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扶贫路上的“最美太平人”

 2019-01-22 15:40  来源:北纬29°


编者按:

2018年,是水富市太平镇的支部规范年、公路硬化年和产业发展年。

脱贫攻坚大决战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扶贫任务在紧张有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太平镇群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指导下,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与此同时,该镇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许多乡村干部、打工青年谱写了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凌珍明: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如果用“5+2”“白加黑”来形容一切工作,我觉得未必准确,但如果用来形容脱贫攻坚工作,我深信不疑。



凌珍明,看似娇小,却蕴藏着巨大的工作动力,面对复杂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她总是无怨无悔。她是太平镇盐井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扶贫干部,在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中,她不但要负责所联系片区的具体工作,还要负责全村各类情况的收集、数据汇总上报、大小会议记录、资料归类等。为了不耽误农户的农活,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她总是起早贪黑,带着队员们走村入户开展工作。在入户调查中,她配合调查员询问农户收支、务工等情况,查看农户的各类证件,仔细填写分类调查表。通过马不停蹄地奔波,她和队员们如期完成了斯立片区7个村民小组126533人的入户调查外围工作,做到了入户登记率达100%


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的数据录入,是一份经常需要熬夜的工作。白天录入系统的人员较多,网速十分缓慢,有时系统甚至崩溃,无法进入,凌珍明就选择晚上加班进行数据录入。有几天晚上,网速比较稳定,系统也很正常,她独自一人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实在熬不住了才去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斯立片区的“一户一档”信息录入完成时间比镇上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两天。


“要数据找凌珍明”,这是扶贫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凌珍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为脱贫攻坚工作付出着。没人知道她熬了多少夜,加了多少班,吃了多少苦,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委屈……无论大家想要哪家的数据和详细情况,她能口头回答的马上回答,没记住的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查找出准确无误的答案,完全成了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资料库”。


巾帼不让须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像凌珍明这样的女性扶贫干部其实很多,她们朴实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工作劲头、默默付出的敬业心,不计得失、甘愿奉献的精神,彰显了自身的价值。


税代儒:老骥伏枥志在脱贫

年过六旬,很多人要么在家带孙子,要么四处遛弯,要么在茶馆里喝茶聊天、下象棋,安享晚年。可在太平镇太平村的众多创业者中,就出现了一位另类的老人,他虽年过六旬,却奋勇前行,带着百余名群众共同创业,踏上了养殖致富路。他就是太平镇太平村高家片区支部书记、太平村第3村民小组组长税代儒。



说起创业,税代儒说,他10多年前外出打工挣来的钱,主要用于供子女读书,后来修建了新房,购置了车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看到家乡的群众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依旧靠种地生活,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带动群众一起致富。2008年,他投资40万元建起了养殖场,养殖肉鹅、商品猪和土鸡。他请了10多名群众到养殖场工作,并教授他们养殖技术。当地群众就近打工,不仅能挣到工资,还能照顾家人。


一些群众向税代儒购买猪崽和鹅苗,却无钱支付,他就赊给群众。有的群众甚至要卖了商品猪和肉鹅才能付款,他也毫不介意。村民胡思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向税代儒赊了2000多元的猪崽和鹅苗,两年后才付钱给他。近年来,税代儒的养殖场供不应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在致富的同时,不忘向群众传授致富经验,还用赊销的方式带动群众发展,并给他们提供养殖技术指导。他说,无论是卖还是赊,猪崽和鹅苗也必须保证品质,确保群众能顺利养殖,助他们早日脱贫,走上养殖致富的道路。


周虎平:养好乌金猪群众早致富

“致富不忘众乡亲,我是党员,就要带好头。我会尽力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太平镇盐井村村民周虎平如是说。



周虎平,今年34岁,党员。2006年,他从云南科技信息技术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后,为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的面貌,他尝试发展过多种产业,均因资金短缺、经验不足而失败。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市场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再次分析后,周虎平确定了新的目标——发展天然绿色生态养猪业。


在周虎平的推动下,外地企业对盐井村的绿色生态养殖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家外地企业的老板来到盐井村,实地考察后,投资7000万余元建起了“水富忠怡生态养殖场”,目前该养殖场已成功落户,年出栏20000余头乌金猪。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当地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铺设一条“快车道”。


周虎平曾被盐井村党总支评为2015年度全村唯一一位“农村党员带头致富能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就是群众的方向和动力。在周虎平的言传身教下,目前全村已培养出种植业、养殖业大户近100户,成功帮助450余名困难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周虎平说:“我接下来的目标是稳中求进,多探索出几条适合本地群众发家致富的路子,引领更多的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李华:外出务工捐款修路

太平镇古楼村中岭党支部坐落在海拔约1200米上的山坡上。从山脚通往山顶,只有一条约8.5公里的山村公路,晴通雨阻,通行能力极差,严重制约着当地发展。群众对改善交通,硬化公路期待已久。



“不忘家乡,值得赞赏!”在外打工多年的李华获悉家乡硬化公路的消息后,通过微信转账,捐款5000元,这一举动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此外,他还发动一起在外打工的朋友们为家乡的公路硬化捐款。李华的这种“千里报恩情”的行为,引发了古楼村中岭支部“建设家乡硬化公路”捐款行动。20元、50元、100元、200元……金额不等,各自表达心意,整个中岭支部共收到106人次捐款,金额合计1.519万元。截至目前,太平镇共收到镇内镇外群众及爱心人士的公路硬化建设捐款12万余元。


“在外漂了那么多年,我也没多少钱,只是尽点微薄之力,表达对党的感恩、对政府的敬意和对家乡建设的支持。”李华这种“远在他乡,心系亲人,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的情怀”值得学习和发扬。

 

周贵超:身残志坚乐于付出


在太平镇古楼村黄鸣片区,总能看到这样一个人:他手拿铁铲和锄头步行于公路上,看到路面有坑坑洼洼的地方,他就停下来,用碎石填补平整;看到沟道被堵塞了,他就用锄头掏通后才离开;下大雨时,他发现排水孔道周边有杂物时,他会把杂物清除再离开;暴雨引发了塌方,他就带着人去清理,及时疏通保畅。“当地发展靠此路,此路畅通因此人”。这个人,就是古楼村黄鸣片区支部书记周贵超。


周贵超穿着朴素,一只眼残障,却是古楼村黄鸣片区6个村民小组198777人都熟知的共产党员。以前的黄鸣片区,曾经有这样的顺口溜:“黄鸣,黄鸣!一直上坡行。晴天累出汗,双脚都走疼。雨天路太滑,两腿糊满泥。实在太难走,就怕栽跟斗。”那时候没有公路,想要富先修路,周贵超通过无数次与本片区的各组组长、群众代表商议讨论后,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黄鸣片区村组公路最终修建完成。路修好后,周贵超用双手义务管护着这条长约3.5公里的村组公路。


目前,这条公路畅通无阻,并且保持路面平整。周贵超身有残疾却热爱生命,他用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何为党员,何为奉献!他深得群众爱戴,多次受上级肯定,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


曹开富:自家就是党员的“家”

66岁的曹开富,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有着22年的党龄。30余年来,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斯立自然村主任、村民小组长和党支部书记,现任太平镇斯立片区党支部书记兼23组村民小组长。该党支部管理的7个村民小组134户,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181人。近年来,该党支部在他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曹”。




为了让本支部的党员有学习、活动的地方,曹开富主动把自己家的一楼打造成党员活动室。随后,村党总支为党员活动室配置了桌椅、茶几、文件柜、报夹等办公用品。党员活动室虽然仅40余平方米,却布置得井井有条,党员形象栏、“三会一课”制度、入党誓词、《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全都标标准准地悬挂在墙上,“三会一课”学习记录、工作笔记、党员评议等各种资料有序地摆放在文件柜里。老曹的家成了党员的“家”,成了全体党员学习、议事、交流的活动场所。


2017624日,老曹在巡查“6·23”洪灾受灾情况时,发现斯立岗过河桥桥墩周围布满了竹子、树木等杂物,严重影响河水的正常流通。他琢磨着,如果再发洪水,会给过桥的人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于是,他回家取来镰刀和绳索。他把绳索拴在桥栏杆上,徒手抓住绳索一点一点下到桥墩,河水“哗哗哗”流动着,十分危险,他不顾个人安危,用镰刀把桥墩上的障碍物一一清除。这一幕正好被下乡巡查灾情的村委会主任看到并拍了下来。老曹不顾安危,攀绳下桥除障碍这一镜头成了盐井村抗击“6·23”“7·05”洪灾的经典画面并被载入档案。


自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号角吹响以来,老曹多次召开党员会议,就开展本辖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商议,并带头走进群众家,反复宣传、讲解各项惠农涉农政策。2016年,老曹带领群众筹资投劳,硬化联户道路1300米,种植方竹、苦竹184亩,党支部管理的村民组“两新”组织筹资率达100%,学生入学率达100%,贫困户建房进度走在全村的前列。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补助不多管事多,但老曹始终无怨无悔、不忘初心,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入党誓言,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树立了做“合格党员”的典范。


在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略过程中,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应该像他们一样,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和模范效应,大胆创业勇敢走在前面,为更多的群众提供理论、经验和实用技术的扶助,引领更多的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帮助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早日摘除戴在头上的贫困帽。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恩亮

(感谢杨长亲、魏元辉、文慧、狄廷秀4人供图并在本文的写作中给予的帮助。)

审核:   责任编辑:雷娟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雷娟娟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