的父母和夭折的妹妹!

家乡的洋芋、豌豆和荞子,都是天然绿色食品,这就是油糕稀豆粉的主要原料。金黄酥脆的油糕与清香四溢的稀豆粉完美地结合起来,叫上一碗稀豆粉,夹上几个油糕,吃一个添一个,合着吃,一边嚼,一边喝,既饱肚子又滋润,简单快捷!油糕以洋芋为主要原料,选用昭通出产的优质洋芋,煮熟后切碎,裹上薄薄的米浆,放入滚烫的菜油中炸至金黄后捞出。炸好后的油糕色泽金黄,冒着油气,外酥里嫩,糯软香甜。稀豆粉选用本地优质豌豆,磨细成面粉状后加入生姜等佐料熬制而成。熬好后的稀豆粉,色泽淡黄,热气腾腾,清香四溢。将事先烙制好的荞皮切成条状,置于碗中,再舀上稀豆粉,撒上一些葱花、辣椒面、花椒面等,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讲究的人,叫摊主将荞皮炸脆后放入碗中,再浇上稀豆粉,那声音“滋……滋……滋”的,还冒着细泡,十分诱人;有的叫摊主在油糕里加上一个土鸡蛋一起炸,现炸现吃,十分补人。昭通人出远门回来,最想吃的就是油糕稀豆粉,忍耐到第二天清晨,到摊点上喝一碗稀豆粉,吃几个油糕,才有回到家的感觉,一个字:“爽”!

家乡的油糕稀豆粉既经济又实惠,几元钱就能管够。有人说,昭通人是“家乡宝”。这说法的内涵在悄然改变,走出去的昭通人不比其他地方的人逊色,他们在异乡同样做出了令人称赞的业绩。昭通人正勇敢地走出去,百万劳务大军奔赴各大中小城市,他们牺牲自己的一切,为祖国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唯一不变的是,他们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牵挂着家乡的一切。一旦有条件,他们同样回归家乡创业,回报养育之恩!一碗稀豆粉,几个油糕,看似平常事,却把昭通人的家乡情结紧紧连在了一起,这就是油糕稀豆粉的本土文化魅力。

昭通油糕稀豆粉之所以经久不衰,源于植根本土的特色和情感文化。从古到今,一个规律证明了一个哲理:特色就是生命,情感就是家园!

“昭通酱”:魅力源于本土风味

昭通酱的历史十分久远,至少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品尝过昭通酱的客人终身难忘其独特的风味。特别是生活在他乡的昭通人,到了家乡总想带一点昭通酱回去,馈赠朋友们品尝。

昭通酱的主要成分是黄豆、辣椒、花椒、食盐,特别是辣椒,有“舍得辣椒下得酱”之说。也有人在酱里添加茴香、八角、山柰、草果、陈皮等佐料,但万变不离其宗,“麻、辣、香”特色永远不会变,并呈现六个本土特点:一是本地天然优质黄豆。这种黄豆营养丰富,用当今的话来说,是货真价实的绿色食品,没有任何污染。二是本地辣香适度的优质红辣椒。本地红辣椒肉头厚、香味足,特别适合辣味较淡的人食用。这些年,受川味影响,昭通人吃辣椒的口味越来越重,不少人将昭通本地大辣椒与鲁甸龙头山等地出产的细长辣椒结合,既保留了足够的香,也体现了足够的辣,真可谓“相得益彰”。三是本地花椒。本地花椒分青花椒和红花椒两种,各有各的优势。青花椒麻味特麻,红花椒香味特香,因而有人将两种花椒参合一起,加入酱里。也有人认为青花椒麻香味都突出,只是特麻掩盖了其香味,红花椒的特香掩盖了麻味。不管怎么说,两种花椒都是上乘之品,可各取所需。从目前的情况看,青花椒市场看好,四川等喜欢“麻得很”的地方特别青睐,一公斤干青花椒最高可卖90元,货源紧缺时,价格高达100多元。四是可治水土不服症。到外地出差或旅游的昭通人,喜欢备上一瓶或一袋昭通酱,头晕、恶心或四肢无力时,吃上一点昭通酱,其症状便消失。回民到沙特麦加朝觐,带上昭通酱是明智之举,有了它食量不会减少,更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五是便于储藏。在昭通民间,还有摆放了若干年的老酱。奇妙的是时间越长味道越佳,有的还奇香无比。六是情感交流载体。昭通酱风味的“根”是一样的,但各家酿制的酱味又各有侧重,有的偏麻、有的偏辣、有的偏香、有的“五味俱全”,走亲串友,互相赠送,那份“亲情”,真挚而温暖!

迷恋昭通酱的人很多。昭通的大小餐馆,厨师把它当做佐料炒菜或拌凉菜,只需放上一点点,菜的味道立刻显现。昭通的烧洋芋、煮洋芋或烧饵块,若抹上点昭通酱,真有“画龙点睛”之妙,越吃越想吃。昭通酱制作成酱肉,加入米线或面条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即使没有肉汤,那味道也是浓浓的,久吃不腻!不少昭通人吃昭通酱吃得上了“瘾”,每日不可无酱!昭通人做红烧肉、吃火锅必须放昭通酱,用家乡人的话说:“非常提味,缺了不行!”许多老年人是做昭通酱的高手,代代相传,越做越精,越做越妙!

在艰苦的年代里,昭通酱让大家度过了有“味”的日子,心中烙下了家乡的印记!

我和老伴马仲兰在贵州遵义工作了几十年,一提起昭通酱,我们就自然想起家乡,思念家乡的亲友!小时候求学,家境贫寒,只要有一瓶昭通酱就可以吃饱饭,日子虽苦,酱下饭的滋味至今想起来也是美美的!在外地,我们时常夸赞昭通酱,特别是云南老乡,都会勾起怀恋之情!我们回老家,都要带一些家乡农村自产自销的昭通酱,分给遵义的云南老乡和朋友品尝,他们品尝后都赞不绝口,我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土里“刨出来”的人文精神

祖祖辈辈靠刨土地生存的农家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激励着后人坚毅地走下去。在农村,最典型的说法就是“你哄地皮,地皮哄肚皮”,这句洋溢着泥土芳香、富含哲理、朴实得如土地的谚语成了农家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农家人的这句谚语揭示了一个规律:没有脚踏实地的付出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后来,我还发现这样的现象:农村娃娃工作后都很卖力,讲起小时候的经历,都与我差不多,都能吃苦耐劳,参加工作后都很珍惜自己的岗位,领导很喜欢。他们学以致用,知识转变为能力特别快,成长也特别快。他们当中,不少人成了专家、学者和领导,在各个领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很赞赏国家现在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确造就了不少脚踏实地、勇于拼搏的年轻人。他们从“土地”里磨练出来,更能体会基层群众的甘苦,更能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在农村这样的环境成长,他们会成长得更坚实、更有力。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土地里“刨出来”的人文精神会影响他们一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他们的人生,使之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成长。

现在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年轻人,最“吃不得亏”,受点磨难就怨天尤人,看不到发展的希望,这很不好。从很大程度上讲,磨难就是磨砺,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和资本,就像农家人从土地里“刨出来”的人文精神一样,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启示,也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它不仅在拷问人的意志,还在感召人、激励人。只要你不怕吃亏、立志进步,就会获得这种力量!

作者简介:李兴都,回族,现龄82岁,云南省鲁甸县人,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作家协会理事,《民族文学》特约撰稿人。曾任贵州省厅级单位教育培训中心党委书记、党校校长等职。退休后当选遵义市人大代表,任遵义市人大常委会民宗委副主任、遵义市回族学会和伊协负责人。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中国穆斯林》《贵州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3000余篇(首),其中,100多篇(首)作品获国内大奖。在《昭通日报》上发表的数百篇系列散文“故乡情”留给读者深刻印象。其创作业绩收入《中国文艺家辞典》等多部辞书。

审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李梦菲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