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2-23 14:40◆昭通日报记者 汪 舒
一
位于云南昭通市西南面的巧家县蒙姑镇,是金沙江进入昭通境内的第一个村庄。
金沙江两岸逼仄险峻的悬崖,挟持着浑浊汹涌的河流一路逶迤,进入巧家境内,却留下一方沃地。靠近河流的河滩,稍远的农田,再往上的林地,村庄零星散落,仿佛岁月荡起的涟漪,扩散出生命的张力。
2017年冬季,蒙姑和往年一样,开始进入异常热闹的时期。
村民相继砍伐地里的甘蔗,送往附近的榨坊,烟囱冒出的烟雾在阳光照射下,逐渐变淡,直到消失在高远的天空,一幅金沙江畔村庄的水墨画渐次展开。
金沙江流经巧家县,在河谷出口处形成众多的冲积扇,孕育了成熟的农业,将甘蔗汁提炼加工而成的小碗红糖,一度成为巧家的代名词。
巧家甘蔗种植及榨糖技术始于何时?
1736—1795年,甘蔗种植技术及红糖制作技术进入巧家。没有细节可以考证,唯一的信息源《巧家县志》记载,巧家蒙姑的岳氏运铜至竹园,回程时将竹园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引进至巧家。在此期间,种甘蔗及榨红糖的传统逐渐在巧家金沙江两岸谷地生长开来。
竹园在哪里?
清乾隆年间的1736—1795年,金沙江流域东川、会泽、巧家一带,大量的金铜需要运往朝廷铸币,这个外运路线的一段就是经东川到个旧。而史料记载,位于东川和个旧之间的竹园,是必经之路。可以想象的是,蒙姑的岳氏往返运铜中,将竹园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引进蒙姑。今天的巧家小碗红糖源于竹园、始于蒙姑或许没有多大的谬误。
二
2018年1月19日,蒙姑。巧蒙公路的另一端,由宋兴毅、宋兴瑞兄弟俩名字最后一个字组合的“毅瑞古方红糖厂”坐落在公路一侧,从这里跨过金沙江可以通往云南曲靖市会泽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在建的昆巧高速公路在蒙姑有一个出口,交通给毅瑞古方红糖厂带来商机。和往常一样,来往客商陆续光顾毅瑞古方红糖厂,歇脚、参观、购买,如果时间充足,有三十多年榨糖经验的李兴富会表演一手绝活,将差不多快要熬制好的红糖从滚烫的锅里抓出来,迅速放在水里冷却不到一分钟,立即捞出来,晶莹剔透的红糖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微光,诱惑着每个人的视觉和味觉。这时,李兴富总会真诚的劝客人尝一下,因为,离开榨糖现场,就不可能尝到“冰冰糖”赐予的独特味道了。
对于每一个外来者,榨糖的每一道工序都充满神秘,巧家古方炼制的红糖同样具有诱惑。
200多年的榨糖技艺一直延续至今,其实就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格局的形成与回望。来自巧家民间的说法是,上世纪80年代,古法小碗红糖作坊只有少数地方存在,随着一些现代化制糖工厂的出现,古法制糖日渐衰落,但随着当下养生观念兴起,古法制作的传统红糖受到市场青睐。
毅瑞古方红糖厂是采用了传统榨糖技术的厂家之一。
这得益于昭通市“巧家小碗红糖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兴富。1969年,李兴富在金沙江畔的巧家县蒙姑镇蒙姑村出生了。李兴富的出生地蒙姑,属于干热河谷地带,金沙江边的空气及沙土为甘蔗生长提供独特的条件,这一带甘蔗的含糖通常在14%—15%之间,而对于榨糖的这个行业,作为原材料的甘蔗,含糖量有12%已经不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幼时的李兴富开始接触榨糖,从祖父和父亲手里接过榨糖技术,再将技术传授给宋兴毅、宋兴瑞。多年过去,李兴富成为当地最有名的糖匠之一,成为巧家小碗红糖的非遗传承人。
在毅瑞古方红糖厂榨坊里,李兴富忙碌着,让客商看巧家小碗红糖如何“出笼”。
一字排开的五口大铁锅,前两口大铁锅注入甘蔗汁,通过燃烧的甘蔗皮不断加热,铁锅里泡沫不断翻滚,当榨坊里弥漫着甘蔗香甜气息时,舀点石灰粉撒入锅中,锅中汁水逐渐变浓,泡沫逐渐变小,汁水就舀入第三口锅中。此时,汁水已变成棕色,待第三口锅水分差不多挥发完,将已经变成棕色的糖汁舀入最后两口锅中。将花生炸熟碾成的粉末加入锅里,糖汁越熬越浓,当糖汁熬得黏而不断时,迅速将变稠的糖浆舀入糖缸,用木棍使劲搅拌,不时加点凉水,让糖汁成砂状的糖稀。将糖稀一勺勺倒入小碗,小碗底部有一指宽的布条,几分钟,碗中糖稀就会凝结成块,一手按着小碗,一手将压在碗底上的布条往上一拉,成型的碗状糖块便纷纷“跳”出碗来。
当地人讲到这种碗状糖块时,量词有的是“扇”。一扇红糖就此诞生。
巧家小碗红糖就这样在这个叫“牛尾灶”上的几口铁锅里出来了!古老的牛尾灶连环锅制糖法,保留了巧家当地甘蔗中独特的营养成分。
文明的选择余地越小,传统保持的力量就越大。巧家县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像李兴富这样的糖匠已经不多。
郭发万,巧家县另外一个镇白鹤滩镇黎明社区村民,出生于1939年,幼小时的他跟在祖父身后出没榨坊,耳濡目染榨糖技艺,18岁便由学徒变身师傅。过去几十年时光里,郭发万多次到各地榨坊指导。1970年,到四川会东县指导制糖三年;1993年,到云南罗平县指导制糖二年;2011年至2016年到四川华弹镇指导制糖。而多数时间,郭发万在白鹤滩镇周辺乡镇传授技艺。
三
一代又一代当地人的坚守,巧家红糖走出江湖。最近两年,巧家小碗红糖古法小碗制作技术被评为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12月,中央电视台4频道《传承》栏目组在巧家拍摄古法制糖过程,栏目中的主角就是年近80岁是郭发万。2017年,几名糖匠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包括李兴富、郭发万、万兴全等,这意味着,巧家小碗红糖进入一个转型时期。
标志性的现象有两个,一个是在互联网推动下的营销,巧家小碗红糖轻易走向更广泛的市场;另外一个是因白鹤滩电站建设,大部分原有的甘蔗种植区将被淹没,未来种植区域如何规划,政府和民间都在思考,。
每年春节前后,金沙江畔的村庄异常热闹,榨坊里散发的甜味、榨机的声音,甚至甘蔗皮燃烧的火焰,绘制出一派节日气氛。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毅瑞古法制糖厂制作了美篇“非尝不可,毅瑞古方给你一生的甜蜜”,呈现了红糖的制作技术、营养价值、文化属性等,两天内超过500阅读量。历史悠久、工艺传统,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推波助澜,巧家小碗红糖营销的不仅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正逐渐消失的文化。
2018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毅瑞古法制糖厂又进入忙碌生产期,榨坊和仓储连在一起,女主人陈莹一边与客商搭讪,一边在手机上打理微店。“最多半个月,这一季的红糖就榨完了。”陈莹说。
巧家热开办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巧家县甘蔗种植面积约3300亩,其中白鹤滩镇2000亩、金塘镇约500亩、蒙姑镇300亩、东坪镇500亩;红糖生产企业1家、生产作坊40余家;红糖产品主要有原汁固体红糖、液体红糖、黑糖或添加玫瑰等辅料的拌合糖4种类型,其中固体红糖中的小碗红糖是巧家红糖的代表。
资料同时也指出,巧家红糖名声鹊起的同时,其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最大问题是种植基地面临淹没。种植区4个乡镇中,白鹤滩、金塘、蒙姑都是白鹤滩电站淹没区,白鹤滩镇3/5、蒙姑镇全部种植区域将被淹没。白鹤滩电站蓄水后,淹没区3个乡镇适宜甘蔗种植区域进一步减少,甘蔗基地面临拓展和转移。
200多年前,蒙姑开启了巧家县甘蔗种植、加工、销售先河,逐渐推广到巧家境内金沙江畔的适宜种植区。在这段时间里,巧家小碗红糖畅销川、藏、青、黔、湘各省,白糖产业曾一度成为巧家重要支撑产业。在最近几年,小碗红糖被评为农产品“昭通十宝”、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媒体开始关注其兴衰,这些光环的背后,或许是江湖与庙堂之间共同的焦虑与思考。
2017年12月22日,巧家县召开2018年红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包括建高产优质基地、品质品牌登顶意识、创新营销模式等具体措施在该次会议上透露出来。
每年深秋到春节一段并不长的时间,正是榨糖最为忙碌的时期。2018年1月21日,巧家县白鹤滩镇鱼坝村。这个面朝金沙江、背靠山梁的村庄里,70岁的万兴全在位于土地包包的自家榨坊里忙得不亦乐乎,他指点着几个村民控火、调汁、舀糖,今年这一季的糖榨完后,他将离开这个熬制了25年红糖的地方,原来的甘蔗地及榨坊将会在白鹤滩建成后被淹没,得重新选址在蓄水位825米以上的铜厂堡。
被当地人口赞的蒙姑、棉纱、鱼坝等地,是出产最优质红糖的地方,这些与金沙江相伴多年的村庄,那些在阳光下摇曳的甘蔗林,白鹤滩建成之后将随之消失,这里的糖匠包括很多的普通村民,将如何应对?每当记忆中出现河流、甘蔗、榨坊,他们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巧家小碗红糖
名称及概念:巧家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用产于金沙江、牛栏江干热河谷的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它色泽红润晶莹,味香浓郁飘逸,具有补血益气药膳食疗功效,是居家常备烹饪佐料和馈赠亲朋的绿色保健食品。
流传地域:在巧家县境内沿金沙江、牛栏江的江边河谷一带的蒙姑镇、金塘镇、白鹤滩镇、大寨镇、茂租镇、东坪镇、红山乡、小河镇等盛产甘蔗的乡镇都生产巧家小碗红糖,现每年有上千吨的产量。
覆盖人群规模与民族构成:巧家小碗红糖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红糖质量佳,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驰名全省,并远销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区。深受汉族、彝族、藏族等全国近三十多个民族群众的喜爱。
主要内容和特点:小碗红糖制作一般要经过吊灶、榨汁、熬糖、装碗成型、包装等以下5个流程:
(1)吊灶:煮熬红糖的5眼“牛尾灶“建在农村甘蔗比较集中的村落,一般冬月尾开榨,至清明前后结束。开榨前,请当地有名的吊灶师傅来指挥搭建(称吊灶),就地取材,挖土制成土坯建造。灶的各个部份大小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这样搭建的灶便于操作、节约燃料。5眼灶主要分为火门、灶体、烟囱几个部份。
(2)榨汁:有土榨和小机榨两种,随着交通和通电状况的改善,县内土榨在1990年后已淘汰。小机榨即现在用机器把甘蔗切碎榨成汁,用皮管将蔗汁引入煮糖锅内,称“小机榨”。土榨即榨盘1个,1对石榨滚,用水牛作动力拉榨。榨盘起支撑榨滚的作用,选用木材要厚实承重。榨盘下的地面挖槽,用来接蔗汁。榨盘上安装2个榨滚,2个榨滚相互榫合,水牛带动1只榨滚(有榫头的1只称公滚)同时牵动另1只榨滚(称母滚)运动,辗压甘蔗。水牛拉榨时,水牛带动辗滚,围绕榨盘不停绕圈。水牛不但要蒙上眼睛方便使唤而且要数对轮换休息。有1人(称“榨匠”)负责向榨滚内喂甘蔗,反复3次,才能将甘蔗榨干,有2人(称渣渣匠),负责理顺蔗渣,以便下次复榨,并往糖锅里送蔗汁。
(3)熬糖:熬糖过程就是把蔗汁加热、蒸发、澄清。糖水引入生水锅加热至沸点,水面起泡,用捞箕除去沫,接下将糖水翻入下一口锅(如有泡再复捞),重复至第5口锅时,糖水蒸发较浓,已渐成膏状。糖膏翻入第5口锅,在糖膏中用蓖片弹入清油角或蓖麻,使糖膏进一步澄清、散泡。
(4)装碗成型:当第5口锅中糖膏的水份蒸发干之后,把糖膏舀入糖钵。用糖棒不停搅动,使糖膏收缩(热糖膏会不断膨胀,膨胀过度,糖易发焦过火,糖膏若再次膨胀可喷入冷水,再搅 ,反复多次,直至糖膏冷却结晶。糖棒形状上圆下方。上圆,便于手握;下方,便于用糖刀清除粘在上面的糖膏。用勺把冷却的糖膏舀倒进排列好的一只只糖碗,并趁每只碗里的糖未凝固,提前转动一下,方便以后取糖。糖膏在糖碗内冷却成型后,取出糖块。
(5)包装:糖碗中取出的糖呈两面凹型的半球状,称“瓣”,两瓣对接,用甘蔗毛叶捆扎在一起,称“一合”。现在,直接将糖块置入纸箱,码放整齐。
主要特征:传统巧家小碗红糖造型古朴、典雅,包装也很别致。糖块呈两面凹陷的半球状,称‘瓣”。两瓣按‘糖芽子”对接,合二为一,形如金桔,称一‘合”,重约50克,用栎树叶包扎。每lO合用甘蔗毛叶捆扎成圆柱形,称一‘把”,重约500克。既防潮,又便于取用,浑朴大雅,古色古香。(文/巧家热开办 图/胡永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