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纬29°
2019-05-14 16:20我如沧海一粟,在祖国的怀抱中,感受到的是踏实、和平、奋发、超越!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我,历经了小山村的发展变化、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我出生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乡镇,在那里成长、立业,在工作调动前,未曾长久未离开过。家乡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街上常常飘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父母呼儿唤女回家吃饭的声音、孩子的吆喝打闹声.....
小镇只有一条街道,叫立街,顺着山势从上而下,小学在山顶,医院在山脚。街道分为三段,分别叫上街、中街、下街,全部由石板铺成,每两三户人家之间就有几步或者十几步石梯,这样,两旁的人家才会有平整的坝子。每家间隔十来米的宽度,殷实的人家在深深的巷子后面,会建有四合院。从乡政府的楼上看出去,两长排瓦房整齐有序地从着山腰延伸到山下,颇有阵势。随着变迁,在立街的中间,增加了一条横街,修建了电影院、文化馆,后来又增加了小广场。儿时的小镇,大多是土木结构的房屋。
如今,在外工作二十多年,回到家乡已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除了小时候那条立街依旧见证着百年老镇的发展外,其余的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了新模样。房屋大多重新改建成几层楼的小洋房,有了健身场所、新修了街道、扩展了市场。曾经任教的小学改造成了幼儿园,中学变成了小学,中学重新选址扩修。学校的扩大升级印证着家乡重视教育发展,要从源头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由于溪洛渡电站落户永善县,位于金沙江边的小镇有大量人口需要搬迁,镇上规划了朝阳新区,新建了医院、学校,配套设置完备、街道设计合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一应俱全。傍晚时分,舞曲响起,广场上热闹非凡,展现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沿着金沙江开了好些临江宾馆,推开窗户便能欣赏到碧绿的江面上,荡漾着细碎的波光,近处青翠的树木、山峦倒映江中,像极了水墨画卷。喜欢垂钓的人在窗下便可撑起鱼竿,于暖风中享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惬意!
长期在外,家乡的变化看得有些浅显。让我深层次地了解到农村生产生活的变化,是到县上去做扶贫督导员的工作。去年11月,我到威信县扎西镇河口村进行扶贫督导工作。河口村是扎西镇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最初的印象是,好远的路、好窄的路。到了后,感觉到空气真清新、植被很好,虽然已经是冬天,依然一派葱郁。在葱郁的丛林中,坐落着一处处的人家。通过摸底调研,得知河口村的贫困主要是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经过几年的精准扶贫工作,整体变化很大,但与其他村庄相比,还是有差距。1985年,河口村第一个人员外出务工,村支书告诉我,那个人从家中走到村委会时,两脚直到小腿都沾满得严严实实的泥土。那时,全村只有泥泞小道,加上多雨的气候,更加泥泞不堪。养的牲畜、种的庄稼都无法售卖。现在,基本上都修通了村组道路,虽然有的道路还没有硬化,但是出行和运输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带回许多外界的新思想、新理念。现在走进村子,随处可见风格各异的小洋房,屋子里家具一应俱全,生活水平比城里人也差不了多少。无论走到哪儿,人们都在赞叹生活变化大,特别是年纪大些的人,说是从来没有想到过人人都有手机,没有想到过会过上这样的日子,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无法想象的。现在,水管安装到了家中,道路修到了家门口,电视、电话、网络都通到家中,有两个村民小组有了活动场所,农闲之时,村民都到小广场上去小聚一番。头脑灵活、眼勤手快的人家过上了好日子,娃娃多、负担重的人家日子也有了很大变化。每家的房屋,通过易地搬迁安置、危房改造等项目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标准上不去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人会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想方设法把日子过好!
现在,群众生活好了起来,他们对未来的要求越来越高,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人也为全村群众规划了一幅发展蓝图。他们依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带领群众发展毛叶山桐子和竹子等相关产业,希望未来村子时面的生活是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里面就能够挣钱,能够全家老小在一起,过上其乐融融的生活。几年后,再去河口村,如果正逢秋季,一定会看到漫山遍野红彤彤的毛叶山果子挂满枝头;绿油油的竹子枝繁叶茂,环绕在赤水河边;一个个渔池在落日的余辉下泛着金光,鱼儿在池塘中欢快地游着。到这儿来休闲度假的人们,吃着原生态的食品、欣赏着美景、呼吸着天然氧吧中的清新空气。来源:刘静宇(作者供职于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组)丨昭通日报 3版(陈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