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纬29°
2019-04-29 11:43通讯员 余秋霞 王云贵
“你具体在哪家企业,从事什么工种?你老婆和女儿工作怎么样,月收入高吗?工作条件苦不苦、时间长吗?如果还有其他想法,县人社局在永康市浦江市都有工作站,是可以介绍工作的。”
“李江碧在浙江永康市黔康工贸有限公司务工,月薪3800元。”“我们在浙江富阳新登镇吉鑫胶鞋厂”“老婆在胶鞋厂”“女儿在永康”“女儿在五金厂”……
这是镇雄县人社局局长王万辉与罗坎镇罗坎村村民李江碧家人的微信聊天记录。添加帮扶对象微信,通过微信进行摸底,已成为时下镇雄县摸清农村劳动力底数的一个重要手段。摸清农村劳动力底数,扣好就业扶贫“第一粒扣子”,镇雄在脱贫攻坚中一直不遗余力。
数据显示,目前,该县户籍人口170万,有劳动力7623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76888人(已脱贫136676人,未脱贫140212人)。卡户劳动力中:从年龄阶段看,16~30周岁的有110192人,占39.8%;30~40周岁的60571人,占21.88%;40周岁以上的106125人,占38.32%;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有117533人,占42.45%;初中文化程度有140949人,占50.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18406人,占6.65%;从转移地点看,共转移就业建档立卡劳动力199313人,县内就业30880人,县外省内23081人(其中昆明13870人),省外就业143118人(其中浙江80777人、广东17460人、上海2883人、安徽3701人),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2234人。
“摸清农村劳动力底数,是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镇雄县人社局副局长尤正元介绍,“由于人口基数大、分布广、情况复杂,为了精准摸清农村劳动力底数,去年3月以来,县、乡、村三级穷尽了一切办法。”
去年3月,镇雄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劳务输出精准摸底专项行动,由乡镇(街道)负责,组织干部职工对农村劳动力情况和务工现状进行逐户逐人核实,实名制登记。对未就业、特别是需要就业的贫困家庭摸清就业可能性、可行性及就业意愿、就业服务需求,对已就业的摸清就业单位、技能工种、务工收入及联系方式等情况,建实建准了全县劳动力资源管理基础数据库。此外,由人社部门负责,摸清县内公益岗位、项目工程、企业和与镇雄县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的县外企业用工情况,建立用工需求基础数据库。
这次行动,在摸清劳动力的基础上,县、乡、村均设置专门档案室,明确专人对电子版和纸质版两套台账实行规范管理,其中纸质版台账实行分类存放、专柜存放。
这次行动,还清了全县劳动力底数不清不实旧账,夯实了就业扶贫工作基础。
从4月起,镇雄的劳务输出精准摸底工作转入动态管理阶段。
一个方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报备制度雷打不动。主要是村民小组长逐月汇总上报就业变动情况,全面做好自发外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务工能人带动、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输出、从事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的人员务工地点、务工企业、务工工种、务工收入、联系方式等务工信息收集工作。
另一方面,实施县、乡、村三级例会制度雷打不动。其中,村级例会每月24日召开,乡级例会每月26日召开,县级例会每月28日召开。“例会主要是把好数据来源、数据核实、数据更新、数据研判‘四关’,查找工作短板,明确努力方向。”尤正元介绍。
今年以来,镇雄县再次推出新的举措:乡村领导、村组干部、驻村队伍、帮扶干部结合县级统一安排部署的“一轮摸底核查、一轮入户走访、一轮专项督查”,进村入户开展摸排调查,摸清就业人员的务工地点、务工单位、务工收入、联系方式和未就业人员的培训意愿、就业意愿、就业服务需求等信息,如实填写摸底调查表。
同时,明确要求村民小组长建起本组务工人员微信群、村组织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建起务工能人微信群、帮扶干部建起帮扶对象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信息互动和电话交流、回乡访谈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情况。报备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推出采用“劳动力信息变动小卡片”定期汇总上报就业变动情况。
“据了解,我县劳务输出工作从1986年就开始了,亲人带动、朋友带动、能人带动等零散、无序、自发的形式经历了30多年。近年来,特别是2015年起政府组织化、成建制输出,让很多不敢出去、不愿出去的富余劳动力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正元说,“做好劳动力精准统计是劳务输出的关键环节,林口乡根据实际,自行研究设计统计表册,镇村干部以小卡片形式填报劳动力动态,实行‘小卡片’月告制度。这种‘林口’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叶国松在昆明官渡区搞装修,叶国雄也在昆明,在一家装修公司搞预算。”近期,帮扶干部在中屯镇遍访核实劳动力情况时,户主余德仙认真回答。“确保每个贫困劳动力有人联系、有人服务、有人管理”的精细化服务,正在推动该县精准摸底工作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