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纬29°
2019-01-09 17:20(通讯员 周永晟)党管人才原则是指导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是新时期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的创新。近年来,巧家县根据人才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培训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力争形成强大的人才工作合力。 加强党的指导,健全完善机制。巧家县调整充实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人事、教育、卫生等30家单位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发展格局。建立了《巧家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巧家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制度》《巧家县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人才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拟定了《巧家县人才工作考核办法》,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党的建设工程,人才工作“一把手”工程更加强化。 创新培训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人才交流学习力度,提升人才工作能力。截至目前,共派遣10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云南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工程,选派了12名优秀人才到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挂职锻炼。出台了《巧家县鼓励农林和热区产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办法》,鼓励符合条件人员在岗、离职进行创新创业,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了农林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完善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建立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提高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积极实施人才扶贫和技能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人才作用。 2018年,巧家县组织全县16个乡(镇)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165名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监委会主任,52名大学生村官到县委党校参加培训,培训了103名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带头人;成立巧家县在昆流动党员创业发展示范基地,引领和凝聚广大在昆流动党员创业发展;张跃彬的“巧家红糖产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课题成功入选了昭通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带动了蚕桑和红糖产业的发展;制糖人郭发万成功登陆CCTV4《传承》栏目第二季《绝技》;郭发万、李兴富等7人传承了巧家小碗红糖、朱氏唢呐锣鼓、尹武刺绣和马树红毡等传统文化,被评为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加强青年人才的储备力度,全县16个乡(镇)全部成立了“青年人才党支部”,吸纳青年党员324名,建立青年人才库16个,储备青年人才15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