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张广玉和他“在路上”的朋友们

 2019-04-26 14:05  来源:

——一个摄影记者镜头里的昭通10年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汪舒

编前语:十年,是人生的一个时间段,也是岁月中不多的几个十年之一。十年如一日,用十年做同一件事,是需要执着的初心,需要用汗水与心血来浇灌。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笔触感受一名摄影记者的十年。

在路上,摩托车是他最忠实的朋友,10万公里的路程一直相伴

2000年,南方周末有一句经典宣传语:“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

这句话在新闻行业风靡一时,甚至行业之外同样耳熟能详。

2007年,当了12年兵的张广玉退役后到昭通日报社做了一名聘用记者,这是他童年梦想要做军人和记者两个职业的其中一个,当他与昭通日报社签下合同之后,实现了他的两个梦想,同时,也是他梦想的开始。

有梦想就有未来。同期退役的战友纷纷选择到沿海打工,张广玉却选择到云贵高原的昭通工作,他的决定让许多亲人、朋友和战友都想不通。沿海打工的工资收入3000元,他的工资每月仅300元。选择意味着必须放下一些东西,10年之后,他收获到这个时代所赋予记者一词的真正含义。

2008春节,张广玉回老家河南省郸城县过年。返程的折腾让他做出一个决定,买一辆摩托车,完成一次次说走就走的采访。从河南乘坐火车到成都,可是到成都后,却没有买到成都到昭通的火车票,剩下的路途只有乘坐长途汽车辗转。然而,到了水富已经没有回昭通的班车了,只得改道盐津第二天一早回昭通,没想到盐津到昭通140公里的路程竟然用了14个小时,晚上12点多才到昭通。

怀揣着10多万的退役安置费,在昭通可以购买不小面积的住房,但是,张广玉全部用来购买了数码照相机、摩托车和电脑,自己却一直租住在与昭通日报社一路之隔的烟厂南区。

身着迷彩服,骑着摩托车,挎着照相机,这是行摄在采访路上的张广玉。

2009年7月29日,被拐卖到河南16年的李华琼回想起自己的家在永善县黄华镇,但具体地点在记忆中消失了。获得这一信息后,张广玉骑着摩托车帮助李华琼寻亲,从昭阳区出发,经茂林、莲峰、水竹、马楠等乡镇,那些被雨水冲刷后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必须要轰大油门让摩托车发出嘶鸣才能冲过去;一些被洪水冲毁的路段,就由几人抬着摩托车通过。挨门逐户的询问,促成了亲人相见。失散多年,母女相见抱头痛哭。张广玉悄然远离这一场面,泪水还是抑制不住涌了出来。

2010年7月13日,巧家县小河镇发生特大泥石流洪涝灾害,造成数十人死亡和失踪。获得消息后,张广玉立即骑摩托车前往。途中,摩托车滑倒在地,当他扶起摩托车看一下四周,惊出一身冷汗。咫尺之处,就是百米深的悬崖,如果再往外面一点,后果不堪设想。稍稍镇静下来,张广玉继续冒雨骑行,几个小时后赶到灾区,采访的消息第一时间被国内各大媒体采用。

2011年,溪洛渡电站蓄水发电在即,为了抢救性拍摄即将淹没的金沙江老河床及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张广玉用3年时间在金沙江下游江畔拍摄。期间,摩托车是他忠实的陪伴者之一。2012年5月19日,他通过永善县黄华镇黄坪村附近时,山上施工区滚落下的石头横亘在公路路面上,他骑着摩托车在石块中小心穿行,最终平安走出危险地段。

摩托车——这位忠实的朋友,伴随了张广玉10年,行走了10余万公里,给他带来了200多个奖项。因此,他被人称之为“摩托车记者”。

在镜头里,有一个群体需要去定格、改变,需要朋友般的关注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龙头山镇发生6.5级地震,张广玉成为第一个进入震中的记者。

下午4时30分,地震发生。18时19分,张广玉赶到龙头山镇沙坝村,再往前接近震中时已经无路可走。张广玉将摩托车停在路边,冒着余震所带来的滚石和塌方等危险徒步向前,逆流而上,拍下了抢险救灾中一个个令人震撼、感动的难忘瞬间。

“感动自己的场景太多,身临其境,危险一词已经不存在了。”穿着迷彩服的张广玉在灾区穿行,支撑他的是一个记者的理想与军人的情结。“无论是战场和现场,我都应该毫无杂念往前冲。”回想起在鲁甸县龙头山镇地震灾区的采访经历,张广玉深有感触。

最让他难忘的是一双颤抖着的双手,一位80多岁的老人的手。这位老人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了,从废墟里找出来的食物仅是为数不多的洋芋。道路交通中断,烧洋芋成为老人的主食。当她看见疲惫的张广玉,拿出一个烤熟的洋芋,非要让张广玉吃。张广玉说:“老人家,您吃吧,我有干粮。”其实,张广玉已经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2009年2月6日,张广玉到镇雄县城城郊5公里外的朱家坪采访,朱家坪好似“桃花源”,唯一的通道是隐没在陡峭山间的蜿蜒山路,马匹是这条通道唯一的交通工具。11岁的朱吉牵着一匹马在山脚下等到了张广玉,熟练地将他扶上了马背,向山顶垭口出发。翻过垭口,山路变得平缓,不一会就到达了村庄。

村民们跟在张广玉身后,好奇地打量这个带外地口音的人,他来村子里要干啥。他们看见张广玉举起相机,听见不断响起“咔嚓”的快门声音。后来,村民们围坐在张广玉身边,讲述村庄的现状和大伙的期待。

裂缝的民居、毁坏的校舍,山间行进的马匹、衣衫褴褛的儿童,张广玉用镜头定格了10年前的朱家坪。朱家坪的孩子们带着饭盒早出晚归到县城读书,凌晨5点起床,晚上8点回家,上学的路两头黑。一次,朱吉差点摔下山崖而辍学,因为交通条件恶劣,朱家坪有近200名“朱吉”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2017年6月30日,朱家坪,张广玉与19岁的朱吉再次相遇。在外地打工多年的朱吉对张广玉说:“我找到女朋友了。”朱吉拉着女朋友在村庄里合影,栅栏围成的菜园、青瓦白墙的房屋、整洁的水泥院坝,到处都留下了这对年轻人的身影。这个被人们誉为“镇雄县城后花园”的蝶变,张广玉8年来,多次前往拍摄,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所拍摄《山村巨变》组图获云南省新闻一等奖。

在纸页间,一本书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变迁,获得业内朋友点赞

2019年1月3日,昭通市文化馆。“一个河南人眼中的昭通”摄影作品展开展,同时,《行摄乌蒙》新闻摄影作品集首发。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它记录了一个地方砥砺前行的足迹,也记录了生活在此的人们的悲欢离合。

影展的主角张广玉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摄影展是我10年来的一个小结,但决不是我摄影道路的终点,我会一直在摄影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展出的作品大多在新华社、中新社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云南日报》等媒体刊发,其中大部分获得了各种新闻奖。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为《行摄乌蒙》作了序。他在云南当过知青和记者,对昭通的社会经济形态有所了解。他认为:在边疆民族地区,上世纪50年代,记者写的拍的都是贫困面貌与点滴进步。80年代,写的拍的依然是脱贫致富的主题。到了21世纪,张广玉骑着摩托车仍然在为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鼓与呼。因此,《行摄乌蒙》不仅仅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更是昭通近10年间发展的断代史。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地巿报分会会长、高级记者郑石明认为:

作为最基层的摄影记者,张广玉的努力与汗水得到了回报,《行摄乌蒙》是他获得的最丰硕、最香甜的果实。

事实上,越有价值的新闻图片越朴素,越好的音乐越悠远,越好看的形象越飘渺,这就是老子讲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云南大学教授杨昆宁与张广玉在考察金沙江时相识,之后成为好朋友,他对张广玉的新闻摄影作品有着自己的理解。

第五届云南省摄影艺术展上,张广玉也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将一个独臂乡村教师的故事以图片形式呈现。云南省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普洱》杂志图片总监李一波评价说,这是一组能让人体会到生命感动、让人听到激情在血管里滋滋作响的作品。

一张张照片拼接出一个地方的发展轨迹,“一个河南人眼中的昭通”新闻摄影展选择了关注昭通的独特视角,所有的故乡原本都是异乡,所有的异乡何尝不是故乡。

1月6日,一名参观者走进展厅,在留言簿上写下一句话:“围绕社会生活,聚焦昭通变化。深入基层一线,发现美、展示美、分享美,感谢张老师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昭通。”

审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