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5-29 16:31昭通新闻网讯 (实习记者 李梦菲 )“我儿子摔伤了,一个人在昆明,我从来没出过门,字也不识,我都不能去看他。”5月29日下午,家住彝良县小河村保镇寨的唐恩娣,在侄子的陪同下来到昭通新闻网求助,见到记者,她不停地念叨,脸上写着无助与渴望。
十天前,唐恩娣的儿子李友剑在一次意外中严重受伤。
唐恩娣家庭经济困难,是彝良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居住的地方属于地质灾害地段,彝良县异地搬迁安置工程启动后,他们家获得了5万元的建房补助以及6万元的免息贷款。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唐恩娣一家来说,却是一桩难事。
因为搬迁建新房,家里前前后后借了十多万。
“你出去打工,不管你什么时候回家,我都在家里种着地,总有你一口饭吃。”2018年正月十七,元宵节刚过,唐恩娣和儿子一商量,决定让儿子去打工,这个没读过书,没走出过大山的母亲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她只能对儿子做出最朴实的承诺,唐恩娣认为,人不能无信,再穷,借了钱也是要还的。
“在家时,儿子李友剑当爹又当妈,家庭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唐恩娣告诉记者,她老伴身体不好,患有皮肤病,手上腿上都是裂口,无法劳作。唐恩娣说,虽然困难,但她相信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在一起,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但谁曾想,4年前,孙女刚生下来不久,儿媳妇因无法忍受我们家庭贫困,狠心离家出走,留下尚未满月的孙女……
“孙女只有4岁,正是启蒙的年纪,我不识字,但再穷不能穷教育,要让她好好读书……。”儿子出去打工后,唐恩娣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没有经济来源,孙女上幼儿园的费用、家里的生活费都只能靠她耕种几亩薄田,种点土豆、玉米。
今年5月19日,唐恩娣收到儿子的消息,称自己在昆明不慎摔伤,造成眶骨、鼻骨、上颌骨多发性骨折,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诊疗。
唐恩娣急了,她没有手机,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儿子,家里的情况也不允许让她去昆明看上儿子一眼,确认儿子的情况。
“现在儿子已经做了两次手术,正在恢复期。”唐恩娣告诉记者,具体的恢复情况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拜托儿子的工友帮忙照看,开始四处奔走,想方设法为儿子筹钱疗伤。
正在唐恩娣一筹莫展的时候,侄子找到她,告诉她通过微信发现昭通新闻网发布了中国人寿昭通分公司慈善基金可救助建档立卡户的文章。唐恩娣好像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拜托侄子带着自己来到昭通,几经辗转联系上了昭通新闻网的记者。
昭通新闻网记者了解情况后,立即与中国人寿昭通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志取得联系。陈志告诉记者:“2011年,中国人寿慈善基金在昭通正式设立,主要是为见义勇为受伤,或患有重大疾病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申请人提供救助,只要李友剑的条件符合要求,他们会尽快按规定帮助其办理,把1万元的医疗救助基金打到他住院的公用账户上,以助李友剑看病治疗。”
“情况介绍结束后,我还得赶回彝良去照看孙女、操持家务,只有这样,不管儿子以后情况如何,他回来,才有一口饭吃。”得知可以获得帮助后,唐恩娣长长的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