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2-22 09:33◆赵青青
我的爷爷赵家振,1930年11月出生于通海县,2003年9月辞世,是一位百折不挠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生勤奋俭朴,他的一生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戎马生涯
1949年1月,爷爷在昆明云瑞中学读书期间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从此,爷爷走上了革命道路。爷爷自投身革命以来,曾在昆明、邱北、会泽、鲁甸、昭通、彝良等地多个部门和单位工作。无论在哪里工作,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他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青春年华,奉献于南疆这片古老而贫瘠的热土。
参加民主青年联盟期间,爷爷满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崇高的敬意和追求,一腔热血积极投身于革命工作中,服从组织分配,在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而有益的工作。1949年7月,爷爷被派往邱北参加边纵游击队搞区乡工作期间,宣传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学到了如何组织农民抗租抗税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的经验。尤其是1950年初,爷爷在会泽县六区武工队任组长时,不偎艰险,认真组织农民武装,积极开展“反征粮、反征税、反征兵”的“反三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地霸武装的气势,对摇摇欲坠的国民党统治政权也是有力的一击。会泽解放后,爷爷继续在会泽县六区组织农民开展针对地主进行的“二五减租”工作,并参与清剿土匪、铲除地霸武装的斗争;1950年9月,爷爷调鲁甸县后,长期在边远而艰苦的洛红区工作。为铲除地霸武装、征集粮食、完成土改等任务,爷爷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工作队员走村串寨,向农民宣讲党的政策,同时组织农民武装,全面开展征粮、剿匪、禁毒、铲除鸦片、镇压反革命、减租退押、土地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工作中爷爷认真执行党的政策,而且以严谨的工作责任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因工作成绩突出,爷爷被调到鲁甸县民政科任副科长。由于当时生产落后,生产力低下,农民饥寒,爷爷常常在一线工作,不仅积极参与到救灾、救济工作中,而且在认真抓好各种救济物资的组织、管理和发放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乡村政权的建立工作。由于他工作有方,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落实到位,党的各项政策也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有力地加强了地方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讲师生涯
1956年4月,爷爷调昭通地委讲师团任教员后,他潜心学习,认真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授课认真,主讲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党建等学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之深入人心;1959年8月,爷爷调彝良后,曾在彝良的多个部门工作直至辞世。在彝良县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时,爷爷随时深入农村和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情况,认真调研,当好领导参谋,管好机关内部事务,促进了彝良的政务建设;在彝良县委宣传部任副部长期间,爷爷除认真抓好党的各项宣传工作外,还努力发展彝良教育,管理教师队伍,为彝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在彝良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任经理时,爷爷除抓好电影发行放映事业的发展外,还积极组织好革命影片的发行与放映工作,大力宣传革命英雄事迹和好人好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传播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彝良精神文明的建设。
无论何时,只要党有工作任务下达,每次下乡开展工作几乎都有他,由于爷爷对工作的负责与认真,下乡带队总是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彝良多数乡镇不通公路,下乡就靠“11号车”(两条腿)。听爷爷讲,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下乡到洛旺后,接县里的通知,要他在两天内赶到昭通参加一个会议。爷爷接通知后,不分昼夜跋山涉水赶山路,100多公里的路程,他仅走了一天半就到达了县城,当天就乘车到昭通按时报到参加会议。几十年来,爷爷的足迹遍布了彝良的山山水水。然而,在十年浩劫的年代,爷爷也和其他老干部一样挨过批斗、站过高凳、挂过黑牌、游过大街、进过小草坝“五·七干校”学习班“改造思想”。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动摇他对党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仍用一颗赤诚的心回报党、回报社会。1983年10月,爷爷调彝良县委党校后,他充分认识到党校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是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于是他更加努力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工作。通过他进一步的认真学习和钻研,爷爷成为了彝良县委党校的理论、教学骨干,主讲党史、党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授课中,他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说理清楚,浅显易懂,与时俱进,赢得了广大学员的青睐。
爷爷于党校离休后,亲朋好友及同事们都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好好安度晚年,但他却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如既往地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按时参加支部会议和过组织生活,为党校的发展和干部的培训工作献计献策,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还经常指导年轻教师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随时在支部会上和老干部座谈会上发表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把晚年的生活添补得更为充实。
平淡的一生
爷爷的一生是平凡而光荣的一生,40年的革命工作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在地委讲师团和彝良县委党校工作期间,他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以其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积累,朴实的传授技巧和风格,赢得了广大学员的赞誉和社会好评,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爷爷不仅是彝良县委党校的理论教学骨干,而且是学习、工作、处事的楷模。他为人正派,明辨是非;热心助人,胸襟开阔;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虽有深厚理论而不自恃其才,纵有充分道理亦不居高临下,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他志存高远,淡薄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平和,宠辱不惊,不为名利所动,不为邪恶淫威所屈。谈及学习,每有独到见解;谈及工作,开言即有新意;谈及生活,事事略知;处事精明干练,叙谈如生春风。当他病情不断加重,自料不久于人世,仍以乐观心境,直面人生,面目慈祥,毅然留下遗嘱:丧事从简,不搞祭奠,不收礼金,及时火化。真正体现了“歌人生者,人生如歌”,同时也体现了爷爷高风亮节和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彻底唯物主义思想,令人由衷敬仰!
爷爷的一生总是为别人着想,苦涩总是留给自己,欢乐总是让给别人。他不仅是一位慈祥的爷爷,而且也是称职的丈夫,对奶奶的照顾是无微不至,天寒为她生火取暖,病来为她端水递药;对儿女孙辈他不仅是爱,更重要的是教育。在他的严教下,儿女孙辈们学会了尊重师长,关爱他人,从小养成了一种像他一样能吃苦耐劳的品格;对邻里,他和睦相处,遇事从不发生争吵,总是与人为善,互相关心和帮助,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在邻里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既是一位和蔼可亲、慈祥厚道的长者,而且更是陪伴孙辈们玩耍的“好友”,他不仅在生活方面倍加关心疼爱孙辈们,还时常领着年幼的孙儿们郊游玩耍,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和他投身革命的故事,至今,爷爷的音容笑貌仍时刻在我脑海里浮现,不断勾起我对爷爷的思念与崇敬。
爷爷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品德和精神却激励和影响着子孙后代,我为有这样一位爷爷而骄傲!