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细沙乡石坪村——作别大山搬新居

 2019-05-17 09:22  来源:北纬29°

细沙乡石坪村—作别大山搬新居

5月16日,石坪村委会内一片欢声笑语。这一天是乡亲们选定的“黄道吉日”,在乡、村两级的组织下举行搬迁启动仪式,参加启动仪式的群众个个喜笑颜开,眼里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向往。

交通条件极其不便的石坪村

因为易迁政策迎来新的生活

大山深处的贫困村

石坪村地处细沙乡西南部,四面环山,有野生筇竹3万余亩,年产筇竹笋500吨以上。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在籍人口234户9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2户73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73.54%。受区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看天吃饭,收入微薄,生活困难,2015年以前,石坪村是全市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在这个勉强能够维持温饱的地方,随处可见的破旧土墙房,全靠人背马驮产生的材料二次转运费用,建新房是他们做都不敢做的“白日梦”。


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石坪群众

走进城镇的安居梦


在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窘境下,2017年,石坪村纳入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搬迁规划,标签从“全市唯一不通公路”变成“全市唯一整村整寨搬迁”。



搬家车队缓缓从大山里驶出——目标县城




俗话说,故土难离。对于祖辈生长于斯的一小部分村民来说,尽管房屋破旧,可要搬到城里,是坚决不同意的。乡、村两级多次上门讲政策、摆道理均行不通。后来,乡上组织这类群众代表到施工现场参观安置点建设情况,通过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以及周围人七嘴八舌的介绍,村民们彻底放了心,回来便签订了搬迁、旧房拆除、脱贫就业“三份协议”。


据了解,石坪村严格按照进村入户调查摸底、以户为单位自愿申请、召开村民小组会进行评议、村级研判初定、乡级审核上报的程序开展搬迁对象识别工作。2018年,该村规模内锁定贫困群众65户300人,2019年,新增规模锁定贫困群众104户419人,同步搬迁11户40人。乡亲们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安居梦”正在逐渐实现。

有处安放的乡愁

“搬走了我家的承包地怎么办?”“去了县城我家囡囡读书的事怎么办?”“去了我们一家人吃什么?”……每逢组织易迁群众开会,总能听到他们略带担忧的各种问题,也总能听到乡、村两级耐心细致地答复群众的声音。


帮扶单位作动员讲话


安放好乡亲们的“乡愁”,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是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群众后续发展的第一步。“老年人你放心,去了以后你家的林地、耕地、宅基地的承包关系不会变,该享受的农资、退耕还林等各种国家惠农政策补贴依然会打在你的一折通上的。”“杨大姐,你家囡囡读书的事情早就已经安排好咯,去了以后就在新家旁边的学校读书,那点的条件比起石坪小学的就好多了,又隔得近,你以后接学生就方便多咯。”“熊大哥你是才打工回来的嘛,城市越大越发达,就业机会就越多,在外头做个安保一个月的收入也是两千左右,俗话说,勤能致富,在外无论干什么都比起在屋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好”……


帮扶单位送春联致以美好生活的祝愿


干部群众齐努力搬进新家

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发展”的目标,石坪村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盘活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积极探索“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发展模式,按照“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原则,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大力发展方竹产业,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群众后续发展工作。据悉,现已种植方竹3393亩,预计投产后将在现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再提高2000元以上。


  文图|刘洁洁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